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離騷讀後感
離騷詩歌中體現了詩人憂心忡忡的愛國情懷。讀者又讀出了什麼?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離騷》中,詩人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他的強烈愛國情懷是最讓我震憾的。他對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永不放棄。“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詩人堅定地信奉著自己的信仰和情感,即使是形消骨立也在所不惜.“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哪怕是粉身碎骨也不改變,難道能受警戒而彷徨?“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這段文字抒發了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與他人苟合的堅定品質。寧願委曲心志壓抑情感,寧願承受斥責咒罵,甚至寧願保持清白節操死於直道,也不曾更改自己的追求。直到最後,“阽餘身而危死兮,攬餘初其猶未悔。”這種面臨死亡也不後悔自己當初志向的精神,成為後代人學習的榜樣,也是數千年來人們一直推崇屈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屈原在詩中表達的對祖國、對君王無比深厚的感情也使我震動。“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表明了自己熱愛祖國的強烈感情。他心繫祖國的安危,擔心祖國的前途命運,很想做出一番豐功偉績使祖國強大起來。然而,事情卻總不遂人願,他不但沒有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反倒遭人妒忌,受人陷害。甚至最後君王也疏遠他。“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這段文字既表達了其對君王絕對的忠貞,同時又以男女喻君臣,抒發了自己不被君王信任的傷心與失望他也想過離開,因為他畢竟是個凡人,需要生存。一處無用武之地還可心另覓他方。“閨中既已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此終古。”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借靈脩之口表達自己的矛盾心理。既然在楚國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何不到別處看看呢?也許會有“矩鑊之所同”。“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既然很多東西都已經發和變化,那麼自己也該周遊觀訪上天下地了。於是備好了車馬,收拾好了行囊慢慢前行,借大好時光尋***娛。然而,“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對故鄉、對祖國,還是眷戀,仍是不捨,無法前行。“曾歔欷餘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也許屈原本身就是個悲劇性人物,他生不逢時,空有一腔堅定的政治理想卻得不到實現,然而他又太愛國,不願另覓賢君。也許也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吧!
讀罷《離騷》,心中總有一股悲涼之感無法釋懷,詩人的彷徨,詩人的無助,詩人的堅定,詩人美好的品質通通嵌進我們內心。詩人最後自投汩羅江,是他的一種解脫,他人雖死,但他的作品,他偉大的人格,他堅毅的品質卻永遠地留了下來,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篇二
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民族節日,為了紀念屈原而產生。
有人曾說過:“初讀好書,似遇新友,重讀此書,似會舊友。”的確如此,第一眼見到《離騷》二字,就覺得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書籍。果然,大約一看後,無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過書來表達的情感。反覆斟酌後才略知一二。
“寧溘死一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這句是我最難忘的一句。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在字裡行間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的熱衷這情,“我委屈著自己的心智,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暫且認同把譴責和羞辱一起承擔。”
是啊,也許屈原那熱血沸騰的心我們終生無法親身體驗,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說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卻心甘情願沐浴彭咸的遺輝。”好一幅幽美恬靜的水墨畫卷,好一種看破世俗,紅塵的浩蕩之氣,好一位用生命來鑄成巨集偉詩篇的屈原。
讀好《離騷》,你會發現,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淨化還有對情感的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其猶未兮”一說,哪麼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
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人們,有強烈藝術魅力的作品。
篇三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離騷》不變,仍是那個書法屈原情感的長詩,但人卻不復存在。屈原,殫精竭慮,一心為國,卻遭楚懷王排斥,蒙冤被逐----- 此時他在涉江中,孤獨,是斜陽射在眼前的鋒利刀刃。身後,江水滔滔,自己走過的路已經消逝;前方,是做亡國奴的屈辱,是苟且偷生的痛苦,是等待自己的深淵------屈原無語,他為了堅持自己的本色已失去了太多,如果善於逢迎權貴,必能享受一時的榮耀,榮華富貴隨之而來;如果他能拋棄庸君,投向明主,必能讓自己有施展才華的一片新天地;如果-------有太多的“如果”,但他卻不接受這些如果,他是士大夫,是一個正直的士大夫,他不做一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墨客。
文人始終是一個能夠感到“天降大任”的團體,也許有人會說屈原是瘦弱的,甚至會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但他的風骨卻遠遠比鋼鐵堅強得多。“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不願輕易放棄,他要堅持到最後一刻,即使最後的結果是死,也要讓自己的本色永存。棄置而復依戀,欲去還留的徘徊,最終他只能選擇了自沉汨羅江。這是一種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它折斷了屈原的憧憬,他毀滅了屈原的鬥志,但他卻未能改變屈原的本色、正直與剛毅。屈原,愛國者的先驅,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思緒,留下了無盡的反思。從此五月初五成了他的永恆,他的離去使人們感到了前所未有過的空虛與無奈。風,依舊吹。月已在空中。
月光灑在船頭,屈原明白自己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單純的理想,選擇為本色而犧牲。屈原不僅是個名字,還是一種愛國的精神,一種不甘於淪落的心境,影響著今人的心喚醒每一箇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因此,在國家有難之時,無數英雄挺身而出,統護了祖國的尊嚴,證明中國人的堅強和力量。閱讀《離騷》,品讀屈原,讓我再一次懂得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內涵,讓我這個在和平年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的學子樹立起了擔當祖國大任的雄心壯志,這種激情我相信在所有的炎黃子孫的生命中都會得以傳承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