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事變的資料簡介
八一三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企圖進一步擴大對華夏的侵略而在其上海發動的一場事變,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上海事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八一三事變資料簡介
根據八一三事變簡介可以看出1937年的8月9日這一天,駐紮在上海的日本海陸兩軍的一個長官帶領著自己的事變開車強行衝進了中國的軍用機場虹橋機場,因為這一次行為不符合當時的國際法律,所以當時的機場衛兵對兩人的做法採取的行動是當場擊斃。這也就是八一三事變發生的導火索。
在兩人被擊斃後,上海當局立即派遣中方代表前往與日本軍方進行交涉,要求雙方就這一事件採取外交的方式解決。但是日本軍方並不願意以外交方式解決,他們甚至提出要求,讓中國的軍隊從上海撤兵,同時將其在修建的一切軍用設施拆除,當然除了對中方的提出無理要求外,日本還開始向上海增派兵力。
同年8月13日,日軍並不滿足他們目前在中國的所得,便以當時的日租界和軍艦為其軍事基地,開始向中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面對這樣強勢的進攻,中國方面軍並不恐懼,他們在華夏國民的支援下,與日軍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會戰,這也就是八一三事變。
當然關於這次會戰,日軍威脅到的不僅僅是中方的利益,同時還有英國和美國的在華利益,所以當時的國民政府不得不調遣軍隊,加入到戰爭中來。也就是說,八一三事變,使得中國開始進入全面抗日階段。
八一三事變發生的時間
八一三事變又被稱之為是第二次上海事變,其之所以被稱之為八一三事變的原因是八一三事變時間是1937年的8月13日。
關於這一事變,它是繼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再次向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當然在日本侵華的同時,華夏土地上的人民也展開的反擊,戰況尤為激烈。在中國成功的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侵佔了平津之後的日本將目光鎖定到了上海,開始籌劃軍事攻略。8月9日的時候,日本蓄意製造了虹橋事件作為戰爭爆發的藉口,成功的在四天之後,也就是8月13日在上海向中國發動戰爭。關於這場戰爭,也被稱之為是八一三事變。
當然計劃這場戰役的方案,早在7月份的時候,就已經下達到了日軍將領手中,其中就上海戰役中對華的侵略方式有著周密的部署,並且打算由此對中國上海實行封鎖,矛頭直指華夏艦隊。同時在戰爭計劃中還有杭州、南京等地。在上海戰役打響之前,日軍的第一、二航空部隊就對杭州進行了空襲,第一聯合軍則空襲了南京和南昌。其目的就是打亂中國的應戰方案,從而在戰略上去的先機。
倉皇應戰的華夏軍隊在遭到空襲的時候就已經亂了陣腳,緊接著8月13日,第二次上海戰爭爆發,也就是八一三事變,中國完全被日本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這並不影響國民應戰的積極性,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日軍在上海的這一戰打的並不輕鬆,直到十一月才完全佔領了上海了,歷時有三個多月。
綜上八一三事變爆發的時間是8月13日,結束則是在11月份。
八一三事變和淞滬抗戰的關係
八一三事變和淞滬抗戰的關係其實很簡單。八一三事變在打響之初就遭到了上海人民的強烈反抗,經過時間的演變最終發展成為淞滬抗戰,所以可以認為八一三事變是淞滬會戰的開端。
據史料記載,八月十三日,日軍以虹口為基點,向淞滬天路橫濱路段的中國守軍開槍,並且進一步發起進攻,最終被駐守在當地的中國軍隊擊退。隨後中國政府方面發表自衛宣告,同時派遣京滬部隊以及上海警察隊、江蘇保安團等部隊前往虹口對敵人進行堵截。十五日,日本政府方面也發表宣告,意思是要嚴懲南京國民政府,隨後便派遣軍隊前往上海,對其進行圍剿,戰爭同時蔓延到了其北部地區的重要地帶。
蔣介石方面在日本發表宣告後,下令全國總動員,一共將中國劃分為五個戰區,上海和杭州所在的三戰區由馮玉祥任總司令,顧祝擔任副司令,陳誠為總指揮,開始向華東,以及淞滬地區掃蕩,任務是阻止日軍登陸。由此,淞滬抗戰正式展開。
在淞滬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與日本空軍展開了激戰,並且對其陸軍和海軍給予了沉重的打擊,戰爭期間,共擊落日本飛機四十多架,擊沉巡洋艦一艘,當然中國方面空軍隊員閆海文等人也在戰役中犧牲了。
總之,日軍發動八一三事變其目的是攻佔上海,因為遭到了中國方面的奮力抵抗而不斷增加兵力,最終使得八一三事變演變為了百萬人的淞滬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