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的歷史簡介

  東突厥***581年-630年***是突厥汗國於581年正式分裂後的東部汗國。突厥大可汗沙缽略在位時期,實際上有數位可汗並立,實際上已經分裂。東突厥保有原突厥汗國東部地區,即大漠南北地區。因其牙帳仍舊設於北方的都斤山,故又史稱北突厥。東突厥是我國隋唐時期北邊最大的隱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東突厥基本簡介

  突厥汗國被隋朝分裂以後,成為東西突厥兩部,東突厥大體上以金山***今阿爾泰山脈***為界,與西突厥劃分汗國原來的疆域。但是,隨著兩國勢力的消長,所轄範圍也時有伸縮。從木杆可汗統治期間553-572年,東突厥開始迅速強大起來。

  560年前後,木杆打敗了契丹人,勢力到達了遼河西岸。 565年,北周武帝為了全力對付北齊,謙卑地向木杆之女求婚。並向東突厥進獻了大量財富。581年,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即位,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沙缽略可汗名義上的宗主地位,東西突厥正式分裂,並引發內戰。達頭聯絡遼西的契丹一起進攻沙缽略。當時隋文帝立國不久,在面臨突厥有可能重新統一的關頭,非常英明地排部隊地支援了沙缽略可汗一同對付達頭,並在達頭退走後,在東突厥內部不斷製造權力糾紛。

  587年,東突厥都藍可汗即位,隋文帝支援突利反叛,599年突利失敗,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承認他的可汗地位,並讓他在河套地區做隋的盟邦,東突厥自此分裂。

  600東突厥都藍可汗死,西突厥達頭可汗再次企圖統一突厥,為了嚇唬隋朝,西突厥於601年進攻長安,602年進攻內蒙的突利。可惜他們遇到的還是老辣的楊堅。隋文帝不用軍事手段,只是暗中利用小恩小惠在達頭的後方策動西域各部落反叛達頭,達頭準備不及,偌大帝國居然被迅速瓦解,其本人也只能逃往青海。隋文帝確實是中國曆代帝王中玩弄政治最嫻熟的一個。其分裂鼎盛時期突厥的功績,對於剛從大分列時期走出的中國來說,值得大筆稱頌。

  東突厥背景資料

  關於突厥族起源,有兩則歷史傳說,這兩則傳說都與狼有關。一說,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士兵見他年小,沒忍心殺死他,便將他砍去雙腳扔到荒草中。後來,小孩被一隻母狼救去,長大以後與狼結合,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殺他的人,見他身旁有一條狼,也想一起殺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邊的山洞裡。在那個山洞裡,狼生下10個小男孩,他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後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爾泰山一帶,阿爾泰山形似作戰時的頭盔,當地人稱其為突厥,所以他們就以突厥為族號了。

  另一說,突厥原在匈奴之北,其部落首領有兄弟17人,其中一個叫伊質泥師都,為狼所生。泥師都娶二妻,一妻孕生了四個男孩。大兒子名納都六, 後來被推為部落首領,定國號突厥。納都六有10個妻子。納都六死後,10位妻子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大樹下,約定所有的孩子向樹跳躍,誰跳躍得最高,誰為首領。納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比所有的孩子跳躍得都高,遂被推為首領。這一說法,也說明突厥族為狼所傳。

  東突厥的歷史淵源

  據<隋書·鐵勒傳>記載:獨洛河***今蒙古國上拉河***北有僕骨、同羅、韋統***即回紇***、拔也古、覆羅等鐵勒的大部落,其首領都有“俟斤”稱號;另外還有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鐵勒“諸姓”部落。契骨位於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在汗國的西北部。東突厥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

  至東突厥汗國後期,所轄地區和屬部的範圍仍和原先相差不多。東突厥汗國立國於552年,強盛時疆域囊括阿爾泰山到大興安嶺之間的整個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區,630年被中國唐朝所滅。

  後於7世紀後期再次興起,最終於745年為回紇所滅。頡利可汗在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繼位以後,即任命次弟為延陀設,主管延陀***薛延陀***部,步利設主管霫部***在突厥的東南方***,統特勤主管胡部***來自中亞的西域胡人***,斛特勤主管斛薛部***在今蒙古國色楞格河東***,突利可汗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都在突厥的東面***。

  其中,薛延陀和斛薛是鐵勒的部落,在突厥族分佈地區的北面。突利可汗是頡利可汗之侄,駐守汗國東部,“管奚、霫等數十部”。直到東突厥汗國末年,許多鐵勒部落起來反抗,東方的奚、霫等族紛紛歸屬唐朝,東突厥的屬部日益減少,轄區也就不斷縮小了。

  東突厥的管理轄區

  在東突厥汗國內,突厥分佈在南部,鐵勒諸部則在北方。據《隋書·鐵勒傳》記載:獨洛河***今蒙古國上拉河***北有僕骨、同羅、韋統***即回紇***、拔也古、覆羅等鐵勒的大部落,其首領都有“俟斤”稱號;另外還有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鐵勒“諸姓”部落。契骨位於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在汗國的西北部。東突厥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

  至東突厥汗國後期,所轄地區和屬部的範圍仍和原先相差不多。頡利可汗在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繼位以後,即任命次弟為延陀設,主管延陀***薛延陀***部,步利設主管霫部***在突厥的東南方***,統特勤主管胡部***來自中亞的西域胡人***,斛特勤主管斛薛部***在今蒙古國色楞格河東***,突利可汗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都在突厥的東面***。其中,薛延陀和斛薛是鐵勒的部落,在突厥族分佈地區的北面。突利可汗是頡利可汗之侄,駐守汗國東部,“管奚、霫等數十部”。直到東突厥汗國末年,許多鐵勒部落起來反抗,東方的奚、霫等族紛紛歸屬唐朝,東突厥的屬部日益減少,轄區也就不斷縮小了。

  東突厥部眾約10萬人歸附唐朝後,唐太宗允許他們一部分人遷到中國內地,大部分仍居原處,唐朝在哪裡設定羈縻府州,以突厥首領為都督、刺史,這些官職可以世襲。此後,羈縻府州成為唐代管轄民族地區的一種地方制度,唐代在周邊地區共設幾百個羈縻府州。

  東突厥的可汗世系

  前東突厥:

  土門可汗***伊利可汗******552年-553年***

  乙息記可汗***553年***

  木杆可汗***553年-572年***

  他缽可汗***572年-581年***

  沙缽略可汗***581年-587年,583年西突厥達頭可汗自立,東西突厥正式分裂***

  莫何可汗***又名葉護可汗******587年***

  都藍可汗***587年-599年***

  啟民可汗***599年-609年,借隋兵擊敗西突厥達頭可汗,內屬***

  始畢可汗***609年-619年,隋末大亂,東突厥全盛***

  處羅可汗***619年-620年***

  頡利可汗***620年-630年,被唐滅亡***

  後東突厥:

  骨咄祿可汗***680年-691年左右***

  默啜可汗***691年左右-716年***

  毗伽可汗***716年-734年***

  伊然可汗***734年***

  登利可汗***734年-741年***

  烏蘇米施可汗***741年-744年,為部將所殺,突厥大亂***

  白眉可汗***744年-745年,為回紇懷仁可汗所殺,後東突厥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