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商務禮儀培訓

  日常工作中是有很多的禮儀的,所以就要好好的專門培訓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1、在辦公室打招呼的禮儀

  ***1***、在辦公室內你應向經過你辦公桌的人主動打招呼,無論他們的身份是同事或者是老闆,都要一視同仁。

  看見有人經過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無禮的。至於對周圍的同事和較熟悉的同事,更應保持有禮、和善的態度,不論早上進公司、中午休息吃飯或晚上離開公司都要打招呼,千萬不要“來無影、去無蹤”。

  ***2***、電梯遇見老闆,要主動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閃躲或假裝沒看見。若只有你和老闆兩人在電梯內,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簡單地問候一下。萬一他的反應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麼以後見面只需禮貌地打聲招呼即可。最好不要與老闆在電梯內談論公事,以免使人討厭。在擁擠的電梯內,如果沒有人說話,最好也不要開口。若遇到同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應適時地點頭、微笑,甚至迴應,視而不見是最要不得的。老闆招呼你時,你要客氣地回答“是的,╳╳老闆***潘總***”,“是的,╳╳先生”。

  ***3***、離開辦公室時,應記住向主管報告,詢問是否還有吩咐然後再離開。對於上司,態度要禮貌周到,若接近其身邊,要站好後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同事之間則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瞭解及喜歡的方式打招呼。

  ***4***、同事之間如非常熟悉或得到對方許可,則可直稱其名,但無論如何不應該於工作場合中叫對方的小名、綽號,如“帥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為這些稱呼含有玩笑意味,會令人覺得不莊重,同時在工作場合不應用肉麻的話來稱呼別人,如“親愛的”,“老大”等。

  ***5***、別人招呼你時,應立刻有所迴應,即使正在接聽電話也應放下話筒,告訴他你住在那接聽電話,待會兒就來。不要留待事後解釋,以免增加困擾及誤會。

  ***6***、在辦公室內坐著時,如果有人進來,究竟應不應該站起來?到底有哪些時候非起立不可的?

  當下列人士進來時,你就該站起身來:

  顧客***不論男女***進來時;

  職位比你高的領導;

  職位與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員。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進出你的辦公室,那就另當別論了;

  開會時一位女性正好進入或離開會議室時,只有坐在她旁邊***特別是左邊***的男士應戰起來為她服務,幫忙拉開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著;

  貴賓要離席時,不論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貴賓單獨離席,應有人陪同及恭送。

  2、打電話禮儀:

  ***1***、做好打電話前的準備:做好思想準備、精神飽滿;要考慮好通話的大致內容,如怕打電話時遺漏,那麼記下主要內容以備忘;在電話機旁要有記錄的筆和紙。

  ***2***、電話撥通後,應先說“您好”,問對方:是某單位和個人。得到明確答覆後,再自報家門,報單位和你個人的名字。

  ***3***、如對方幫你去找人聽電話,此時,打電話的人應拿住話筒,不能放下話筒幹別的事。

  ***4***、告知“某不在”時,你不可“喀嚓”就結束通話,而應說“謝謝,我過會兒再打”或“如方便,麻煩您轉告”或“請告訴他回來後給我回個電話,我的電話號碼是 ……”

  ***5***、電話撥錯了,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對不起,我打錯了”,切不可無禮的就關斷電話。

  ***6***、如要求對方對你的電話有所記錄,應有耐心,別催問:“好了嗎?”、“怎麼這麼慢!”

  ***7***、打電話時,要口對話筒,說話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說話要富於節奏,表達要清楚,簡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說話矯揉造作,嗲聲嗲氣。

  ***8***、給單位打電話時,應避開剛上班或快下班時間,因為接聽電話的人不耐煩。居家打電話宜在中飯或晚飯或晚上的時間,但太晚或午睡的時間不宜。

  ***9***、通話應簡單明瞭,對重要內容可以扼要地向對方再敘述一遍,以求確認。

  ***10***、不佔用公司電話談個人私事,更不允許在工作時間用電話與親朋好友聊天。

  ***11***、通話完畢,應友善地感謝對方:“打攪你了,對不起,謝謝您在百忙中接聽我的電話”,或者“和您通話感到很高興,謝謝您,再見”。

  3、接電話的禮儀 擴充套件閱讀:《強大的技術帖:教你穿正裝,找工作專用》

  ***1***、一般鈴聲一響,就應及時接電話。如鈴聲響過四次再去接,就顯得不禮貌,此時拿起電話,應說聲“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2***、一般拿起話筒後,應說“您好”

