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天取經的真相
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什麼說是如來佛設的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是什麼,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按照邏輯關係來說,《西遊記》的開頭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小說從石猴出世,到孫悟空學藝,大鬧天宮,再到如來出面收伏妖猴等,好像跟唐僧取經的故事沒有聯絡一樣。真正的起點,應該從這裡開始。
某一天,佛祖召開講經會,忽然慈悲大發,感嘆我們這些東土眾生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要用最至善的佛法來超度我們,使這些迷失自我、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傢伙能夠洗心革面,行善積德,個個成為好人善人,成聖成佛。那麼,作為佛法的載體佛經,是教誨眾生的法寶,讓誰去東土做“形象大使”,使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相信瑜伽大法、如意真經,並派人前來奉拜,誠心求取,回去弘揚呢?
正當如來猶豫之際,觀音菩薩主動請纓,願親自去東土點化眾生,實現佛祖的慈悲心。如來非常高興,因為他知道這個使者法力廣大是必須的,另一個必須有較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觀音菩薩無疑是最佳人選。臨行之際,如來交給菩薩五件寶貝,即錦襴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還有三個緊箍兒。
這五件寶貝有一個重大祕密,雖然是神話小說,但現實上是有所指的。佛家也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故事,跟這個故事有關。
大約三千多年前,釋迦摩尼佛在靈山的一次法會上,坐著不傳經說法,正當大眾處於一種驚訝狀態時,他拈起一朵金色菠蘿花,示向眾人。大家不知道佛祖用意,默然不語,此時弟子迦葉微微一笑,佛祖高興地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心印心,教外別傳,傳付囑迦葉。”並將袈裟傳給了迦葉,從此成為禪宗以心傳心的開始,也是禪宗的第一宗公案。迦葉被中國禪宗尊為第一代祖師。
兩則大致相同的故事,其實是佛法傳承的一種形式,叫做“傳法授衣”,將你確定為繼承人,並以本門最高的佛衣袈裟作為證明。如來將佛法和袈裟等傳給了觀音,觀音由此成為第二代傳人,因此輾轉相傳,到了唐僧為第三代,等等。
從迦葉開始,禪宗正式確立,從此一脈代代相傳,傳到中國的時候,大約是在南北朝的後期。最初,天竺僧人達摩來到了河南嵩山,他是禪宗第二十八代傳人,在此面壁十年,開啟了我國禪宗的歷史,晚年“傳法授衣”,將心法和袈裟傳給了慧可。達摩被我國禪宗尊稱為初祖,慧可是二祖,接著傳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終於出現了一個不世出的高人——六祖慧能,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讓禪宗在中國發揚光大,影響到了現在。目前,我國寺廟大多是信奉禪宗的。
本來,每一代禪宗祖師都有一個“傳法授衣”的故事,到了六祖就只“傳法”不“授衣”了,達摩帶過來的袈裟沒有再傳。六祖認為,當時禪宗祖師傳承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所以擔心被囑託的下一輩弟子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就以佛衣作為證明。到了六祖的年代,禪宗興盛實為必然,就沒有必要再傳授袈裟了,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有人要問,佛祖“傳法授衣”,傳個什麼“法”,授個什麼“衣”呢?或者說,這有什麼意義呢?
佛祖“傳法”,《西遊記》中稱為“瑜伽大法”,又說分為“三藏真經”,這是一個總的說法,就是佛祖成道之後,所傳揚的佛法。如果從故事本身來說,概念相對較小,主要指禪宗心法。這個心法需要跟著名師修持,哪一天頓悟或者漸悟,就會悟道,就會實現人的真正自由。
這裡,主要談“授衣”問題。“衣”主要講袈裟,又稱之為“福田衣”。因為出家人穿的袈裟,分為一格一格的,就像農民耕種的稻田,因此稱為“福田衣”。
最早的袈裟很簡陋,要求很低,並且非常強調“低檔”,即不能用新布料製作。出家人的袈裟,都是撿那些被丟棄的衣物或者化緣來的料子,經過洗滌之後,再加工而成,連顏色都有限制,決不能用鮮豔的。當今大和尚那種光鮮高貴的袈裟,不知道符不符合佛祖的標準?
