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怎麼死的

  伽利略是義大利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近代實驗科學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的死因一直都是後世人不斷尋找著答案,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伽利略死之前,他曾經寫了一本叫做《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對話》的書,書裡面是對哥白尼的日學說的一個維護,當然也是對教皇和教會的一種極大的挑釁,正因為如此,遭受到了嚴重的迫害,他的書不能再繼續正常發表,他本人也遭到了攻擊,甚至是羅馬宗教對他下達了受審的指令。,其實這也是可以通過探究得到答案的。當時,他的年齡已經很大了,還要抱著多病的身子前往羅馬,並且在被審訊的時候,他根本沒有為自己做任何的辯解,可以說,他已經做好了不辯解而接受懲罰的準備,當時,他被判了終身的監禁,可以說,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是非常殘忍的。

  最後,伽利略因為生病得不得很好的治療,病死了,當時的他78歲,卻再也無法為科學獻出自己的力量,在那樣的背景下,他深知自己最後的結果,所以也未曾想過做什麼反抗。伽利略病死在那裡,但是他的精神和偉大的發現卻一直都留在了大家的心裡。

  伽利略的精神

  提起伽利略大家就都會想起小學課本上學的,比薩斜塔上的試驗那篇文章,許多人對於伽利略的認識就是源於那篇文章,其實伽利略作為義大利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他的代表事蹟可不只是那一樁,伽利略精神更是深受人們的敬仰。

  伽利略精神有對科學不斷探索的精神,有不屈從於強大勢力的精神,有對科學嚴謹求實的精神,有不盲目相信傳統的精神等等。伽利略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而且其父親希望他能當一名醫生,可是其志不在此,在比薩大學上學期間,他就對數學與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於那些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理論敢於提出疑問;當其因日心說受到教廷的迫害以後,他從來沒有屈從於外界強大的勢力,對科學的這種態度可以說是最受人們敬佩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這樣做的。

  大家都記得那個非常出名的實驗,在比薩斜塔上做的,當時亞里斯多德的學說那真的是被人們奉為神明,他說“物體自高處落下的速度與質量成正比”,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可是伽利略覺得不對,他用一個簡單的實驗說明了,權威也是可以挑戰的,那就是對科學的態度要嚴謹,要以實驗為依據。

  人不能沒有精神,而有些精神是可以傳承的,伽利略精神對於進行科學研究的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想要在科學領域有所突破,就要有這種精神。

  伽利略嚴謹實踐的故事

  出生在1564年的伽利略,父親是一個破產的貴族,所以伽利略自小生活就是比較拮据的。比較幸運的是,他在自己17歲那年考上了義大利比較有名的比薩大學,他當時學習非常認真,而且是那種有問題必須問到底的學生。

  伽利略雖然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正因為這樣,他學習更加認真了,但是後來還是失學了,伽利略開始在家裡研究其了自己喜歡的數學,而且寫出了非常有名的文章,後來被比薩大學招為教授,可見其聰明才智。

  當時,伽利略敢於否定比較知名的學者的言論,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是一樣的,這在當時來說幾乎是不被認可甚至是受到很多人譴責的,但是伽利略卻非常大膽,還決定去親自做一次實驗。而事實證明,他的說法確實是對的,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錯誤的理論就這樣被糾正了過來,可以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