  ***3***、再自我介紹,需要我幫忙嗎?

  ***4***、認真傾聽對方的電話內容,聽電話時,應說“是、好”等,讓對方感到你在認真地聽,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說話。

  ***5***、如對方不是找你,那麼你應該禮貌的請對方“稍候”,如找不到聽電話的人,你可以自動的提供一些幫助,“需要我轉告嗎?”

  ***6***、如對方要求電話記錄,應馬上拿出紙和筆進行記錄。電話記錄:說來的電話***WHO***,打電話找誰***WHOM***,來電的內容***What***、來電的原因***Why***、來電提到的地點***Where***、時間***When***。

  ***7***、電話完畢,應等對方掛機後在掛比較好,不要倉促的久結束通話,甚至對方話音沒落,就結束通話。掛電話的聲音不要太響,以免讓人產生粗魯無禮的感覺。

  ***8***、碰到對方掛錯電話時,態度要有禮貌,別說“亂打,怎麼搞的”

  ***9***、接電話時,儘量不要幹別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須走開一下,那麼時間也不應超過30秒。

  4、交換名片的禮儀

  ***1***、要養成檢查名片夾內是否還有名片的習慣,名片的遞交方式:各個手指併攏,大拇指輕夾著名片的右下,使對方好接拿。雙手遞給客戶,將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戶。

  ***2***、拿取名片時要雙手去拿,拿到名片時輕輕念出對方的名字,以讓對方確認無誤;如果唸錯了,要記著說對不起。拿到名片後,要放置自己名片夾中。

  ***3***、同時交換名片時,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對方名片。

  ***4***、不要無意識地玩弄對方的名片。

  ***5***、不要當場在對方名片上寫備忘事情。

  ***6***、上司在旁時不要先遞交名片,要等上司遞上名片後才能遞上自己的名片。

  ***7***、送名片的禮儀:應起身站立,走向對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雙手捧著或拿正面面對對方,以齊胸的高度不緊不慢的遞送過去。與此同時,應說“請多關照”,“請多指教”“希望今後保持聯絡”等,同時向多人遞送名片時,應由尊而卑或由近而遠。

  ***8***、接受名片的禮儀: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說“謝謝”。然後,務必要用右手或雙手並用將對方的名片鄭重的接過來,捧到面前,念一遍對方的姓名。最後,應當著對方的面將名片收藏到自己的名片夾或包內,並隨之遞上自己的名片。忌諱:用左手接,接過後看也不看,隨手亂放,不回遞自己的名片等。

  5、介紹的禮儀:

  介紹他人相識時,要先介紹身份較低的一方,然後再介紹身份較高的一方,即先介紹主人,後介紹客人;先介紹職務低者,後介紹職務高者;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先介紹個人,後介紹集體。

  如果在介紹他人時,不能準確知道其稱呼,應問一下被介紹者“請問你怎麼稱呼?”,否則萬一張冠李戴,會很尷尬。

  介紹時最好先說:“請允許我向您介紹”或“讓我介紹一下”,“請允許我自我介紹。”

  打招呼男士為先,握手女士為先。

  介紹手勢:手掌向上,五指併攏,伸向被介紹者,不能用手指指指點點,當別人介紹到你時,應微笑或握手點點頭,如果你正坐著,應該起立。擴充套件閱讀:《儀表與著裝的重要性》

  6、 握手的禮儀:

  ***1***、在會見、會談場合,在雙方介紹完以後,可相互握手,寒暄致意。關係親近的可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輕握一下即可,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則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往往只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老朋友可以例外,除因特殊原因外,不要坐著與人握手,但如果兩人相鄰或相對都是坐著,可以微屈前身握手。

