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心得_英語學習個人體會怎麼寫

  具備英語思維能力是掌握英語的一個重要條件。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學習英語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學習英語心得範文1

  在國慶節的最後一天,我們應邀參加了一個英語培訓班的學習。這是個新辦的培訓班,採取全英文教學。我看中的就是這點。其實,我們辦公大樓裡有好幾家英語學校。但我一直沒去參觀過。我不主張兒子小小年紀就要參加什麼培訓班,所以一直讓兒子快樂地玩耍。但也許是被那個小哥哥的熱情感染了,兒子堅持要去學習一下。我只得帶兒子趕往市中心去上課。

  那天,兒子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被帶往另一個教室上課。離開爸媽,與陌生的老師小朋友在一起,許多小朋友都哭了。但是兒子表現很好,玩得很開心***兒子自己後來告訴我的***。40分鐘後,兒子他們被老師帶來表演了。兒子一進門就高興地衝我打招呼、做鬼臉。表演時候,兒子也大大方方,與老師配合很默契。

  因為擔心影響小朋友表演,我就悄悄地拍照,也沒開閃光燈,所以拍出來的照片都模糊了點。

  通過這次英語學習,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英語學習思維,覺得我們很多地方有待改變。比如當老師變魔術時,兒子馬上大聲回答“香蕉” 或“蘋果”等,而不是banana&Apple,雖然老師至始至終沒說一句中文。看到兒子的反應,我馬上意識到了我們平時常犯的錯誤:我們學英語都是翻譯式的學。看到英語單詞或句子,我們會習慣性地翻譯成中文。由於沒有全英文的環境,我們學英語是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的。學得辛苦不必說,而且很多時候理解不到位。無形之中,我們還將自己的這些“學習方法”帶給了孩子。所以兒子聽到英語時候也首先想到了其中文意思。這都是我影響了兒子。因為電視時,當有英文出現時,我會馬上給兒子翻譯,擔心兒子不能理解英文。從那以後,我再也沒給兒子翻譯了。兒子現在一個人看hello Teddy和magic Teddy或其他的英語節目時,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另外,英文環境對學習英語很重要。雖然我們沒有全英文的環境 ,但我們可以經常與孩子一起說說英語。可以是簡單的英語會話,也可以是看圖講故事或英文歌曲等等。要讓孩子明白英語也是一種交流語言。兒子現在學英語的興趣很大,經常一個人哼著英文歌,時不時冒出一兩句英文。就是生氣時候,兒子還經常用英語“罵人”。雖遭到我的嚴厲批評,可兒子還是我行我素。呵呵,突然想到兒子是不是以為別人聽不懂呢。

  兒子很喜歡那個英語培訓班,沒到週末都會問:“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再去上課呀?”由於我們週末經常有急事處理,不能送兒子去學習,再加上甲流感的爆發,去培訓班學英語更不可能了。希望明年能有時間送兒子去那裡學習。

  學習英語心得範文2

  有人說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從某種上來說就是一部科技發展的歷史。正如這句話所說的,在以前人類的生活、生產的發展就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更何況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掌握科技是有識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一個國家富國強民的必用之道。

  同時,在世界越來越來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在科學技術上不落人後,就必須時刻與學術前沿同步,而英語作為一種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的語言,對於與別國的學術資訊的獲取、交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科技英語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正是看到它的這份重要性才學選修科技英語。

  在我還沒有上課之前,我只是猜測科技英語的翻譯僅僅只是專業單詞意義的記憶。例如,平常我們看到的單詞property翻譯的為“財產,所有權”之意,但在科技英語的文章裡卻是“屬性,性質”;單詞freak通常我們看到的它意義為“畸形的人,奇想或奇特的或吸引器過度興奮”,而在科技英語的一篇關於超導***Superconductivity***的文章裡其意義是“反常現象”。

  在上完這個學期的科技英語課後,我才發現,科技英語的學習遠非我當初所想的那麼簡單。

  首先,科技術語的形成和擴充套件就非常多樣。它們有非科技英語轉化為科技英語,通過構詞法、片語構成法創造科技術語而構詞法有分有詞綴法***affixation***、轉類法***conversion***、拼綴法***blending***、縮略法***shortening***、合成法***compounding***等。在加上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與進步,新的科技術語也在隨之不斷出現,所以光光就對於掌握學習科技英語的詞彙部分就不那麼容易。

  然後,就科技英語學習的句法部分,其涉及方面也比較多。大多數外行會認為科技英語的翻譯只是邏輯分析,其實科技英語的翻譯不僅僅如此,它也有多方面的要求。科技英語翻譯中也要有美學取向,即對翻譯中對語言進行恰如其分的潤飾;還有虛實互化現象,取詞義引伸義化虛為實等。

  ……

  總之,經過一段時間的科技英語學習,我發現科技英語遠非先前所想那般簡單。特別是在做完一篇科技英語的翻譯之後。

  我翻譯的那篇科技英語文章是《超導》。坦白來說,我當初選擇那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覺得它的篇幅少而且超導的知識在高中物理課上也學過一點,但是真正在我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卻並不輕鬆。

