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師生交往中的禮儀
在教學中師生交往是老師與學生間的一種互動關係,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那麼,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一、教師是觀察者
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比如,當一年級的小學生書寫姿勢不正確時,老師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用體態語言提醒他,或者手把手幫他把書寫姿勢調整過來;當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學生疲倦時,教師可以帶著大家做個遊戲輕鬆輕鬆。這一切都源於教師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教師對學生深入細緻的觀察是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和促進的前提。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的講,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資訊,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走神”,人在心不在。
例如,筆者有這樣的經歷,在聽寓言《拔苗助長》這課時,任課老師講到這個寓言的寓意,講得比較抽象,學生沒理解。由於這位老師沒有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只管往下講,到了總結時,老師請學生來講講這篇課文要告訴人們的道理時,只有兩個同學舉手。
曾經看過一位特級教師的經驗總結,裡面記錄了一個教學片斷:《繁星》一文中“深藍的天空懸著無數半明半暗的星”一句裡的“懸”字最難理解。上課的時候她向學生出示了這句話,並點出了這個“懸”字,引出“懸”近義詞“掛”,接著以“作者為什麼不用掛而用懸”的問題引出討論。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沒弄明白,所以班裡鴉雀無聲,她特地觀察了一下孩子們的表情,個個一臉茫然。這時她發現一位學生想發言,但是沒舉手。於是她點名讓這位學生來說。學生講“掛”要靠著東西,而“懸”則不用。這時,她又發現這時其他孩子也都紛紛點頭,有的還大喊出來“對,沒錯。”她表揚了這位學生,又趁機讓孩子用“懸”和“掛”來造句,“天空懸著一輪明月。”“我家牆上掛著一幅畫。”……孩子們學會了這個“懸”。
兩位老師的做法,結果大不一樣。上課的時候,老師不能只是顧及到這節課的內容還有多少沒講,接下去是哪個環節,下一個環節怎麼講會更好,一個勁地上課趕進度,更應該及時地觀察學生的表現。這才能使學生收穫更多,班級裡的兩極分化減小。
二、 教師是設計者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應根據所教學生的基本狀態和思維水平,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環境,在恰當地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獨立、創造性地學習。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設計什麼樣的問題,在什麼時候提問,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比如《種魚》這一課,是由三幅圖組成的看圖學文。通過小貓種魚這一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小貓為什麼收不到魚的道理。第一段老師設計了兩個問題:“農民把玉米種在哪,到了秋天怎樣?你從哪兒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把玉米種到地裡,到了秋天是會有收穫的。第二段設計了三個問題:“農民把花生種在哪?玉米和花生為什麼要種在地裡?到了秋天怎麼樣?”通過上述問題,把玉米和花生聯絡起來,讓學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植物,把它們種在地裡,是會有收穫的。第三段設計了三個問題“小貓看見農民種玉米、花生,心裡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小貓能收到很多魚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事物的規律:玉米、花生和魚的生長條件是不一樣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種在地裡;魚是養在水裡的動物,是不能種在地裡的。最後通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這一問,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絡起來,使學生的能力向前發展。教師是學生小組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將學生合理分組,為小組提供學習材料,指導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
新課程的實施也使教師作為設計者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師肩上更沉重了。優秀的教師更應該是一名成功的設計者。
三、教師是幫助者
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排除思維障礙,尤其注意幫助學習上“暫時落後生”,以使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現代教育最大的改革就在於教師除了作為一名設計者以外,將越來越像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教師將會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為學生作必要?引導、適時的提醒是永遠不可缺少的。
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指點迷津。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有些字詞的意思不理解或者對於一些結論無法做出判斷,他們會向作為資訊源的提供者教師尋求幫助,這時學生是主動者,教師是被諮詢的物件。
“討論式教學法”最有利於探究式課堂。在這樣的課堂裡,教師的顧問作用不可缺少。當學生的話題、觀點膚淺沒有價值時,教師就應適時出點子、指迷津,三言兩語地做出個別評價或整體評價,引導學生做出富有成果而不失深度與寬度的討論。
