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優秀散文作品推薦

  散文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文化素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自創優秀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賞。

  :愛,是盛開在文字裡的花朵

  每個人都有一段難忘的童年。童年的那些單純,幼稚,都會化為一份美好,儲存在生命的行程中。就如冰心的小詩中所寫的一樣,那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含淚的笑。

  兒時,最喜歡讀冰心的《寄小讀者》。《寄小讀者》是冰心寫給小讀者的通訊,共二十九篇。那些海外的奇異風光,在她的筆下那麼生動,那些奇聞異事,在她的筆下,那麼活潑有趣。她的文章,充滿著對祖國、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她的文章,充滿了對孩子們的喜愛和關懷。喜歡冰心,就是喜歡她對生活、生命的熱愛,喜歡她積極的生活態度,喜歡她對孩子循循善誘的敘說。她的文字像冬日暖陽一樣散發著一種溫暖,一種希望。每每讀來,心中總會升起一份暖暖的感動。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堅持的信念。愛,像一盞黑夜的燈,在她的文字裡,熠熠生輝。愛,如同冬日裡的花朵,盛開在她每一篇章裡。雖然,她早已離我們而去,但是,她似乎成了我們兒童時代的一個影子,一個夥伴,一個符號,如同她寫的《寄小讀者》《小橘燈》一樣,在我們童年的世界裡,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那盞橘黃色的小燈,在黑夜裡發出的柔和的亮光,照亮了山路,也照亮了讀者生命中最黑暗的旅程,成為孤寂時光裡,最生動的花開。

  她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

  是的,有愛的世界,總是溫暖的。有愛的人生,總是豐富而值得回憶的。冰心將愛,種植在她的文字中,將美好的情感蘊含在她的詩歌散文裡,溫暖了我們的童年,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會記得《笑》這篇文章吧。冰心用簡潔的文筆,給我們描繪了安琪兒純潔的微笑,小女孩純真的笑容,老婦人慈祥的微笑。這笑意,如同盛開在文字裡的花朵,帶給我們安寧,祥和,帶給我們溫暖和感動。

  冰心一生堅持的信念便是愛。她愛孩子、愛自然,她因愛的哲學,使她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世紀老人,因愛的篇章而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她的文字型現著一種樸實的馨香,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文字,因愛而生輝。

  “有你在,燈亮著。

  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這是巴金對冰心的評價。是啊,因為有愛,世界才會倍感溫暖。因為有愛,黑夜才會變得不再漫長。

  喜歡冰心,喜歡她的文字,喜歡欣賞盛開在她文字裡的花朵,更喜歡感受她文字中溢位的溫暖和感動。

  :美麗的孤獨

  看到“美麗的孤獨”這個詞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人——少帥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

  世人皆知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故事,為他們兩情相悅,堅貞不渝的愛情而感動。但是更多的人都忽略了站在張學良身後的這個女人,忽略了她對張學良的愛。

  于鳳至端莊秀麗,愛新覺羅·溥傑曾經讚歎她美得猶如一枝雨後荷塘裡盛開的蓮。她是張作霖欽定的兒媳,說她“福祿深厚,乃是鳳命”。她才華橫溢,懂詩詞歌賦,精通書畫。從張學良出兵打仗時她為他寫的小詞中,也能看出她的才氣:

  “惡臥嬌兒啼更漏,

  清秋冷月白如晝。

  淚雙流,人窮瘦,

  北望天涯搵紅袖。

  鴛枕上***驟,

  漫天驚怕怎受。

  祈告蒼天護佑,

  徵人應如舊。”

  如果趙一荻不出現在她們的生活,也許她執著的愛情,會是另一個結局。可是趙一荻出現了。

  如果不是“西安事變”,也許這三個人在一個屋簷下,還能安然共處。“西安事變”改變了張學良的政治生涯,也改變了這兩個女人的一生。

  張學良被軟禁了,于鳳至焦灼,痛苦,憂鬱,患上了乳癌。張學良說:你不如去美國看病,也為我的自由向世界呼籲。為了挽救張學良,她答應暫時離開去美國治病,求助世界媒體,解救張學良。誰能想到,這一去,竟變成了永遠。

  這個端莊賢淑的女子,為張學良的安全考慮,具有美國國籍的她,在一紙離婚書上籤下了她美麗的名字。

  “卿名鳳至不一般,

  鳳至落到鳳凰山,

  深山古剎多梵語,

  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是張學良為她寫的一首詩,也是這首詩宣告了他們婚姻的結束。

  常常想,她後悔嗎?