  我一邊看著原文,一邊參照文後的補註,例如critical temperature,你只有後面的解意你才會知道critical temperature是“臨界溫度”的意思;有時還要在遇到一些認識但所掌握的意義與本文不相符的詞在查字典,例如resistance,我所知道的就是“反抗,阻力,抵抗力”而在本篇一與題目相結合,你就會不禁困惑,而此時解決困惑的方法就是停下來轉而查閱字典,找出相關的解意,在這resistance是“電阻,電阻器”。

  在通讀完這篇文章,查完所有的單詞有關於本篇文章的意義後,我在進行句句的翻譯就有發現,句句的翻譯其實也很有講究,畢竟科普類文章要求客觀性、簡潔性、明瞭性。首先,在大致用平常自己的語言翻譯出整篇文章後,我又得參照一篇即使不是有關“超導”的文科普文章進行臨摹它的語氣及用詞方式,對現有的翻譯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後,在多次改進後定稿。

  一篇文章翻譯完成,我在回頭看看這過程,感覺蠻花費精力和時間的,不容易。的確,我的最後的成品也不是很專業;但是總的來說,我自己心裡還是充滿成就感,同時收穫也頗豐,學習到一些常見單詞的科普意義,在過程中增長了一份實踐經驗。

  學習科技英語一個學期,我個人覺得難但不很難。入門者的開始翻譯之初有難且花費時間久,但是翻譯完文章後,很有所獲,望著自己在別人眼裡不完美的成果,喜悅、成就感還是填滿心房。當然,自己最瞭解自己的不足,心裡同時也在鼓勵自己下次加油,爭取進步。

  對於初學科技英語的我,這學期 學習的過程累並快樂著,有失望與沮喪,但也有興奮與提高。

  學習英語心得範文3

  我通過在業餘時間認真細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後,對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初中英語新課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新課的編排

  新教材每個單元都包括兩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個單元的Section A中,詞彙和語言都是在圖片中人物頭上的語言泡裡,使人一目瞭然,不用解釋和翻譯學生就可以明白它們的意思和簡單的功能並學會語法點的使用;使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學習全都在語言運用中進行,防止了單純地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強,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同一單元的Section B中,各種活動幫助學生把在Section A中學到的內容與新的詞彙、語言結合起來,使他們在新的語言練習中再次強化前面學過的語言,這樣由淺入深,以舊帶新,迴圈擴充套件,循序漸進,避免了機械操作的教學傾向,有利於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真實交際中學會語言知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與學的方式,活化教學內容

  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的重要特點。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務型教學分成任務前、任務輪和語言焦點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包括介紹話題和任務;任務輪階段包括任務、計劃和報告;語言焦點階段包括分析和操練,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它是一種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不僅適用於運用語言的活動,也適用於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的活動;不但可以獨立操作,而且也有利於合作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由於教材按迴圈擴充套件進行編排,很多課文都有重複、零亂的缺點,此時,教師不應受制於教材、教參,應跳出教材、教參,大膽設計一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創設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和語言編排都認真地研究,根據不同單元的特徵,給學生編排了任務,在具體實施中分為:

  1.前任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介紹話題,提示相關詞語。如果是以聽力或閱讀為目的進行的,教師要通過一些方式對影響聽力或閱讀的詞彙或語言現象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做好準備。

  2.任務環階段。這個階段包括任務、設計和報告三個部分。學生以各種形式執行並完成任務,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說英語的流利程度,教師不必糾錯。學生在做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全班彙報時,教師要以顧問的身份幫助學生糾正口頭或書面語言中的錯誤,力求表達準確。最後學生向全班彙報自己所完成學習任務的成果。

  3.後完成階段,這是語言焦點階段。在此階段學生要做一些與任務實施中聽力和閱讀有關的語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練習和活動。

  三、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而不是講和練,教育要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育目標由以前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既能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能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教材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的理解是“全體學生”是量,“全面發展”是質。質和量一起抓,一個不能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過程要經過“要我學——我要學——我能學”的階段,由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漸變成學生獨立學習。同時我們還應比以往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寬鬆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訓斥性、譏諷的語言,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多用鼓勵性話語,多給他們語言實踐的機會,少用命令式的語言,多用建議性語言。

  四、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活用教材,重組話題,用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課內調整設計任務。

  課內調整是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這個整體引出話題***Topic***,然後設計任務,達到課堂目的。

  2.單元內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單元內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單元之間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間的調整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如果教學時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就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對單元教學順序的重新調整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慾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時,學生周圍的世界發生了與教材內容相關或相似的重大事情,教師可以調整單元間的順序,適當補充一些有關近期重要的歌壇新聞和賽事內容,結合學生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總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時期,學生的情況都在變化,教材的使用也應有相應的變化。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參與,平等溝通,達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