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煜的經典散文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淺品李煜

  歷史的面容向來都是冰冷無情的,容不下多餘的浪漫與奢華,轉身間,他只留下了一身的寂寥。 清風吹起的素簾,帶著絲絲的狠意一下一下打在李煜的臉上,但他絲毫感覺不到疼痛。簾外正下著潺潺的細雨,春意闌珊,卻勾起了他一縷縷思念故國的情愫。夜,淡了幾分華麗的姿色,卻濃抹了幾分他兩塵雙鬢。他綿綿的思念,正如他一首詞裡所寫“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站在南宋的黃土之上,無盡的黑夜,對於李煜來講,就如一隻魔掌,狠狠地掐住他的咽喉,每每呼吸裡都帶著滿滿的痛。

  念念叨,離開了生育養育的故土,以往的足跡也許早已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看不到那若嬌顏的江山,再也聽不見南唐的小橋流水,再也感受不到曾經那片土地深沉的愛,這又怎不狠狠扯起李煜沉沉的思念呢? 深巷打更的聲音陣陣傳來,未想,李煜在木窗前,一站就已站到了三更,但他絲毫沒有移動的念頭。一股春風透過窗簾的縫隙冷冷地撲打在李煜的臉上,吹起了他薄薄的衣襟,卻怎也敵不過他心頭的痛。多少紅顏碎,多少相思淚,李煜滿口難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在經過宋軍攻破了南唐,被囚禁在北宋陰森的庭院之中,愁,愁自己沒有維護好自己的國與民。愛子,愛妻,愛母紛紛離他遠去,讓他在親情面前無力抬頭,似乎一夜之間愁絲蒼老了他的面容,滿面霜塵。朱顏改,朱顏改,時光易逝,紅顏易老,再也回不到那輕狂的年少。以往的回憶在腦海裡不斷湧出,一點點吞噬他的意志,愁損了他這深處異國的北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在寓中命歌姬唱此詞,了了紅殤一曲,訴說了他無盡的憂愁,卻也是他最後抒發對故國與佳人的懷念。之後被宋太宗賜毒酒一杯,了結了他悲痛的一生。李煜這位偉大的南唐詞人,受盡了屈辱,嚐盡了心酸,最後竟屈死在了宋國裡。“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愁,愁遍了他的一生。 花骨消瘦,白了少年頭,荒了天長地久。誰空憂,誰盡思,誰嘆愁,卻到世間多少悲悲慘慘。李煜,一生滿是無言落寞,思思愁愁。

  :浮生盡·李煜

  春花秋月,東風吹遍,不堪回首。雕欄猶在,玉砌仍舊,只是朱顏改。

  林花謝了春紅,佳人難再尋。想當年,才華縱橫,笙簫吹斷,歌遍霓裳;意氣風發,劃歩香階,手提金縷。悽婉纏綿。

  如今,意已闌珊。獨自憑欄,難看無限江山。深院梧桐,寂寞清秋冷。山高天遠,煙水輕寒,相思難耐。音信無憑,歸去無期,柔腸寸斷。

  別來春半,離恨如草,荒蕪了時光。剪不斷,理還亂。

  拂不盡的落梅如雪亂,胭脂淚,只在夢中。燭已殘,漏也斷。

  一簾風月裡,留待佳人歸。再見玉宇瓊樓,朗照秦淮。

  一晌貪歡。夢醒方知身是客,相思相念難相見。

  逝水流年,浮生如夢。罷了。

  :還記得違命侯嗎

  還記得宋太祖任命的違命侯——李煜嗎?

  一個矛盾的人;一個可悲的人;一個有著赤子之心的人。

  他生在帝王之家卻無帝王之志;登上帝王之位卻無帝王之行;欲保帝王之尊卻又懦弱怕死;深陷囹圄之中卻又不忌言辭;身為囚徒卻偏懷赤子之情。

  他雖然無治國之才,卻有作詞之能;他雖然做不了帝王,卻是詞中之帝。當金陵城破之時,他從一代帝王轉變為階下囚,同時也從現實的帝王轉變為詞中之帝。當歷史的洪流浩浩蕩蕩,走向統一的時候,像李煜這樣的弱國君主不可避免的成為時代祭壇上的犧牲品,強者腳下的囚徒。

  成為囚徒的他,酒成為了他唯一的伴侶,借酒消愁,一直處於白天不知夜的黑的狀態。詩成為了他情感的寄託之物和發洩物。面對的現實的殘酷,滔滔不絕的憂愁隨之而來,對故國三千里地山河的懷想和四十年來家國的思念不斷湧出,正因為這樣,成就了一代詞帝。他的詞在深陷囹圄之中時,由宮廷的奢華轉向了國破家亡。亡國之痛換來詞家絕唱,他誠然是個失敗者,卻也是一個成功者。

  在他的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血淚真情,可以感受到“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悲傷;可以感受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傷;可以感受到“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限憂愁。

  在他的詞中我們可以看見“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無限江山。可以看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故國。在囚徒的生活中,他不像陳叔寶和劉禪一樣,順應時代的變化,看清自己的處境,改變自己,從而保住自己的小命,而是不改真情,不忌言辭,表達自己的悲傷和感慨。

  他囚徒的生活是悲催的,他最後的命運是值得我們感傷的,是悲慘的。他在一杯牽機藥下整整痛苦了幾個小時後死去。七月七日的夜裡,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在經受了非常巨大的精神痛苦以後,又在非常巨大的肉體痛苦中死去了。

  他的詞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無數人的讚美和喜愛,有人說,李煜的詞是詞中的極品,一字一珠,沈謙也曾說:李後主拙於治國,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李煜的生命是不是已經結束了呢?我們說是的,不過結束的只是他的肉體生命,他的藝術生命在中國文化史上永遠高傲的活了下來,他創造詞的輝煌,他的詞使詞由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丑,成為了人們娛樂抒情的好工具,成為跟詩一樣被人們所推崇的東西,為中國的文化抹上了亮麗的一筆,他也成為了中國文壇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文化打繁榮大發展的今天,李煜的詞同樣值得我們推崇,值得我們慢慢去欣賞,去真正瞭解李煜身為囚徒時的痛苦之情。從他的詞中我們可以感受他的赤之之情,可以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文化的一生是永恆的,對詞之帝的懷想,讓我們重新可以領略到文化的巨大魅力,在今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今天,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文化的巨大魅力,我們可以從文化中感受到過去人的想法和感情,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擔負起傳承文化的巨大使命,使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以像浩浩蕩蕩的洪流一樣,奔流不息,永不間斷;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可以從自己開始,慢慢的走進詞的文化,詩的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從中體味先人的情感,用心去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