  她後悔因為自己的矜持寬容趙一荻,而落得獨享孤獨的苦澀嗎?她後悔自己用寬容和大度成全了別人的曠世奇戀,自己卻孤老終生嗎?她後悔自己離開張學良身邊去美國嗎?

  沒有。

  去美國後,于鳳至一邊治病,一邊掙錢。她憑著她的睿智,憑著從富商父親於文鬥那裡遺傳下來的經商基因,很快在股市裡嶄露頭角。她用賺來的錢,在美國買了兩處豪華別墅。一處是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生前住過的林泉別墅,另一處是伊麗莎白·泰勒的舊居,兩處別墅相鄰。她在為他掙錢,為他出獄以後的生活考慮。她只想讓他出獄後,就能生活無憂。她臨終前囑咐孩子們在她的墓旁修建張學良的墓穴,生不能在一起,死了她想和愛的男人合葬在一起。

  于鳳至死後,張學良去她的墓前拜祭,得知于鳳至的心意後,撫碑長嘆: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50年的等待,只換來一句話。深眠地下的于鳳至,再也聽不到了。陪伴她的,只有她墓邊的空穴。

  最美好的愛,是成全。最純真的愛,是付出。最美麗的愛,是孤獨。她用了一生的時間和孤獨對弈。她用自己美麗的孤獨,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佳話,她用自己最最美麗的守候,譜寫了一曲愛的絕響。

  :紅塵之外,淡定且從容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楊絳

  楊絳,我們熟知的錢鍾書夫人。她的主要作品有《稱心如意》、《倒影集》、《幹校六記》等。她通曉英、法兩國語言,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是錢鍾書先生給楊絳最溫柔的評價。

  喜歡讀楊絳先生的文章。她的文字看起來平淡無奇,沉定簡潔。但是她的文字中隱藏著一些精緻的東西,素樸中蘊含著一種本色的華麗。我喜歡楊絳,喜歡她素樸的文字。我總是心懷敬意閱讀這位老人娓娓道來的故事,從她的文字裡尋找一種力量,洗滌自己的魂靈。

  “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這是楊絳非常喜歡的名言。她為人低調,生活簡樸。走進她潔淨素雅的小居,你會發現,這裡是如此簡單,沒有任何裝修的痕跡。粗樸的水泥地面,簡拙的桌櫃。除了濃濃的書香氣息外,你看不到任何現代的痕跡。唯有那些擺放在書桌上淡雅的花草,給她簡單的小居帶來生命的活力與自然的氣息。

  楊絳先生淡薄名利,拒絕記者的採訪。她熱衷於慈善事業。她曾說:“有錢人家的子女上學很容易,貧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讀書而且有能力,但是他們上中學都困難,就更不用說上大學了。”她說“書讀多了人的相貌自然會變。”“讀書能陶冶人的心靈。”所以她將錢鍾書先生和她的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十餘年來,一共積累了逾千萬元的助學獎金。

  她是堅強的。苦難在楊絳筆下像是一個玩笑。她曾告誡年輕人,“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她家庭和諧溫馨,但是不幸的是,兩年時間楊絳先後失去了女兒和丈夫。這致命的打擊,這種痛,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的。可是她卻沒有躺倒,楊絳以她那羸弱的身軀挺過來了。面對磨難,她淡定從容。她的心,永遠純淨而淡然。所以有人評價她“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如同蘭花一般清淡高雅。年過九旬後,楊絳又為世人呈獻了閃耀著她人生智慧的《我們仨》和《走到人生邊上》等作品。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這是楊絳先生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的自己的心語。這種淡定與從容,這種淡泊與寧靜,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優雅的百歲老人的情懷,她高貴而深刻的靈魂,讓我們懂得“活著真有希望,可以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