營造氛圍。課堂上需要教師營造氣氛,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率。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老師要及時地調整上課的環節,讓學生來做個文字遊戲,或者來讀一讀喜歡的課文片斷,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較少發言的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審時度勢。課堂像登山一樣,具有挑戰性,在攀登山頂的旅途中,將會遇到怎樣的情況無法確定,教師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變通性。教學過程是個變數,它要求教師具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教育機智尤為重要。教育機智包括善於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有的放矢,掌握好教育時機與分寸等。例如,學生在上課時說話、做小動作,教師能隨機應變,巧妙地提醒;回答問題具有創意,能適時給予表揚;某個詞語不理解,能以淺顯易懂的話來使學生明白,並讓學生做個小練習來鞏固等等。這也是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教師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者、製作者變成為引導學生構建自身認知結果、發展認知能力的幫助者。
四、教師是傾聽者
學生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對學生正確的見解給予肯定,對錯誤或片面的認識指點他們分析,不論對錯,都大力讚揚學生的這種精神,這是教師應有的姿態。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延長等候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果,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不急於向學生提供答案或讓其他同學提供答案,不讓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帶著遺憾坐下。這樣做的結果,課堂教學氣氛會變得異常活躍。
例如一位老師在上公開課《想飛的烏龜》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飛到天空是烏龜的夢想,它這次雖然掉下來了,可是它好想再飛上天空,我們來想想辦法幫烏龜實現夢想好嗎?”問題剛一提出,就有個同學高高舉起了手,老師請他來說,他站起來停了一會沒開口,邊上就有不少同學小聲地嘀咕:“他沒有想出來。”老師沒有馬上讓他坐下,鼓勵他想好了再說。過了一會他講道:“只在那個棍子中間放個袋子,烏龜坐在裡面,這樣它說話時,就不會掉下來啦!”老師複述了這個學生的想法,並表揚他想的辦法好。學生頓時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各樣特別的辦法。 “在烏龜的背上綁上汽球。” “烏龜可以坐在熱汽球飛上天空。”
“我要造輛太空飛船,送烏龜到太空,這樣飛得更遠。”
正由於老師耐心傾聽第一位學生的答案,才使班上其他同學積極地舉手發言,談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老師的肯定。
這使人想起“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這句話,這是義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人在談到教師角色時喜歡的一句隱喻。這句話是指教師要傾聽、關注孩子,並以十分真誠、愉悅的態度與孩子交往。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交往,就像拋球和接球的過程一樣:第一、拋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體,他們的目的就是拋好球、接好球;第二、拋球者與接球者之間是平等的、合作的,彼此沒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別;第三、拋接球的雙方都認真對待對方;第四、拋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勵和相互轉換的,拋球的同時準備接球。過去,我們的教師較少傾聽孩子的問題,如今,課改首先要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疑。對不對、好不好不要計較,首先要敢於開口,對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傾聽與評價,教師在語言方面儘量親近學生,能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這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課堂上,學生髮言,教師熱情傾聽、積極參與、高度注意,教師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作為一位更加機敏的傾聽者。能耐心傾聽,懂得傾聽既是一種受人尊重的品質,也是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基本要求。在班級指導中,角色的不對等和資訊的不對稱,更需要教師做一個傾聽者,要提供適當的場景,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有時間、有心情去陳述、去解釋、去表現。
五、教師是欣賞者
學生的眼睛裡常常寫滿了對老師崇拜,教師也不妨時時用欣賞的目光注視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讚賞,教師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場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生個體間的稟賦、品性也各有差異。要使學生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就必須拋開“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這一狹隘思想的羈絆和束縛,用善於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一名學生生性好動,在班裡經常惹事生非,雖經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一次,體育老師在我面前表揚他繩子跳得不錯。我就讓他和其他同學比試了一下,果然數他最快。我鼓勵他再練習,爭取全校冠軍。此後,他一下課就拿著繩子往外跑,在操場上練習。不久後學校舉行的跳繩比賽中,他奪得了短繩專案的第一名。他所取得的這一成績,使我既意外,又驚喜。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竟抵不上一句隨口的肯定。班會課上,我為他頒發了獎品,並號召大家學習他刻苦訓練、為集體爭光的精神。在老師、同學們的一片尊重、讚揚聲中,他變得懂事了,經大家的推薦,他當上了班級的體育委員。
