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勝生平事蹟簡介

  平原君,名趙勝,戰國時期趙國的貴族,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平原君趙勝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原君趙勝生平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號平原君的趙勝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賢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貴,是趙國國君武靈王的兒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還是另一個著名的人物魏國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說是趙國的皇親貴族。他在歷史上既有謀略過人的一面,也有頑固浪蕩的另一面。

  平原劇的雄才大略可以從著名的“邯鄲解圍”看出來。公元前262年,勢力逐漸強大的秦國的率軍攻打韓國的野王地區,結果子然是秦軍大獲全勝,而且還切斷了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國的道路。當時的上黨太守馮亭在危急下派使者到趙國說願意歸降趙國。趙王在經過商議之後,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令人去接收土地。同時也派大將廉頗率軍靜茹長平於秦軍對峙。每想到,趙王因輕信秦國使者的讒言而另立趙括為將廢了廉頗,導致秦軍長驅直入,攻佔了長平,接著向趙國的的都城邯鄲進軍。危急時刻,平原君臨危受命,最終在門客毛遂的協助下說服楚王出兵救趙國,然後又拿出所有的家財招募了一批捨生忘死的士兵同秦軍抵抗,最終解救了趙國的危機。

  平原君此人雖然他有過拯救趙國的功績,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同樣逃不開貴族子弟的劣習。比如說他遊手好閒,又利令智昏,趙國在長平的慘敗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歸罪於他的驕傲自滿,雖然他後來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的過失,但是最多隻能算是功過相抵,趙王不治他的罪也算是寬巨集大量了。

  總得來說,平原君此人是做出過一定的功績,在某些方面的確有自己的才能,但是他並不能算一個德才兼備的能臣,功勞是少數,而犯過的錯誤和過失卻是遠遠超過功勞的。

  平原君謂平陽君的典故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此時的周王室勢力日漸衰微,已經無力再掌控天下,一時之間,天下大亂,各諸侯國紛紛增強之間的實力,想要一統天下。而此時最強大的國家是出於西北方的秦國,它也對其他國家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攻打其他國家。為了抵禦秦國的威脅,各國都想招募天下的能人異士增強自己的實力,而“戰國四公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這四個人都是身份地位非常高貴的人,而他們招募這些謀士也是出於為國君分憂解難的目的。在這四個人之中,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可謂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他一方面能夠任人唯賢,禮賢下士,因此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投靠他;而另一方面,他也驕傲自大,貴族子弟的遊手好閒,紈絝卑劣等惡習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但是這樣一個人物,教導自己的兄弟方面可為啥非常積極的,比如說他和自己的兄弟平原君之間的一段對話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有一次,平原君對平陽君說道:賢士公子牟到秦國遊歷的時候,當他要回到東邊的魏國之前,嚮應侯道別。應侯對他說道:你快要走了,沒有什麼要指點我的話了嗎?公子牟便對他說道:不管你問不問我,我都要說的。身份族規的人不向往財富,財富自然會到了;虞姬又財富了,不屈追逐佳餚,美味的事物自然你會到來;已經有佳餚了,不去追求驕奢,驕奢也就會來了;已經享受驕奢的生活了,不去追求死亡,死亡也一定會到來。古往今來因為主要的時期而消亡的實在是太多了。應侯聽了之後,表示要把這番話永遠銘記在心。我也期望您能夠記住這段話。

  這段富有哲理的話充分展現了平原君的時刻自省的意識,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和敬仰。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多事之秋。此時的周王室早已失去了對各分封國的控制,已經淪為了一個空殼。而諸侯國之間為了達到一統天下的目的,也是各自混戰,一時之間天下動盪不安。而在這些諸侯國之中,來自西北的秦國的勢力是最強大的。秦國仗著自己兵力強盛,四處出兵,意欲消滅所有的諸侯國。但是總有人能夠力挽狂瀾,擊退秦軍的進攻。比如說“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

  公元前262年,韓國準備割讓上黨之地給秦國,但是上黨太守馮亭不願意就此屈服於秦國,於是便向趙國求援說願意獻上上黨十七城池作為報答。趙王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接受馮亭的提議,便派大將廉頗前去駐守,從而引發了長平之戰。本來有廉頗這員大將坐鎮,秦軍要想打敗趙軍並沒有那麼容易,但是膽怯懦弱的趙王一心求和,結果中了秦軍的反間計,用年輕的趙括取代了廉頗的主將位置,而趙括只知紙上談兵,根本不懂得變通,最終導致趙軍大敗,秦軍順勢攻佔長平,又向趙國的都城邯鄲挺進。

  為了挽救趙國,趙王任命平原君為使者,向楚國求救。而平原君在毛遂的幫助下,最終說服了楚王出兵救趙,之後又散盡家財招募了一群勇猛威武的士兵,最終聯合楚魏的援軍擊退了秦軍,解救了趙國。

  在這場戰爭中,充分體現了平原君知人善任,臨危不懼的特點。因為這場戰事,平原君也註定將被載入史冊,永遠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