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湖的精美散文隨筆

  西湖之景,讓人不知不覺以沉醉其中,到處是美景,到處是美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西湖印象

  在江南五月的煙雨中,我來到了神往已久的西子湖邊。

  應該說初見西湖,並沒有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西湖的水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清澈美麗,而是顯現一種幽暗的渾濁,上面還有些許漂浮物,但放眼處一片開闊的水域,遠處青山隱約,近處畫舫遊船,也是別有一番江南美色。

  其實,西湖的美,美在山與水的結合,是一種山與水巧妙組合的結構美;山水相依、渾然一體、山依水青、水依山秀,給人以別樣的感覺,加之歷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造就了西子湖的自然與人文氣質,從古到今!

  沿著湖岸漫步,西湖不斷以變換的視角轉換其風光,我首先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我不知此景指何而言,只見湖邊一石碑上隱約可見這四個大字,在古代這一景應該是很有出處的,但目前我實在看不出什麼,是指湖邊的垂柳上有夜鶯在婉轉歌唱,並與西湖的水浪相呼應嗎?從字面上理解只有如此!

  “雷峰夕照”現在是看不上了,因為時間還早,況且此雷峰塔是經過重修已非彼雷峰塔了,只是遠遠看去,於青山綠水中,雷峰塔高聳挺拔,倒映水中,令人想見當年之景。

  花港觀魚”,再走過“平湖秋月”,我來到了著名的斷橋邊。當年的斷橋已不復存在,如今是一坐寬廣的石拱橋橫臥水面,令人追尋“斷橋殘雪”而不可得,只是不禁想起白娘子許仙的傳說,耳邊似乎傳來悠揚的漁歌聲;“西湖美景三月天吶,春雨如酒柳如煙吶,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有多少風花雪月,人物滄桑,湮滅在西湖的煙雨中。

  西湖邊上總是有如織的遊人,湖面上也多是遊船往來穿梭,難得清靜,由此我想,當年的西湖之所以有名,除了秀美的山水之外,可能也是很幽靜寫意的,文人騷客至此,多懷一種清風明月,與山水一體的感覺吧?然而今天的西湖,因為名氣太盛,感召八方遊客,太亂太鬧,令人難覓詩興。

  時近傍晚,西湖在夕色之中,更呈現出一種朦朧之美,使人流連,不忍離去,若此時登雷峰塔,俯瞰西湖,應是別有一番風味吧?可惜時間不允許了,我只有匆匆再望一眼西湖,轉身離去。

  :西湖情思

  杭州美,最美是西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陽春三月,置身西湖之濱,“處處回頭盡堪戀,遊中難別是湖邊”。春風拂面,碧水微波,柳絲如煙,鶯啼燕語,天光水色,把整個西湖浸染得嫵媚而溫情。在如此的氛圍中,還有誰能不柔情似水、繾綣纏綿?要說杭州是座愛情城,那麼西湖就是愛情湖,一點也不為過的。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杭州人林逋的《長相思》渲染了一幅情深意切的離別畫面,讀來總是心絃顫動。白娘子和許仙的斷橋相會,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悽情,蘇小小對阮鬱的慕念成疾,這瀰漫著悲情與哀怨的愛情故事,為西湖增添了不少神祕的色彩。“西湖山水還依舊,憔悴難對滿眼秋,霜染丹楓寒林瘦,不堪回首憶舊遊”,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夜風中的白堤上,柳蔭深處裡,情侶雙雙相依相偎,郎意濃,妾意濃,白頭偕老不相忘。那呢噥的情語,讓水中的魚兒也害羞地屏住了呼吸……

  西湖的美,美在人心裡,美的使人感到親切,感到爽心,感到靈動。來到西湖,彷彿有一種心的感應,把人與西湖融為一體。西湖沒有一點的野性和陌生感。西湖就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清純,典雅,嫻舒。面對西湖的美,多少騷人墨客舞文弄情,生髮感嘆:“古今難畫亦難詩”!

  西湖,煙霧茫茫,微波漣漪,靜謐安然,濛濛中露出秀美的樓閣亭臺,像晨起未妝的絕色女子,神情懶散,衣裙飄逸,長髮悠悠,一臉嫵媚,嬌羞無比。四周群山,層巒疊嶂,西湖在群山環抱下,似長髮女子項下奕奕閃光的珍珠,賞心悅目,精美絕倫。柳浪聞鶯—細細的柳絲隨風搖曳,如煙似霧碧浪翻滾,柳蔭深處,鶯啼嚦嚦,清脆悅耳,在湖邊品著龍井茶,看著波光粼粼的西湖,一身的疲倦,讓世俗躁動著的心境,頃刻間化為烏有,心情頓時為之放鬆。我深深地吸了兩口浸潤著湖水的新鮮空氣,拋棄一切煩惱與瑣事,全身心地去享受這一刻。

  清澈的陽光柔柔地傾瀉在湖面,輕漾的水紋,撩撥著誰的心事?一葉小舟停泊在藕花深處,靜看月圓花開,世海浮沉。此時,擱淺的,是它的歲月;寂寞的,又是誰的人生?那晶瑩的露珠,是蘇小小多情的淚麼?華麗的畫船載著蘇小小手扶鳴琴從西冷橋下翩然劃過,琴聲飛上橋面。橋上衣袂飄飄的阮鬱踮足凝望。“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風流過後香消玉損,一代紅顏也未能逃脫歷史的宿命。“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遙想當年柔情似水的一幕,蘇小小與阮鬱那一見傾心的愛情,西湖彷彿又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繁華如夢,流光易散。多少回燈花挑盡不成眠,多少次高樓望斷人不見。她最終還是嚐盡相思,錯過了花好月圓的芬芳。

