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傳讀後感

  遇到困難和危機時,一定要勇往直前,堅持才是最大的勝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僅供參考!

  篇一

  托爾斯泰,這位大地上火光閃亮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這個上天賜給我們的一顆巨星,這道最耀眼的光芒,深深吸引著我們。

  1886年,他那強而有力的筆桿寫出一部部能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緊跟著托爾斯泰那冒險生涯的矛盾經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描寫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他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為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文中主人公那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使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鉅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援。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從托爾斯泰的經歷,我得到了一個道理:當你遇到困難和危機時,一定要勇往直前。不要放棄,如果放棄了,那麼一切的希望將會灰飛煙滅,但如果你能抓住機會,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那就可能是海闊天空了。只要不斷思考,我們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加油吧!

  篇二

  《列夫·托爾斯泰傳》有感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在十九世紀末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並撫慰我們青少年的心靈。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為他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爾斯泰

  在有暇之餘,我翻開了《列夫·托爾斯泰傳》,從而來體會一下托爾斯泰的人生成長的艱辛歷程。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為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

  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為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溫宛的醜婦人,生著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著《戰爭與和平》。

  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親逝世時,他還未滿一歲***,但是他至少還能保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著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

  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為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己。最後,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篇三

  距書看完已經一個月了,才來寫這個讀後感,真是一種罪過。

  這本書看得很糾結,一個是因為翻譯的確有很大的問題,句子讀起來相當拗口及不順。我還是很毛估估地看懂了。另一個是因為,托爾斯泰的確是一個很變態級別的人物,異於常人,讓我無法短時間理解他的一些觀點及行為。

  托爾斯泰是個偉大的人。他努力地極力地去成為了自己,拋棄了一切,只為追求那個更高層次的境界。從茨威格對他的描述來看,我個人覺得可惜托爾斯泰沒去加入佛教,而是加入了基督教。他是個糾結的人,他的糾結在於對自己的高要求,但卻不對自己釋懷,一定要找出一個解決方案出來。可能這就是西方思維的問題所在吧?我不太清楚。

  根據我目前學佛所得經驗來說,無為亦是有為,等待也是一種作為。然而,托爾斯泰有點極端化了,他一心想實現心中的那份理念,人是平等的,當他看到那些窮人們在勞作,收入卻很少,他內心的慈悲心被喚醒,讓他同體大悲。可是,他當時的地位,身價已經無法讓他與別人平起平坐了。可是他極力地去試圖證明,他與別人是平等的。但是,卻適得其反。於是,他不斷地進入痛苦的沉淪之中,再從中爬出來,再跌入,再爬出來。如此往復。糾結的人啊!

  托爾斯泰,一直在懺悔,一直在贖罪,因為他知道他年輕時做了很多錯事,傷害他人的事。他極力得擺脫名與利,於是他離家出走,最後他終於高貴地離開人世,我想,再重的罪孽都應該洗淨了。

  茨威格將托爾斯泰的生活情況都描述得很到位,包括托爾斯泰內心掙扎的部分。這是我看的茨威格的第二本書了,他的寫實,跟對於事件的洞悉觀察力都很強。適合我的口味。只可惜這本書讀一遍真心不夠,找時間我將再讀一遍。

  我在此發願,如果能去俄羅斯旅行,一定會去拜祭一下托爾斯泰,一個偉大的俄國作家!

  最終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成為了“俄國的一面鏡子”

  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