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規而成功的簡短事例

  只要你肯去做,去創新,去打破常規,你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收穫成功。小編為大家力薦了因為打破常規而收穫成功的簡短事例,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孫臏就是一個例子。大將軍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時,就是因為孫臏善於觀察,勇於打破常規,讓大將軍田忌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結果反敗為勝。是呀,創新,可以讓我們得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只要你打破了常規,別人所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的一生將會永遠改變。高斯他總是孜孜不倦地計算著,白天夜晚從不懈怠,沒錯,當其中一扇窗子關閉時,另一扇窗子將會開啟。只要你肯去做,去創新,去打破常規,你就能像高斯、阿基米德一樣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篇二

  出生於1970年的丁世忠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動用的資源。像任何一個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普通小鎮上的少年一樣,他渴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富起來,最起碼可以“買得起一輛摩托車”。

  丁世忠所在的晉江陳埭鎮是個面積只有38.8平方公里的小鎮,是如今中國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運動鞋生產地。80年代初,這裡遍佈鞋業作坊,丁世忠從小就在鞋業作坊中長大。

  他初中畢業後就開始“自謀出路”,唯一與日後所從事的“體育產業”有點關係的經歷是他父親的製鞋作坊里正生產著“旅遊鞋”***那時候還不叫運動鞋***。從小丁世忠就看著家裡人把半手工做成的鞋以很低的價格作為oem的訂單,貼上耐克之類的商標,運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不僅他家這樣做,陳埭鎮上許多家庭都將這樣的訂單看成發家致富的途徑。大家都很滿意這樣安逸的狀態。

  受到這樣的耳濡目染,丁世忠很早就有創業的意願。“這跟閩南文化的感染有一定關係,閩南有一首歌叫《愛拼才會贏》。早在讀書的時候、在改革開放初期,我看到一大批晉江人跑到全國各地做生意。那時,像我們這種十幾歲的年輕人,很容易就被周圍的鄉親們所感染,從小就有了這種創業的意願。”丁世忠說。

  1986年,16歲的丁世忠既沒有資本,也沒有經驗,他唯一有的是無畏的勇氣。他帶著父親資助的600雙鞋來到舉目無親的北京,硬是以一個少年毫不妥協的執拗和聰明,讓晉江鞋擺到了北京各大商場的櫃檯上,包括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商場。這個頗顯丁世忠個性的勵志故事從此一再被人提起。“最初就是考慮把晉江的鞋拿到外地去賣,那時正好趕上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我認為有一定的商業空間,於是,就這樣走向了一個創業的道路。”

  在北京的4年,丁世忠不僅賺來了20萬元,積累起“第一桶金”,更為他的人生打開了眼界:為什麼oem的鞋只能賣十幾塊錢,而擺在商店裡的品牌鞋卻能賣到幾百塊?他也許是中國最早開始思考有關“中國製造升級”的那一小部分人,而且一頭猛扎進去並付諸於實踐。

  做自己的品牌,做內銷市場,做中國人能買得起的鞋——他的判斷日後被證明是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在丁世忠身上所隱含的敢於冒險、愛好各種形式的創新——這種企業家精神的特質,令他即使在充滿創業激情的晉江土壤上,也算獨樹一幟。但在當時,丁世忠的舉措卻令許多人不解——放著大筆的oem單子不做,寧肯自己去建立全國的分銷渠道,去建立一個默默無名的鞋子品牌,風險似乎太大了。事實上,等後來耐克等品牌撤走晉江,一下子失去“財神”的工廠主們這才恍然大悟,要麼轉眼間關門,要麼開始學習丁世忠走上自有品牌之路。而此時,丁世忠已在路上。

  1994年,丁世忠帶著從北京賺到的20萬元回到晉江,和父親丁思忍建立了安踏公司。父子決定將自家的鞋廠和產品命名為“安踏”,蘊含著“安心創業,腳踏實地”的意思。那時,丁世忠給公司設定了幾個目標:第一階段是做定單,第二階段是做市場,第三階段是打知名度。

  1999年,安踏請孔令輝出任品牌代言。當時安踏的效益還不到百萬,這個廣告一下就花掉了80萬,安踏承擔的風險可想而知。

  “那時,外面有很多人用不同的眼光看我們做這樣的事情,一年你要花那麼多錢去請一個代言人到底好不好。當時,晉江很多鞋廠都在做國外的定單,都很安逸。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去做這樣一件事情,等於是去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但當初我們的夢想與別人不一樣,我們最大的夢想是打造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銷售自己的品牌。”丁世忠說。

  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安踏在運動鞋市場的佔有率達到13%。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安踏的成功帶動了晉江鞋業的品牌革命,並引發其他企業的紛紛效仿。

  孔令輝曾笑稱自己與丁世忠有緣,因為見過他們的人都說他們長得很像,更有緣的是,安踏與孔令輝一同成長。孔令輝與安踏簽約的第二年,就獲得了悉尼奧運會男子單打的金牌。

  篇三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10千克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體快10倍。

  1900多年以來,人們一直把這個學說當成不可懷疑的真理。年輕的伽利略根據自己的經驗推理,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提出了疑問。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親自動手做一次實驗,他選擇比薩斜塔作實驗場。

  那是1590年的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一些,是實心的,另一個輕一些,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上面,望著塔下。塔下面站滿了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諷刺說:“這個小夥子的神經一定是有病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是不會有錯的!”但伽利略毫不理會。

  實驗開始了,伽利略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 “下面的人們,你們看清楚,鐵球就要落下去了。”說完,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利略的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祕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其實,這個實驗人人都會做到,但為什麼別人不去做,甚至反對這樣做呢?那是因為他們對創新思維產生了嚴重的惰性。可見, 只有打破陳舊,才能創新未來。

  成功的名言警句

  1、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之後改變態度。

  2、成功的路上,苦惱和喜悅是一對孿生兄弟,當苦惱出現時,請你相信喜悅會緊隨而來。

  3、成功不成功只一字之差:主動或被動。

  4、成功只有一個理由,失敗卻有一千種理由。

  5、成功的速度=品德+修養+成熟度。

  6、成功的人排除萬難,失敗的人被萬難排除。

  7、成功是一種觀念,成功是一種思想,成功是一種心態,成功是一種習慣。

  8、計較眼前的人一定會失去未來。

  9、觀念的新舊,意味著能否接受新生事物。

  10、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一定會成功!

  11、成功者往往有個計劃,而失敗者往往有個託辭。

  12、成功者會說:“我幫你做點什麼吧!而失敗者說:那不是我的事。

  13、成功三個條件:***1***機會;***2***自己渴望改變並非常努力;***3***貴人相助。

  14、億萬財富買不到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能讓你賺到億萬財富。

  15、一個訊息從地球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0.05秒,而一個觀念從腦外傳到腦裡卻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

  16、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17、人生的成敗往往就在於一念之差。

  18、鳥無翅膀不能飛,人無志氣不成功。

  19、成功99%是心志,1%是能力。

  20、一個人不成功是因為兩個字——恐懼。

  21、一個會向別人學習的人就是一個要成功的人。

  22、什麼叫成功?把每件小事做好就是成功。

  23、成功在眉宇之間——信心。

  24、成功的祕訣:珍惜、在乎、感恩。

  25、成功屬於準備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