高血壓的原因和預防治療

  高血壓也成為一種高發的疾病它不再是老年人的的專利,高血壓也越來越年輕化。那麼,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高血壓的原因

  1.嚴重缺乏運動

  有許多的高血壓患者都會有一個相同的症狀,就是長期缺乏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可以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可以改善心肌代謝,改善血液的中脂質代謝,所以如果不想要高血壓,就要注意經常進行運動鍛鍊。

  2.過於肥胖

  體型過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身體裡的脂肪太多,過多的脂肪會擠壓血管,當血管受到擠壓後,我們身體裡血液迴圈的通道變窄這意味著需要更到的動力支撐才能流通,而血液流通動力加大,血管的壓力變大,就形成了高血壓。

  3.缺水

  會導致高血壓的另一個原因是血液乾涸,我們平時要多飲水,並且飲用的水要是飲水,如果喝的是軟水喝再多也沒用,因為我們身體裡需要的是硬水裡面鈣離子和鎂離子,這些微量元素可以有效調節血管平滑肌細胞舒縮功能,如果長期不喝飲水,身體裡缺乏這些物質,就會導致血管發生痙攣,最終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長期不喝硬水也會導致高血壓,平時我們應該喝一些天然礦泉水或者井水。

  4.腎臟疾病影響

  有許多疾病也會導致高血壓,如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天性腎臟發育不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腎動脈狹窄,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等疾病,這些疾病的患者一般情況下都會有高血壓這個病症。

  高血壓的預防治療

  1.服藥“三防”

  防低血壓:假若服用降壓藥不當,例如過量服用可使血壓驟降,出現脈搏增快,頭暈目眩,甚至短暫意識喪失,謂之低血壓綜合症。

  防停藥綜合症:有些人服用降壓藥後,感到血壓恢復正常,便擅自停藥,結果幾天後血壓又上升,且出現出汗、頭痛、失眠、易激動等症狀,謂之停藥綜合症。

  防夜間綜合症:人體的生物鐘規律是,血壓在一天之中有“兩高一低”現象,上午9-11點,下午3-6點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後血壓較白天下降20%。如果睡前服用降壓藥,加上入睡後自然下降因素,會使血壓下降過低,使大腦缺血,誘發缺血性中風。

  2.進餐“三少”

  鹽少:鹽與高血壓的關係已被專家確認,特別是中老年人,大多屬於鹽敏感型,更應少鹽。

  量少:據日本國立迴圈系統疾病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節制食量比減少攝鹽量更易促使血壓下降,兩者結合效果更好。

  脂少:少吃脂肪,特別是畜肉類動物脂肪,因為過多食入脂肪可增加人的體重,而人體內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要增加200米長的微血管來供養這些脂肪細胞,血液要流如此長的距離,心臟所增加的壓力之大不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