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八年級上冊思品說課稿

  初中思想品德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該如何教好這門課呢?想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學會與父母溝通》。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說說我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出自_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1、本節課分兩個個部分內容,分別是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和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樑。

  2、本課的、要內容以“愛家庭”為中心,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溫暖,體會父母為撫養教育自己付出的辛勞,從而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熱愛父母、孝敬父母;幫助學生分析影響自己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引導學生理解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克服“逆反心理”,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共建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2、能力目標:學會與父母溝通,鍛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增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培養學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品質,引發學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掌握溝通的正確方法,並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二、 教法和學法

  教學設計理念:

  教學設計重在鼓勵學生主動體驗和感悟,發散思維探究親子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及成功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情景創設、真情體驗,引導學生在開放中完成認識,在活動中學會思考與合作,在反思中形成理念及正確的價值判斷。

  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們逐漸產生了較明顯的逆反心理,易與父母發生誤解、矛盾,甚至衝突,導致雙方關係疏遠或緊張。若不及時加以妥善的引導和解決,將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我們要告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點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個人的逆反心理表現得有強弱之分而已。

  教法和學法設計――情感體驗教學法,自主探究活動法

  真正的學生活動不是身體動起來,重要的是思維活起來。所以,這一課,我準備採取“誘導式”教學活動過程。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啟發學生感知、領悟,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談感受,體會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然後通過問卷的形式讓學生知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瞭解甚少,原因就是與父母缺少溝通,繼而引出對影響溝通原因的分析和討論。明確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就要引導學生探討如何改善與父母的關係,通過討論、交流、案例分析、角色模仿,讓學生學會主動、積極地與父母溝通。這樣讓學生會由感情的觸動到理性的認可,完成既定教學目標。

  三、學法

  1、主動學習法:舉出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2、反饋補救法:在練習中,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不同。”

  最後我們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所需教具是教師機---學生機、投影儀、黑板、等。

  ***一***匯入

  先舉例引出學生與家長關係的思考我們曾經如此的相愛……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突然覺得自己家庭的空間變小了,難道是我的個子長高了,才感覺家的天花板給了我一種壓抑感?我說不清楚為什麼,反正覺得自己越來越象一隻關在籠子裡的小鳥,毫無自由。父母與我照夕相處,卻根本不懂我的心,不瞭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們對我是斥責多於鼓勵,要求多於傾聽,現在我已經明顯感覺到我和他們之間的隔閡了。我和父母要麼是不搭理,要麼就是激烈的爭吵。我該怎麼辦?

  ------苦惱的女兒

  女兒是在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長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後,與我們的交談明顯減少了,問她學校裡的事,總是一句“不知道”就打發了我們,平日裡我們要她向東,她偏要向西,我們認為美的,她卻不屑一顧,我們認為醜的,她卻津津樂道。原來那個依偎在我們身邊的女兒到哪裡去了?難道這就是我們付出無數心血換來的結果嗎?

  ------傷心的父母

  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是首先讓學生了解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進而進一步思考造成與父母產生這種關係的原因。

  ***二***、實話實說

  1、讓學生仔細思考是否與父母出現溝通問題並描述是怎樣的情形。

  2.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一談: 是什麼使我們與父母關係疏遠?引導學生得出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板書:◇心理因素

  v “斷乳期”

  v “逆反心理”

  ◇與父母的差異-“代溝”

  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採用的就是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法。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下一步引導學生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樑。

  ***三***、思考交流

  1、案例:小明***化名***課餘對電腦的興趣可濃了,打字、上網查資料、製作電腦小報,樣樣在行。可媽媽一直不同意他的愛好。這天,小明拿著一張單元測驗卷回家。媽媽一看成績,火了:“叫你別去參加什麼電腦班,現在好了,“良”都考出來了。”小明一臉委屈,大聲辯解道:“這次考卷有點難;再說,你怎麼知道是打電腦影響的呢?”“如果你用打電腦的時間多看看書,難道會考這麼差?電腦班別去上了!”小明急了,嚷道:“你就知道讓我看書,打電腦也可以增加知識,我就去!”“你還敢頂嘴?”……母子倆整整三天不說話,後來還是在爸爸的調解下才勉強和好。

  然後提出問題:***1***為什麼小小一張考卷會引發母子倆那麼大的矛盾?

  集體交流:哈哈哈原因;小明的原因

  ***2***你們能不能幫小明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媽媽同意小明繼續他的愛好而且雙方又不傷感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尊重父母,學會正確與父母溝通。

  給學生支招:走近父母的方法。

  2、.想一想:當我們和爸爸媽媽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樣辦?

  說一說:大家在平常與父母溝通上一定有很多辦法,不妨與大家交流一下。

  血濃於水,父母與我們是最親的人,沒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只要我們用心,想想辦法,動動腦筋,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四***、最後,讓學生來做一份調查問卷。

  從問卷的結果來看,很多同學對自己的父母不瞭解,這說明大家同父母的溝通存在問題。接著送給學生三句話: “世上有種結難以解開,它叫心結;世上有扇門難以敞開,它叫心扉;世上有條溝難以逾越,它叫代溝。”讓學生正視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

  接著出示親情計劃:

  1、 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變有:

  通過努力,我能做到的:

  我暫時不能做到的:

  2、以後與父母發生誤解或衝突時,我的反應:

  3、我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是:

  找出你與父母難以溝通的原因。

  運用學過的技巧和方法嘗試與父母溝通,並把收穫寫成日記,下節課大家一起交流。

  ***五***、課堂小結

  與同學們交流溝通並總結一下這節課的難重點。最後佈置作業

  根據以上的教學說明,我對本課時進行簡要評價:本節課,我做到以讀為主線,以展開想象為發散點,以情為核心,以培養能力為目的,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本堂課中達到會讀會學會用。

  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