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禮儀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臺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臺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臺、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準確:學校中設定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否則,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也會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乾淨利索的感覺。

  ***4***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準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準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定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脣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入情入理。在與人談話時,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物件、內容協調一致。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教師對學生有哪些禁忌

  1.不要用敲打講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內的喧鬧聲或提起學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點小事就生氣地離開教室。

  你的離開會令個別學生幸災樂禍,卻使大部分學生感到冤屈。

  你的責任是教育學生,是規範學生行為,而不是丟下學生不管。

  3.不要用大聲吼叫的方式批評學生。

  吼叫不僅不能增強批評的力度和效果,反而會讓學生感到你的無奈、無能。

  讓學生服氣的不是大嗓門,而是大胸懷、大氣度,是透徹感人的說理和親切平和的人文關懷。

  4.不要在公開場合點名批評甚至羞辱學生。

  這樣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會讓學生在同學中被孤立,甚至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5.不要在學生犯錯誤時動不動就通知家長。

  一旦將學生所犯的錯誤告知家長,學生的心理底線往往就被衝破了。

  一般來說,通知家長的頻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評學生時翻舊賬。

  成長中的學生犯錯誤在所難免。

  如果你的“賬本”上老是記著他們的缺點和錯誤,並且時不時地翻出來,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從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過激的言辭誇大學生的缺點和錯誤。

  過分誇大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會讓學生把握不準自己行為的尺度和標準,不能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矯正意識。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批評才最有說服力。

  8.不要在飲酒後批評學生。

  酒精的作用會讓你情緒衝動,說過頭話,做過頭事。

  9.不要從窗外或後門窺視學生。

  這會讓學生產生隱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覺,從而失去對你的信任,甚至對你產生厭惡心理。

  10.不要在甲學生面前大談乙學生的不是。

  因為甲學生極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話傳給乙學生,甚至在班裡散佈,這既會對乙學生造成傷害,又會使乙學生對你產生牴觸甚至反感情緒。

  11.不要用輕蔑的言辭或表情對待學生。

  老師是學生的精神依靠,老師的態度對學生來說就是一把標尺。

  輕蔑不僅會傷害學生的感情,而且會使學生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12.不要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

  不能單憑學習成績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因為學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也多種多樣,不恰當地分等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抑制學生的發展。

  13.不要在批評學生時涉及學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14.不要把不良情緒帶到課堂。

  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順心而把怨氣遷怒到學生身上。學生不是你的出氣筒,而是需要你關心、愛護的物件。

  15.不要在學生面前指責甚至詆譭其他教師。

  你的不當言論不僅會損毀其他教師的形象,也會損毀你自身的形象,還會對學生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

  16.不要在與學生談話時目光遊移、心不在焉。

  這樣做會讓學生產生“老師並不在意我”“老師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

  17.不要忽視學生的任何閃光點。

  學生有進步或有優秀表現時,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在學生心目中,來自老師的表揚是自我價值的最佳體現。

  18.不要遷就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小過錯。

  因為品質的培養比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成績好的學生本來就有一種優越感,老師的遷就不僅不利於培養其良好習慣,還容易助長他們的一些不良習氣。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