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凶獸檮杌的寓意

  檮杌是上古四大凶獸之一,傳說為大禹之父鯀***gǔn***死之後的怨氣所幻化而成。下面是有上古凶獸檮杌簡介,歡迎參閱。

  上古凶獸檮杌簡介

  檮杌是上古時期的一種猛獸,又稱為四凶之一。對於檮杌究竟是什麼,歷來說法不一。古代文獻對檮杌的記載也是百花齊放,莫衷一是。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說法。

  通常認為檮杌是凶獸,《神異經》中描述,西域荒漠地區有一隻猛獸,它的樣貌像老虎,毛髮像狗,面部像人臉,一嘴豬口牙,身體兩尺,尾巴卻有一丈八尺長。在西域作亂,被稱作檮杌。一隻叫傲狠,另一隻叫難訓。

  也有說是凶人,《左傳》中說檮杌是顓頊的兒子,沒有教養,為非作歹,沒人能阻止他,與混沌、窮奇、檮饕餮並稱四大凶人。

  還有認為是凶木,見《說文解字句讀》:“檮杌,惡木也,主於記惡以為戒也。”《國語譯註》中認為檮杌實際上是夏鯀,是遠古時期部落的領袖,修煉成了黃熊。其餘還有說“檮杌”是無形無貌的等等。

  上古凶獸的寓意

  對於檮杌是什麼的說法,歷來眾說紛紜。不同的說法也有不同的寓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檮杌常見的幾種寓意。

  1.檮杌大多被認為是上古凶獸或凶人,因此被泛指那些為非作歹、禍害民間的惡人。

  2.檮杌在古代有年輪的意思,被代指楚史書名。

  3.檮杌傳說是上古顓頊的第六個兒子,黃帝的曾孫,此人桀驁不馴,作惡多端,被人稱為四凶之一,後泛指行為惡劣之人。

  4.檮杌又通“桃杌”。在元曲代表作《竇娥冤》中,作者以“桃杌”來賦名迫害竇娥的狗官,其用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