這個“福田衣”是很有講究的,也很有象徵意義。例如,毗盧遮那佛披的袈裟,格子裡面畫的是十法界,最上面的這一格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到最下面是地獄,格子的像,一格一格代表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佛經上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格子一樣大,代表的是“平等”。佛跟菩薩平等,跟人平等,跟餓鬼、地獄也平等,“平等真法界”,格子一樣大。
除了這些理念外,最重要的是希望弟子們要自己勞動,並勸導芸芸眾生要勞動,即種好自己的“福田”。農民耕地是種田,種田也是種“福田”,一個不喜歡勞動,很懶惰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善果,能夠成佛呢?
勞動是基本的,深耕“福田”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好事,消除自己的不善行為。做好事是種“福田”的基本條件。日行一善,日省一過;日行一善,積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滿三千等。每日減少自己的不善行為,如隨地吐痰,亂闖紅燈,隨意殺生,亂停車等等。每個人不要輕視這些不善行為,日積月累,便成大惡。
佛祖的“傳法授衣”,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或者你認為佛祖傳個什麼大法,能夠變化或者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像孫悟空學好了變化,學好了“能跑”,卻沒有成就正果。只有在西遊取經過程中,多做好事,不斷消除自己的不善行為,最終才能走上了正道。
傳法授衣,就是要人多做好事,種好自己的“福田”。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取經:
唐太宗登基不久,玄奘在長安遇到了一位來自天竺的高僧,萌發了到佛教起源地天竺去尋求真經的念頭。一開始,玄奘希望獲得朝廷的支援,便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一起上書,請求西遊取經。朝廷考慮到當時的邊境狀況,“有詔不許”,其他僧人都紛紛退縮,只有玄奘打定主意並暗中著手準備,在28歲那年,邁出了遠行的第一步。因此可以說,玄奘是偷偷摸摸離開長安的,唐太宗並不知曉此事,也沒有傳說中與之結拜,還賜與其袈裟和禪杖,並親自為其餞行的事情發生。
玄奘從涼州開始了曲折而艱難的萬里取經之路。當地官員李大亮得到密報,說有個長安來的僧人想出關去西方,懷疑其真實用意,於是李大亮勒令玄奘立即返回長安。玄奘在當地高僧的幫助下,悄悄潛行到了玉門關外的瓜州,遇到了一個叫石槃陀的胡人,請求玄奘為他授戒,還主動提出隨他同行,並安排了一匹識途老馬當玄奘的坐騎。
按照唐朝律法,協助偷渡的人也會被處死。當他們兩人快抵達第一座烽火臺時,石槃陀擔心玄奘一旦被駐軍抓住會連累到自己,幾次想提刀殺死玄奘。玄奘鄭重承諾後,石槃陀打消了惡念,回瓜州去了。從此,西行路上只剩下玄奘與老瘦馬。到了第一個烽火臺,縱然玄奘輕手輕腳,還是被駐軍發現了,守衛校尉王祥聽聞面前這個滿面灰塵的僧人竟是玄奘,大為驚訝。一番深談過後,王祥被打動了,決定放玄奘繼續西行,還為他指明瞭去路,告訴玄奘第四烽火臺校尉是自己的親戚,通過時只需報上自己的姓名即可。
玄奘順利通過了第四烽,避開了第五烽,進入了浩瀚的大沙漠。可途中又無意打翻了水囊,五天四夜沒有喝一滴水,就在他奄奄一息的危急關頭,老瘦馬找到了珍貴的水源,帶他走出了沙漠,來到西域的第一個國家伊吾國。
與伊吾相鄰的高昌國王麴文泰欣喜而恭敬地迎接玄奘,並懇請他留下擔任國師,玄奘以絕食表明決心。麴文泰與他結拜為兄弟,準備了大量金銀、物資,派25人,隨帶30匹馬護送。同時還修書24封信給沿途的24個國家,附上謝禮,以助玄奘順利西行。跋涉了十萬多公里,玄奘終於抵達了天竺。
幾年後,玄奘帶著600多部佛經,返回闊別已久的長安。和出行時的悄無聲息不同,他的事蹟轟動了整個大唐,唐太宗親自接見了他,讚揚他百折不撓的精神。
唐僧簡介:
玄奘,唐代高僧,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世稱唐三藏,意謂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
為我國傑出之譯經家,法相宗之創始人。[2]師之生年,一說為隋代開皇二十年***600***。
其兄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法號長捷。師自幼從兄誦習經典,亦嫻儒道百家典籍。大業八年***612***,洛陽度僧時,理鄭善果,見師年紀雖小,然對答出眾,賢其器宇,破格以沙彌身分錄入僧籍。師乃與兄共居淨土寺,就慧景聽涅盤經,從嚴法師受大乘論。至隋唐之際,天下大亂,師偕兄遍歷隴、蜀、荊、趙諸地,參謁宿老,足跡及於半個中國。嘗就道基、寶遷二師學攝論、毗曇,從震法師聽發智論。於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學律部。後復從道深受成實論,就道嶽學俱舍論,聽法常、僧辯講攝大乘論。因慨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於貞觀三年***629,一作貞觀元年***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經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過今之新疆省北路,經中亞地區、阿富汗而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蹟,迤邐南行,至摩揭陀國。