  ***2***、握手應由主人、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時握手注意不要交叉。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要看著第三者握手。但據西方傳統,位尊者和婦女可以戴手套握手。作為主人,主動、熱情、適時握手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做可以增加親切感。

  7、 “上座”和“下座”的區分

  離***遠的地方為上座,離***進的是下座。

  右邊是上座,左邊為下座。

  如果既有靠牆的沙發,又有不靠牆的沙發放在會客室裡,那麼以靠牆的為上座。

  不管你進入會客室、辦公室或客戶家裡,不要坐到上座。

  坐3人沙發時,不要坐在兩端,應坐在中間,會顯得落落大方、談話的感染力會增強。

  日常商務涉外禮儀禁忌

  外事禮儀數字禁忌

  1、西方人認為13是不吉利的,應當儘量避開,甚至每個月的13日,有些人也會感到忐忑不安。並且人們還認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時,最好不舉辦任何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編號,如門牌號、旅館房號、層號、宴會桌等編號、汽車編號也儘量避開13這個數字。

  2、“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發音與“死”相近,所以在日本與朝鮮等東方國家將它視為不吉利的數字,因此這些國家的醫院裡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在我國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說不可時,禁忌的人往往說:“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另外,在日語中“九”發音與“苦”相近似,因而也屬禁忌之列。

  外事禮儀顏色

  1、日本人認為綠色是不吉利的象徵,所以忌用綠色;

  2、巴西人以棕黃色為凶喪之色;

  3、歐美許多國家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尊敬;

  4、衣索比亞人則是以穿淡黃色的服裝表示對死者的深切哀悼;

  5、敘利亞人也將黃色視為死亡之色;

  6、而巴基斯坦忌黃色是因為那是僧侶的專用服色;

  7、而委內瑞拉卻用黃色作醫務標誌;

  8、藍色在埃及人眼裡是惡魔的象徵;

  9、比利時人也最忌藍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藍色衣服;

  10、土耳其人則認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佈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用花色,好用素色。

  外事禮儀花卉禁忌1、德國人認為鬱金香是沒有感情的花;

  2、日本人認為荷花是不吉祥之物,意味著祭奠;

  3、菊花在義大利和南美洲各國被認為是“妖花”,只能用於墓地與靈前;

  4、在法國,黃色的花被認為是不忠誠的表示;

  5、絳紫色的花在巴西一般用於葬禮;

  6、在國際交際場合,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的花獻給客人,已成為慣例;

  7、在歐美,被邀請到朋友家去做客,獻花給夫人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國家,則是違反了禮儀。

  外事禮儀食品禁忌

  1、伊斯蘭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不吃豬肉和無鱗魚;

  2、日本人不吃羊肉;

  3、東歐一些國家的人不愛吃海味,忌吃各種動物的內臟;

  4、敘利亞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約旦、葉門、蘇丹等國的人,除忌食豬肉外,還不吃海味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臟除外***;

  5、在阿拉伯國家做客人能要酒喝。

  外事禮儀其他禁忌

  1、在使用筷子進食的國家,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在米飯中;

  2、在日本不能穿白色鞋子進房間,這些均被認為是不吉利之舉;

  3、佛教國家不能隨便摸小孩的頭,尤其在泰國,認為人的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頭部被人觸控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4、住宅門口上也忌懸掛衣物,特別是內衣褲;

  5、腳被認為是低下的,忌用腳示意東西給人看,或把腳伸到別人跟前,更不能把東西踢給別人,這些均是失禮的行為;

  6、歐洲國家,新娘在婚禮前是不試穿結婚用的禮服的,因為害怕幸福婚姻破裂;

  7、還有些西方人將打破鏡子視作運氣變壞的預兆;

  8、另外西方人不會隨便用手摺斷柳枝,他們認為這是要承受失戀的痛苦的;

  9、在匈牙利,打破玻璃器皿,就會被認為是厄運的預兆;

  10、中東人不用左手遞東西給別人,認為這是不禮貌的;

  11、英美兩國人認為在大庭廣眾中節哀是知禮,而印度人則相反,喪禮中如不大哭,就是有悖禮儀。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