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財事蹟的學習體會素材

  董福財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典型代表,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擔當無私奉獻精神風貌的一名好黨員幹部。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董福財事蹟學習體會,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事蹟學習體會篇1

  把人生全部熱情奉獻給全村老百姓,實現了治沙夢、築路夢、致富夢,詮釋了三嚴三實。

  一、要做到公道正派,熱心助人。董福財同志用實際行動,感召著接觸過他的每一個人,在北甸子村,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主動幫忙,有時自掏腰包,接濟貧困戶。我們要學習董福財為人正派,辦事公正,只有這樣,群眾才能把我們當知心人,說知心話。為百姓解難題做實事是黨員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二、要做到遇到問題敢於擔當。董福財同志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遇到問題不推、不拖、不等、不靠,而是迎難而上,遇到問題不上推下卸,勇於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決不辜負鄉親們的重託。

  三、要做到排除困難,為民造福。北甸子村生存環境惡劣,董福財同志號召群眾與黃沙坡搏鬥,克服困難,讓沙坨子變成了綠洲。修路,讓北甸子村與外界的通道暢通了,通行幸福的致富路。我們的條件要比他們強得多,為什麼我們就沒有富起來。作為黨支部書記,為黨把好最後一關,帶領全村群眾走向富裕是我的職責所在。

  事蹟學習體會篇2

  董福財是我市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的標杆,是我們基層黨組織書記學習的榜樣。聽了董福財先進事蹟,心理上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也下決心向董福財同志學習。老董是一個普通的基層幹部,他在支書的崗位上數十年如一日的按照一名優秀黨員幹部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愛戴。雖然我和董福財同志都是基層支部書記,我也能為居民做了一些實事,但與董福財書記 鞠躬盡瘁的精神相差很遠,還有很多工作做得還不夠,我決心,要像董福財那樣為百姓辦實事,心裡裝著群眾,甘做百姓的,發揮基層黨員幹部的帶頭模範作用,深入群眾,為社群的老弱病殘提供真心的幫助,把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懷及時送到群眾的家中。

  經常幫助孤寡老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豐富居民群眾的業餘生活,讓社群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二要像董福財那樣多為百姓辦實事。視群眾利益高於一切,群眾疾苦急於一切,群眾滿意勝於一切。以凝聚民心,推動社群的建設。充分發揮在職黨員的聰明才智,讓在職黨員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三要像董福財那樣牢記職責使命。社群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增強主責主業意識,號召黨員積極參與社群建設,帶領群眾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努力形成黨群共建,和諧社群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黨代表作用,努力瞭解居民訴求,化解矛盾。還要像董福財那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事蹟學習體會篇3

  埋頭骨幹,知難而上,作董福財式的好乾部

  作為一名村支部書記,他數十年如一日帶領群眾種樹修路致富,能夠始終如一的對黨忠誠,要想實現全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有一批董福財那樣的好黨員、好乾部。

  一、學習董福財精神,做踏實肯幹的管好乾部。老董當村支書那天開始,就把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作為奮鬥目標,為了這目標,他奮鬥了43年,在他患病期間,問他家裡有什麼困難,他總是說:“別給組織添麻煩”問道村裡的發展時,他總是滔滔不絕,為全鎮黨員幹部立下了標杆,永遠保持蓬勃的朝氣和正能量。做到一切為百姓照相,願幹事、能幹事、幹實事,求真務實,敢於擔當,始終不渝的按照帶領群眾建設一個嶄新的阿爾鄉而不懈奮鬥。

  二、學習董福財精神,做真抓實幹的好黨員。在老董的感召下,鄉黨委進一步壓縮開支,把經費都用在改善百姓生活生產條件上。年初以來,我鎮共節約資金1100餘萬元·····,幹部只要心裡放著老百姓,真正為百姓幹實事,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就要像老董那樣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

  三、學習董福財精神,做守土有責的好乾部。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全鎮黨員幹部必須衝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像老董那樣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出實招、務實效,在開拓創新上下功夫。

  事蹟學習體會篇4

  董福財同志的先進事蹟,正在感動越來越多的人。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群眾,從黨政機關到社會各界,大家都欽佩這樣一個基層幹部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境界。他的人生追求,他的優秀品質,給人以思想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特別是他牢記宗旨、造福於民的為民情懷,更是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共鳴。

  成就一番事業,不僅需要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更需要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董福財同志的先進事蹟感人至深,其值得學習的精神是多方面的,而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甸子人,董福財當村幹部40多年,把一生無私獻給了北甸子村的一草一木和全體村民,即使面對病魔與死神,依然忘我地奮鬥在促發展、惠民生的工作一線,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在他身上,體現出的是一名共產黨員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在推進轉型振興的征程上,董福財同志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是我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也是鼓舞全市人民戰勝一切困難,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個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人,必定是一個不怕困難、永不退縮的人,也必定是一個堅韌不拔、對事業無限忠誠的人。這種執著精神,讓人摒棄浮躁和私利,讓人遠離抱怨和狂妄,讓人忘記懶惰和貪慾。理想在心,責任在肩。

  董福財同志的執著精神,體現在他以無私忘我的品格挑戰風沙,生命不息,工作不止。面對肆虐的風沙,董福財第一個站出來,帶領村民植樹造林;面對橫在村前的巨大沙丘,董福財帶頭出義務工,愣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移走了沙丘;面對村裡貧窮落後的面貌,董福財能捨下“老臉”給村民跑貸款……這些,都是董福財同志執著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應學習之處。

  轉型以來,我們曾面臨數不盡的艱難困苦,面臨著種種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做不到”的嚴峻挑戰,然而我們硬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滴汗珠地走了過來。這其中,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與全力支援,更離不開全市人民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鍥而不捨的拼搏精神。正是這份執著,為我們贏得了一個又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勝利。

  新常態下,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和形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多,挑戰也多,任務更加繁重和艱鉅。這就需要我們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也更需要對於事業的執著。路要一步一步走,環環相扣的工作需要紮實推進。當前做一項工作、推進一項事業,“畢其功於一役”的情況幾乎已不可能。這就需要我們以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切實做到“踏石有印,抓鐵留痕”,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向董福財同志學習,以更加堅韌不拔的意志,腳踏實地、鍥而不捨地做好各項工作,為早日實現轉型振興巨集偉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