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學法指導的現實意義

導語: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我們的廣大中學生來說,數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成績,數學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那我們應該如何打好基礎,學好初一數學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中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更多關於學習方法的文章盡在,歡迎瀏覽:

 

  1、順應學科教學改革的趨勢

  數學作為基礎教育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它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對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而傳統的數學教學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這些作用發揮。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教學只注重“教”,不注重“學”。可見,任何企圖以 “教”代替“學”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最終必將以教學的失敗告終。因此,從“教”向“學”轉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再者,數學固有的注重思維判斷、邏輯推理、邏輯運算、空間想像、實際運用等特點也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發現,使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達到學習的目標與要求。即不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學”。

  必須指出的是:長期以來,教學研究往往偏重於“教”的研究,而對於學生是怎樣學的,是不是會學,學習效果如何等等往往關注較少。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方法是由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協調運用的效果決定的,是受教與學相互依存的教學規律所制約的。當前教學改革的新趨向,就是教法改革與學法改革相結合,以研究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作為建立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前提,寓學法於教法之中,把學法研究的著眼點放在縱向的教法改革與橫向的學法改革的交匯處。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法指導是教學改革與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2、滿足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在他的教學經驗新體系中,把“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作為五大原則之一。換言之,學生不能只掌握學習內容,還要檢查、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對如何學、如何鞏固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校正及自我評價。學法指導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為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3、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以學生為本”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宗旨;“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基礎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可見,新課標下的教師應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重新認識、重新定位,從觀念和行動上把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好先生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美國心理學家羅斯也強調說,每個教師應當忘記他是一個教師,同時應當具有一個學習促進者的態度和技巧。專家學者們多次強調了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的思想,強調了學法指導中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換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只是為學生的認識和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從反面看,就是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會發現、學會自主。從這個角度看,開展學法指導正是為更好地發揮學生主體性服務的。

結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資料,希望你喜歡閱讀,並能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