  雷峰塔下,斷橋邊,許仙與白娘子情定西湖岸。從一把油傘到相識相知相愛相許,堅貞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世間多少紅男綠女。可憐白素貞只想在人世間做個平凡的女人,可卻是阻攔重重、壓迫重重。記得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那催人淚下的唱段:“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無怪乎,斷橋能和長橋、西泠橋並稱西湖三大情人橋。直到真情感動了上蒼的那一刻,雷峰塔倒掉了,偽道的枷鎖斷了,愛情自由了。有詩為證:“俗民今日臨斷橋,尋找蛇仙走古道。可恨法海太無情,拆散鴛鴦水漫橋。”

  西湖畔,長橋上,夕陽西沉,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難別離: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樓臺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有人驚歎,有人惋惜,長橋流水細無聲,似為梁祝哽噎。英臺縱身一跳,絕塵而去,那樣堅決,義無返顧,那一剎那,凡間的種種愛恨情愁,化作了西湖岸畔的煙雨濛濛!從此荒蕪的紅塵路上,不見十八相送,不見在萬鬆書院求學時的郎才女貌。長橋上留下的那份真情,融入湖水,散入湖煙,長留天地間,化作了那悽美的千古絕唱——————化蝶!

  西湖,是一幅天然的畫卷。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裡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遊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西湖的水,柔得如出生嬰兒的臉蛋。西湖的柳柔得如少女的纖腰。西湖的霧,柔得如女子的面紗。西湖的情,凝結著哀怨的故悽美的傳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時柔柔的風,一如幽幽的情思,如煙如夢……

  :遊西湖

  六月適逢盛夏,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美麗西湖。進入西湖的時候正是早上時分,遊人不多,西湖裡面一片寧靜,像是剛睡醒的美麗少女,清麗而楚楚動人。行走在蘇堤上,縱眼觀望眼前是浩淼的湖水,初升的太陽照在湖面上,給整個湖面鍍上了一層金色。微風吹過,波光瀲灩,煞是好看。遠處山色空濛,青黛含翠,使人感覺彷彿進入了一個神話的世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詩人把西湖比作一個不使粉黛的少女,景色描繪的如此惟妙惟肖。美麗的西湖不僅物阜民豐,而卻人傑地靈,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這其中不乏賢君名相、騷人墨客、英雄豪傑、紅顏美女,世世代代,輩出不窮。他們不僅給後世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為西湖留有數不盡的遺蹤勝蹟,而且也豐富了西湖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

  美麗的西子湖畔有著很多美麗的故事,感人至深。且不說許仙在在西子湖畔遇到了美若天仙的白娘子,斷橋見證了他們那一段感動天地的愛情;也不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三年,萬鬆書院見證了西他們相知相愛的痴纏;就說美麗的西湖,千百年來總是有美女相伴----她們或容顏美麗,或多才多藝,或執著痴情,或忠貞不二,或俠肝義膽,她們為西湖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動人傳說,她們為西湖增添了鮮豔明亮的美麗色彩。

  西湖曾聆聽過她們的低吟淺唱,西湖曾聆聽過她們與情人的竊竊私語,西湖也曾聽過她們生離死別時揪心的哀愁。西湖見過她們貌若天仙的姿容,曾見過她們翩翩起舞的倩影,曾見過她們愛恨情愁的喜怒哀樂。正所謂:“西湖山水年年在,曾照驚鴻豔影來”。

  當我駐足在西子湖畔,心中一遍遍的揣摩著這些故事,為故事的主人公的曲折經歷所羨慕、所敬仰、所同情、所嘆息的時候,心裡不禁產生疑問:是世世代代傷心女子晶瑩的眼淚造就了西湖的浩瀚純淨,抑或是浩瀚的西湖收藏了世世代代傷心女子的眼淚才如此純淨晶瑩?為什麼如此多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小小的西子湖畔?西湖的魅力何在?

  我站在西湖邊,凝視著微波盪漾的湖水,湖水純靜清澈、平靜如鏡。映照著遠處的高山、古塔,近處的柳綠、亭臺、樓閣,湖光山色、美麗如畫。西湖的水,碧波連天,一望無際。細細的波紋,偶爾泛起波浪,似是在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流傳千古的傳說。

  此刻,我明白了,西湖寬容,不擇細流,所以才成其浩瀚;她溫厚、純淨才成其純潔;她廣博、深沉,才成其厚重,它蘊藏著人世間太多的詩情畫意,蘊藏著人世間太多的悲歡離合;西湖,她含蓄、包容,人間的刀光劍影,愛恨情仇,化成了這一湖晶瑩的水,靜若處子,波瀾不驚。

  西湖正因為她的美麗,她的純淨,她的溫厚,所以西湖才如此的吸引人,讓人百看不厭;西湖正因為她的深沉,她的含蓄,她的博大,她的包容,才讓人頓生愛意,流連忘返;西湖,正因為生活在西湖故事裡的人物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才讓人心生遐想,回味不已。

  西湖因人而美麗,人因西湖而光彩。”日走蘇堤千百步,不辭長作杭州人”,如果有時間,幾年後我會再次遊覽這美麗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