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古代經典書籍書目

  古代經典書籍,是優秀的文化,大家有空的時候,應該多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儒道家經典

  《論衡》

  《孝經》

  《說苑》

  《申鑑》

  《尚書》

  《新論》

  《新序》

  《儀禮》

  《中庸》

  《傳習錄》

  《荀子》

  《周禮》

  《大學》

  《法言》

  《衡論》

  《禮記》

  《忍經》

  《孟子》

  《論語》

  《管子》

  《百字碑》

  《翠虛篇》

  《翠虛吟》

  《大道論》

  《道竅談》

  《地理說》

  《福壽論》

  《關尹子》

  《老子》

  《列子》

  《清戒》

  《莊子》

  :蒙學經典

  《蒙求》

  《鑑略妥注》

  《了凡四訓》

  《聲律啟蒙》

  《訓蒙駢句》

  《顏氏家訓》

  《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

  《朱子家訓》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經》

  《小學詩》

  :諸子百家經典

  《韓非子》

  《商君書》

  《尹文子》

  《公孫龍子》

  《墨子閒詁》

  《墨子》

  《申子》

  《慎子》

  《文子》

  《鄧析子》

  :孝經簡介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絡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經鼎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係與為君主服務聯絡起來,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按照父親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等級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則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孝經》還把道德規範與法律***刑律***聯絡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其宗法等級關係和道德秩序。

  《孝經》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後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自漢代至清代的漫長社會歷史程序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範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綱常、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