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古建築保護理念論文

  中國古建築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的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因此對其結構效能進行研究是實現古建築保護的重要途徑。中國現存的木結構古建築最早的已經存在逾千年,很多結構經歷了多次自然災害的考驗仍然屹立不倒。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試論中國古建築保護理念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試論中國古建築保護理念全文如下:

  摘 要: 中國古建築保護是文物保護的一部分,是繼承傳統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闡述了對古建築保護的理念和內容,分析了在古建築保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更好地開展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古建築 保護理念 傳統工藝

  前言: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的古建築,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在世界建築中獨樹一幟,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與西方石制古建築不同,中國的古建築多為木質材料,無論是木質材料的構架結構,還是榫卯結合的形式,都表現出中國獨有的特色。作為古建築保護工作者,應清楚古建築的損壞特點和修繕方法,在修繕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儲存其歷史與藝術的價值,經常維修,從而使古建築永葆健康狀態。

  一、中國古建築保護的理念

  由於古建築是一定時期文化環境影響下產生的藝術品,因此都具有各自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在保護與修繕的過程中,針對的只是古建築的物質組成部分,而不改變古建築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因此在保護過程中,針對不同價值的古建築,需要對其價值進行意義評估,從而擬定不同的保護對策[1]。

  在對古建築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古建築儲存狀況的研究,通過對其材料、儲存環境等的研究,找出古建築損壞的原因和實現古建築長期儲存的辦法。此外,還可以利用傳統和現代的技術,對古建築加以保護和修復。在保護和修復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相關的資料,而不能憑藉自己的主觀想象隨意改變,從而破壞了古建築的歷史原貌。

  二、中國古建築保護的內容

  對古建築的保護,首先要保護的是古建築的本體,包括古建築原先的平面格局、造型以及藝術風格等,每個古建築都有自身的時代特點和地域文化特色。保護古建築,就是不改變古建築的原狀,不損毀、改建或者拆除古建築。古建築的原狀,指的是古建築最初建成時的樣子,通過建造時間、型別和工藝手法等找出依據,從而恢復其本來面目,再現當時的風采,進而保留古建築的文化傳統特性。

  其次是儲存古建築的材料,以及原有的結構[2]。古建築的材料主要由木、石、磚、瓦、灰五種構成,由於我國的森林資源缺乏,木材通常是供不應求,基於此種現狀,我國的古建築方式需要採用現今的建築方式,而溼木材通常難以保證古建組修繕的質量。磚瓦的製作也是古建築修繕的問題之一,由於傳統工藝的大量缺失,現代的磚瓦廠很難燒製出原有的磚瓦,從而使古建築修繕質量大打折扣。建築結構決定著建築型別,古建築在修繕過程中如果不能保持原有的建築結構,就會降低古建築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改變了古建築的形式。

  此外還有儲存原有的工藝技術,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工藝、原有的技術完成古建築的保護和修繕工作,是實現古建築保護和修繕的根本保證。當原有的技術難以完成古建築的保護工作時,可以利用現代的技術實現古建築的保護工作。

  三、中國古建築保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古建築的保護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不利於古建築的保護。首先是公眾的古建築保護意識不足,人們在參觀古建築的同時,如亂塗亂畫等現象,會造成對古建築的破壞。由於旅遊業和房地產業的興起,部分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對古建築進行徹底翻新,從而造成了對古建築的破壞。

  其次,古建築的保護略顯表面化,相關方面的措施不夠。部分古建築的保護僅限與對周圍環境的改造,而忽視了對其內部的原狀的保護,外表上頗有古韻,而內部則是鋼筋水泥加固,失去了古建築原有的韻味。中國的古建築多為木質結構,消防設施的缺乏通常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如2009年7月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懷德堂突發大火,短短几個小時後,百年建築毀於一旦[3]。

  此外,在古建築保護過程中,通常會忽視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古建築的保護僅僅停留在單個建築上,而忽視了建築周圍的歷史環境與文化氛圍。久而久之,古建築的歷史文化氛圍也將逐漸消失。

  四、解決中國古建築保護問題的對策

  針對中國古建築保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應進一步提出應對措施,首先,提高廣大群眾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對古建築的保護,成立相關的保護團體,宣傳保護古建築的重要意義。廣大群眾和政府部門相配合,共同開展對古建築的保護工作。

  其次,要加強對古建築的維護,不僅要維護古建築的外表,更要維護古建築的內在。定期對古建築進行修復,在修復過程中保持古建築的原狀。強化古建築的消防措施,儘可能地減少火災發生的概率,在發生火災時也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建築的損壞。加強火災預防技術的應用,通過各種探測報警系統,做到防患於未然。

  再次,將古建築保護與城市建設結合。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堅持古建築保護和城市建設結合的原則,合理規劃古建築保護範圍,做到對古建築本身及周邊的文化保護。在城市的建設上,做到與古建築風格保持協調。

  此外,加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通過在高校開設相應的專業來培養專門的人才,通過開設古建築工藝技術等方面的課程,從而使傳統的工藝技術得以代代流傳下去。通過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從而擴大古建築保護的隊伍,提升保護人員的整體水平,從而便於古建築保護工作的更好進行。

  結語: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國家實力的日益增強,國家與社會對古建築的保護的關注也逐漸加強。不斷髮展古建築保護的理念,關注古建築保護的內容,針對古建築保護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公眾對古建築保護意識不足、古建築保護不夠、忽視相關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等問題,提出提升公眾對古建築保護意識、加強對古建築保護、將古建築與城市建設結合的對策,從而更好地開展對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

  [1]劉乃濤.試論中國古建築保護理念[J].文物春秋,2008,09***06***:43-46.

  [2]王洲,潘可馨.中國古建築保護的發展與對策淺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07***08***:245-246.

  [3]邱盼.試論我國古建築保護面臨的問題[J].山西建築,2009,01***2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