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飲茶文化基本介紹

  日本的飲茶文化是一種包含了許多技藝與複雜的程式的生活藝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日本民族主要喝的有8種茶

  日本的綠茶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經過多年發展後,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綠茶。按照其製作工藝和和茶葉的不同可以分為8種,分別是玉露、抹茶、煎茶、番茶、莖茶、粉茶、焙茶、玄米茶。

  玉露是日本綠茶中等級最高的一種,就好比我們中國的十大名茶。抹茶就是比較普遍的了,大街小巷製作的各種抹茶美食。煎茶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綠茶,滋味清爽略澀。番茶咖啡因含量比較少,所以晚上喝也沒關係。莖茶是茶梗製成的茶,而從玉露、煎茶分揀出來的茶梗也叫莖茶,吃過日料的茶友應該知道,莖茶通常會用來製作茶泡飯。而粉茶,製作煎茶時剩下的茶葉碎,可以製成茶包。

  焙茶是唯一用來炒的一種,番茶用大火炒過之後就是焙茶了,有比較濃的煙燻味,就好比我們國家的正山小種。除了抹茶以外,玄米茶應該在我們國家是最常見的,凡是去日料吃飯,服務員都會給你沖泡一杯具有濃濃炒米香的玄米茶。

  日本民族喝茶講究的“四規”、“七則”

  日本的茶道很出名,但是如果要追溯歷史的話日本茶道也是來源於中國,不過日本比較注重茶道文化,所以發揚的也比我們國家的要好。日本茶道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禮儀;“清、寂”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保持冬暖夏涼,室內要插花保持自然清新的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等。

  日本茶道把茶喝出了“精髓”,但是現在日本民族不僅喝茶,也會“吃茶”,即“茶膳”。比如在米飯中融入茶葉,製作成茶泡飯;蛋羹中加入茶葉,在各種菜式中新增茶葉等等,美味簡單。

  日本的飲茶文化的茶德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著客人的面準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早茶***、午茶、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

  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茶德是什麼?以茶聯的集大成者《百茶聯》原創作者在天的觀點最具代表性,受到當今茶人的廣泛認同。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從中國傳播到日本、韓國等,豐富了這些國家的茶文化內涵。

  由於寺院禪宗的影響,人們常常過分注意禪和佛教的聯絡。其實禪具有中國文化的背景,比之佛教,禪與儒家思想的關係更深。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一樣,其中蘊涵的那些人生的經驗,需要飲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時光來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