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優美散文
晨讀,卻發現適合十分鐘閱讀的文字並不好找。面對年紀愈大的少年讀者,好文字的找尋愈加困難。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晨讀
秋的晨,灰濛濛的透著些水霧,走到這些霧靄中,冰涼的細水露打在臉上,讓人不禁有些許寒戰,不是捲過一陣風,不由的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快步向夢雲湖走去。
晨讀是一件很愜意的事,猶如古代文人騷客們遊蕩在山水之間潑文灑墨,周圍有許多朗朗讀書聲,有的踱著步捧著一本書忘我的朗讀,有的坐在湖邊,風吹起前額的髮絲仍不為所動,依舊默默地看著。我只是悄悄地來到湖前,輕輕的開啟包拿出淡淡青草氣息的書卷,躲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進入屬於我自己的世界。
讀得久了,便抬眼望一望湖水,那墨綠色的水,時而泛起一圈圈波紋,雖是墨綠但甚澄澈,水底的魚兒很清新的出現在我眼前,他們總有在湖上走道的邊緣,似乎在傾聽人類的語言,人類的文明,讓我想到古時那優秀的大文豪們幼時偷偷趴在窗下學的一些知識,這種精神在現在還有麼?只有那傻傻的魚兒再水裡暗暗歆羨那些古人效仿他們的動人舉動。
優雅的湖畔,悅耳的鳥鳴,這樣絕佳的讀書聖地,讓我心馳神往。清晨是一天中最清新暢快的,不似午的灼熱,夜的空蕩,清晨捧上一卷書帶著空氣中的花瓣的氣息一同咀嚼,脣齒留香。
晨讀的時刻總是逝去的飛快,不知不覺陽光已經焦灼了水露,霸道的剝奪了我們青爽自然的空間,但我們攜回滿袖書香,滿襟書意。
:享受晨讀
我喜歡,在清晨鳥鳴聲中傾聽學生朗讀。
朗讀聲從視窗飄出,時而清晰,時而疏淡。在若遠若近中,一種激情的澎湃從教室溢位,跳動著校園的甜美。
走進教室,就走進了一片七彩世界。學生猶如高明的演奏家,奏出一曲曲動人心魂的樂曲。他們一會兒激昂雄壯,氣如長虹;一會兒低沉鬱悶,無限哀愁;一會兒歡欣鼓舞,奏響喜悅;一會兒肝腸寸斷,欲罷不能……。他們像飄逸的仙女,在朗讀的沉醉中,忘懷了老師,忘懷了自己,用他們變化多彩的語調,訴說著人類詩文世界的優美。
每一次朗讀,都是一種希望;每一次朗讀,都是心靈的震撼;每一次朗讀,都凝聚著是老師嘔心瀝血的璀璨。
靜靜地感受著“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豪情抒懷;感受著“沉醉不知歸路”的歡快回憶;感受著“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的軍事智慧;感覺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嚴峻沉思,感受著“怒髮衝冠憑欄處”的殺敵報國之情。肝膽相照的英雄,聰明過人的智者,才華橫溢的文人,匯聚在一個個稚嫩的聲音中,簡直響徹天地。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耳”!教室的閱讀是情真意切。田野豐收的迷香從書中走來,人間的溫情在書中激盪,未來的憧憬在書中躍出,生活的結晶在書中鐫刻。閱讀聲,不論是清晰的、稚嫩的,都是一種力量,呈現出一派生機。
晨讀,是劃破天際的流星,是雨後懸空的彩虹,是戰場衝鋒的號角。
“一天之計在於晨”,在記憶的黃金時間,朗讀聲,是開啟每一天的鬧鈴。它將穿越時空,唱著春天的故事。
:晨讀隨想
站在臺階的平臺上,感覺空氣、氣溫都好。微微的晨風,薄薄的霧氣,氣溫又是那樣的清涼,象嘴裡含了一顆蒲荷糖,沁入心肺。夏天的早晨,可以說是讀書的最好時節,但平時太忙,尤其是早晨,哪有閒情讀得書聲朗朗呢?大學時代的現在,草坪上,樹蔭下,花架邊,小湖畔……盡是手捧書本的學子。現在,平日裡要有晨讀的可能,簡直是一種奢望了。今天難得如此的清閒,竟發現晨讀的習慣還未磨滅,手捧著書,輕輕地朗讀起來。
這是一本臺灣女作家葉細細寫的《民國女子》,這種象是傳記體式的作品,是不適合讀出聲來的。書中那30位驚豔女子,伴隨著她們的另一半,演繹出一段段動人的悲情故事。那種人生如戲的無奈,只有用心來讀,才能感悟出來。我翻到了戴望舒和丁香姑娘的那一段,深深為這個現代派詩人衷情於初戀的清結所打動。同樣是詩人,徐志摩就不是這樣了,他不會強扭一份你得不到的感情,不愛了就分手,不企望重新開始。戴望舒不同,他永遠走不出那條幽深的雨巷,在一個不可能得到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費了一生的時光。
