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兩個

  數學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只是很多人不瞭解。現在我們再來學習兩則有關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看看它有趣不?

  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瘋狂的藝術家

  有一位瘋狂的藝術家為了尋找靈感,把一張厚為0.1毫米的很大很大的紙對半撕開,重疊起來,然後再撕成兩半再重疊。假設他如此重複這一過程,撕了25次,這疊紙將會有多厚?下面有四個答案,你覺得哪個更接近?

  A. 像山一樣高 B. 像一棟高樓一樣高 C. 像一個人一樣高 D. 像一本書那麼厚

  答案

  答案是:A。因為每撕一次,這疊紙的厚度就增加一倍。撕25次後紙的厚度相當於2×2×2……×2***25個2相乘***,厚度約等於3355米,相當於一座大山的高度。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的情況,沒人能把一張紙撕成這樣的。

  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米蘭芬算燈

  李汝珍,清代人,是個“學無所不窺”的才子,可能是學問鑽研多了,所以官場上卻甚不得意。他寫了好幾本書,《鏡花緣》是流傳最廣的一本。此書中描寫了一位精通算學的才女“磯花仙子”名叫米蘭芬。

  米蘭芬和眾姐妹在宗伯府聚會,來到小鰲山樓上觀燈。樓上的燈形狀有兩種,一種燈是上面3個大球,下綴6個小球,一種燈是上面3個大球下面18個小球。樓下的燈也有兩種,一種是1個大球綴2個小球,一種是1個大球綴4個小球。知道樓上有大燈球396個,小燈球1440個,樓下有大燈球360個,小燈球1200個。

  才女們要米蘭芬計算,樓上樓下的四種燈各有多少盞?同學們,你能算出來嗎?

  答案

  米蘭芬說:“以樓下論,將小燈球數折半,得600,減去大燈球數360,即得綴4個小燈球的燈數為240,用360減240得120,即得綴2個小燈球的燈數為120。此用‘雞兔同籠’之法。”用同樣的方法算樓上燈數:“以1440折半,得720,720-396=324,324÷6=54。得綴18個小燈球的燈數為54。用396-54×3=234,234÷3=78。即綴6個小燈球的燈數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