時為貞觀五年,師三十歲,遂留學那爛陀寺,入戒賢論師門下,習瑜伽師地論等,又學顯揚、婆沙、俱舍、順正理、對法、因明、宣告、集量、中、百等論,鑽研諸部,凡經五年。其後,遍遊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尋求梵本。遊學十二年,還那爛陀寺,依戒賢之命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時有師子光講中、百二論,駁師之說,師乃會和中觀、瑜伽二宗作‘會宗論’三千頌破斥之;後又制‘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破斥烏荼國小乘論師之‘破大乘論’,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等聞名,競相禮謁。時,師四十一歲,意欲東返。戒日王於曲女城為師作大法會,五印度十八國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辯論大會。師受請為論主,稱揚大乘,提出論文‘真唯識量’頌,懸之於會場門外,經十八日,竟無人發論難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國王並於會後歸依為弟子。會畢,師決意辭歸,戒日王堅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國王於首都缽羅那迦城,開七十五日之無遮***佈施***大會,為師隆重餞行。貞觀十七年,師正式辭王東歸。經由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闐、樓蘭而回國,往返共歷十七年,行程五萬裡。於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帝敕命樑國公房玄齡等文武百官盛大歡迎。
師所齎經像舍利等,凡數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請回佛經梵文原典520夾657部。
師歸後,為太宗、高宗所欽重,供養於大內,賜號‘三藏法師’。太宗且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助其譯經工作,建長安譯經院,詔譯新經。
師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宮譯經,凡十九年,共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譯出之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師於印度所學遂盡傳至中國。師嘗斥責鳩摩羅什等古代譯經家以‘達意’為原則而信筆直譯之翻譯法,遂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之譯經新規則。後代譯經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則為法式,而稱玄奘以前所譯之經為舊譯,稱玄奘以後所譯之經為新譯。師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內載西域、印度、錫蘭等138國之歷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該書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極高之價值,至堪珍視,故亦甚為歐美日本學者重視。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壽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師示寂後,高宗哀慟逾恆,為之罷朝三日。追諡‘大遍覺’之號。敕建塔於樊川北原。
其後,黃巢亂起,或奉其靈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國時,塔圮;迨至亂平,堙沒無人能識。
近30多年來玄奘大師真身頂骨***一部分***一直珍藏於南京靈谷寺。南京靈谷寺的淨然法師說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真正的玄奘法師頂骨是不能輕易示人的,一般祕藏於密室裡,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動和重要佛教友人來訪,才會請出真正的玄奘法師頂骨,而一直在寺裡的玄奘法師紀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於真頂骨的影骨。
另外對日抗戰***1937~1945***時,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師部分頂骨,移奉日本。後一部分頂骨歸還臺灣,現奉安於臺灣省南投縣日月潭玄奘寺。〔參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慧立***、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西域記序、玄奘三藏師資傳叢書、大唐內典錄卷五、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續高僧傳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九、開元釋教錄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古今譯經圖紀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