是啊!有時確是這樣的。在那浪漫的大學時代,我也默默的守著她一個人的春天。早晨,黃昏,林蔭小道,階梯教室……期待著她的出現,想象著那個祕藏在心底的她會給我一個驚喜,此時我反而接受不了了,在那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氣流面前,我可能會厥倒。但她始終沒有出現,我帶著一絲遺憾和失落,離別了“康橋”。
……我想到哪裡去了?好的作品就會這樣令人遐思的,書中那情節的轉換,似乎在重繹你的人生。那些無聲的文字,會替你傾訴喜怒哀樂。那些情感傷人的故事,真是既陌生,又那樣的熟悉。似乎還在我們身邊不斷地演繹著……。
我掩卷而思,不覺又想遠了。
:晨讀時光
早起,驀然蹦出晨讀的字眼,因為現在瀏覽網頁都是輕移滑鼠,或是捧著個書本,讓靜靜的時光從無聲的閱讀中流走,很少朗聲吟詠幾句。我的那個正拼命求學的兒子,我就很少看到他捧著個書本扯著嗓子,讓稚嫩的嗓音在文字的音流中燦然綻放。他總是默坐一旁,書本是另一個靜謐的事物。即使臨時臨急拼命記一篇東西,也是默不作聲,和時光一道沉潛、無語。
我還是傾向於晨讀,也許老土,但晨讀的記憶已深入骨髓,也許和我的經歷有關。晨讀的篇章在我求學的時光中佔著很大的一個篇幅,是我人生中一個溫暖的記憶。
天還飄著昨夜的影子,曙色微露,我即已起床,簡單洗漱,就攜一本書翻過學校的圍牆,來到校旁的池塘。當時池塘養殖著甲魚,塘面波光粼粼,我就在波光粼粼中反覆印著身影,來去沿著長長彎彎的堤埂踱步。當然不是遛早,而是和書一道共讀晨光,讓文字的音節成快樂的小魚攪亂沉靜的早晨湖面。那時讀書的人還真不少,至少偌大的兩片甲魚基地都晃盪著人影,來來去去,宛如早晨的耕耘者。時光在晨讀中成長,陽光在晨讀中轟然開啟。當學校上課的鈴聲響,我們已將一個飽滿的早晨擁在懷裡。
其後考上師範,學習任務不是那麼重,但我早起閱讀的習慣沒變,還是喜歡在晨曦、朝霧中開啟喉嚨。宿處傍依小城的母親河—浦溪河,河水潺潺,時光也流動不已,我在河灘上或是倚坐,或是就這麼來回踱步。那時的河灘上生長著一片天然的巨石,延綿有四五畝見方,凹凸起伏,圓滑光潤,很適合在上坐或臥,於是它也成了我晨讀的一個好去處。再者,沿著河水上下,踩著鵝卵石,聆聽近在身旁的水音,然後讓文字大珠小珠落玉盤,也是一件愜事。水聲和讀書聲融在一起,宛如爭相開放的花,這個早晨是很美麗的。有一回一個高年級的學友說聽你早晨讀的那些詩句,很美,從哪弄來的。我很得意,我說摘抄的。說明晨讀是有那麼一兩雙聆聽的耳朵,晨讀不聒噪。
後來師範畢業參加工作,沒有學習任務了。但我早晨還是在朗讀中攤開。其時在山旮旯傳道授業解惑,真正的山旮旯,因為此去再無出途,到頂到邊了,所謂古人的天涯海角之說,但正適合喜靜好坐的人悠遊。學校旁有一片竹林,延伸到山下,於是成了我晨讀的好去處。早餐是不急的,先要將精神的飢渴解決。於是早起頭一件事就是鑽進這一片林子。這個林子就成了我的王國。我用誦讀聲發號施令。在竹林間蜿蜒的小徑,成了我精神的紅地毯,我反覆踩踏,讓精神之光高揚,讓精神成為早晨的明星。後來調動來到另一處山坳,雖然屋簷擠挨著學校,但山是有的,行不多少遠就有一處荒坡。雖然沒有那座山的林木紛披,但靜是照例的,靜是鋪天蓋地的,我沒費多少工夫就找見。照例是早起來到此處,開啟喉嚨,開啟書本,也開啟一個不變的情節。此處是有一個梨園,我剛好倚在圍牆上,嗅著梨花的芳香,也嗅著文字的芳香,這個早晨煮著一鍋比白米飯更芳香的物事。我硬是在無數個早晨,將幾冊英語書生吞活剝進肚裡。
晨讀隨著回到城裡戛然而止,一是沒那個環境,周遭都是吵鬧,再之也成家立業,老大不小的人還捧著個書本嘰裡呱啦,煞有介事,別人不笑,自己也無心讀下去,於是晨讀交給歲月,讓它塵封。但我還是挺懷想那段歲月的,不說那段讀書時光給我提供如今的平臺,我是懷念那些充實的時光,那些只是一心把書讀的日子。如今這種想法有嗎,這種情景在哪裡尋見,小學乾脆取消了早讀,中學也只是短短二十來分鐘,到了大學書本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更別說晨讀,大家急著幹著課本外的事。工作後書本基本拋至爪哇國,朗讀是陳年舊事,影子都稀薄。
我不想贅言晨讀的好處,我想經歷的都會感悟。我只是想晨讀應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出現過,讓我們感受那美妙一章。晨讀讀的不僅是書,還是一種心情,一種眺望,一種精神境界。
看過的人還:
1.
2.適合晨讀的優秀散文作品
3.精美的晨讀散文
4.適合晨讀的散文
5.適合晨讀的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