不同的學生需要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有時欣賞他們微小的閃光點,比喝斥其顯著的劣跡更有效。
六、教師是理解者
在學生心裡,最喜歡的就是能理解、信任他們的老師。因此老師在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扮演好理解者的角色。
翻查資料裡看到這麼一個例子:某校高年級的一名女學生,父母離異,隨母親一起生活,母親很少關心她。這嚴重損害了她的心理健康,因此她常在課堂上做稀奇古怪的動作,而且不講衛生。後來,班主任在瞭解這名女學生的情況後,充分理解了她,發現她熱心。於是老師鼓勵她競選班上的副勞動委員。她為此連續三個晚上熬夜,寫出長達十幾條的“施政綱領”。當選副勞動委員後,這位同學工作積極主動,逐步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並當上了語文、音樂課的課代表。
班主任如果沒有以理解心態去了解學生,就不可能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調動她的積極性,更使得學習成績得到提高。正因為老師很好地扮演了理解者的角色,充分地理解了這個“問題學生”,讓問題學生沒有“問題”。
理解,讓老師重新認識學生與學校的關係,學校不應該只有硬性的課程、硬性的作業和考試的分數,它還應該是一個讓學生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挖掘、發揮的場所。每個學生的身上都蘊藏著獨特的個人潛能,教育的責任在於把它挖掘出來,發揚光大,以不斷提升其生命意義。
設身處地,行之有效的及時反饋,建立在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儘可能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們的態度、情感和觀念,從而提高切實、有效的指導。
七、教師是合作者
為了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師生是合作者,學生的自主發展有賴於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而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則有賴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既雙方通過真實的交往過程而產生的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種真實的交往固然需要雙方的默契,惟起在班級組織中,更需要作為組織內外人際溝通橋樑的教師發揮重大作用。
教師所代表的成人文化與學生文化交流的顯著特徵就是文化的“主體間性”,兩種文化得以交流,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教師在與學生互動、交往中建構起的“二人轉”。學生作為主體,具有主體性,這種主體性表現在師生互動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
八、教師是學習者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一般的簡單的教學手段、教育技術,還要掌握現代的通訊技術、網路技術、教育技術、多媒體設計等現代遠端教學的理論與技術。結合《新綱要》的精神,要求教師要鞏固學科知識與專業知識,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與智慧,以及人對人的教育必須具備相當的人文素養,這點在《綱要》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是可互動的,如:教師在讓學生觀察所收集的樹葉,總結葉子有四個角、五個角、三個角……其中有個學生說有八個角的葉子,但教師卻說沒見過這種葉子,學生仍堅持自己的意見,因此教師讓學生找出八個角的樹葉來證明。此例子說明教師不是全對的,不是萬能的,仍要虛心的學習,教學相長。教師在教與學生的學具有互動性和互補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相對比較年輕,思想敏銳,捕捉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往往捷足先登。教師應該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利用學生知識資訊來補自身知識不足。
九、教師是研究者
課程改革和校本課程的開發,促使教師清晰的意識到單憑已有的知識教21世紀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緊自身的知識充電和業務提煉,必須在科學知識不斷更新的歷史年代,自主學習廣泛的知識、涉獵更多的資訊、純青教學技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跟上迅速發展的教育形勢,才能站在學生的面前問心無愧。
盧梭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要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就要讓學生先喜歡你。教師扮演好師生交往中的各種角色,當好學生學習的觀察者、設計者、幫助者,生活裡的傾聽者、欣賞者、理解者、合作者、學習者、研究者等,是作為一個優秀教師應該做到的。
學生與老師交往禮儀
1、不要直呼老師的姓名,呼喚老師時,至少應在名字加上“老師”二字。對於博士生導師,50歲以上的教授,或者某領域傑出的專家、學者,不論性別都應當尊稱“先生”。
2、與老師相處要以誠相待,不要以為自己很聰明“哄騙”老師。
3、犯了錯誤在老師面前要大膽坦誠地承認,不要躲躲閃閃,因為犯錯誤的學生在老師心中依然是可愛的。
4、學生組織的活動要設法獲取老師的支援,請老師提點建設性的意見。老師會因被尊重而感到高興。
5、不要當著其他老師的面提的問題一下子把老師給問住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找個話題差開,免得出現尷尬局面。
6、多問問題。勤學好問的學生能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問題內容應以學習為主,少問一些無聊問題,否則會引起老師反感。
7、幫助教師。可以是生活上的,日常中的,可以是課堂上的。比如上課提問而無人敢應答,如果你大膽地回答了,解了老師的圍,老師會高興的。
8、不要在老師面前批評或表揚其他老師,不管是貶還是揚,都會引起老師的敏感反應。批評會讓老師想到你是否在別的老師面前同樣表現;讚揚會使老師懷疑自己在此方面有所不足,會懷疑你的意見。
9、見到老師和他的戀人在一起時不要繞著走,應該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問好,但不應在背後議論和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