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美術說課稿

  初中美術學科教學對於當代初中生的美學意識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美術作品的欣賞可以加強學生情操的陶冶,培養學生端正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美術《在美術世界中遨遊》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在美術世界中遨遊》出示板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以後的美術課程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確定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一個統領下文的鋪墊作用。

  2、教學內容:

  本課通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遵循學生的身心特徵,他們的邏輯思維仍需要很多感性經驗來支援;想像力中的現實性不斷髮展;情緒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易動性、衝動性。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美術世界的機會,加強對美術不同種類的瞭解。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本課以材料的不同來區分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同,是因為畫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使學生掌握對美術作品分析、理解、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節課通過大量圖片欣賞,教師正確引導,對中西作品分析比較,讓學生在瞭解美術的基礎上對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能夠正確掌握美術作品的分類,學會用新型的美術材料來體現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評價,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打破時空,不拘一格的在美術世界中尋找美,發現美,從而創造美。

  4、根據我對教材分析和理解,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欣賞圖片,讓學生對各種美術作品的造型方式、表達方式和形式美感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進行對美術作品製作材料的分析比較。

  難點:

  具體分析、理解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理解美術作品所用材料的不同而帶來的不同畫面效果。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我主要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和初中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我採用引導教學,用幻燈片放映不同種類的美術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然後提出問題分組討論、探究“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同?”接著放映各種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作比較,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本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法: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思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圖片,在欣賞過程中,積極思考,及時提問,領悟到學習的要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並養成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從課前準備—激趣導課—探究欣賞—思考討論—教師總結,幾個方面進行我的教學。

  1、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大量的各種不同材質的美術圖片,讓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準備:收集自己喜歡的美術作品。

  2、激趣導課

  首先,我以問題挑戰學生:

  1你們見過哪些美術作品?

  2他們的材質分別是什麼呢?

  並以展覽的形式把老師和學生課前收集的圖片佈置在教室的牆壁上,讓學生帶著問題互相欣賞,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再欣賞課本上的圖片,提出問題:如圖《父親》,《人橋》 “同樣是畫人物,它們有什麼不同?”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產生好奇,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不同效果。

  最後,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我會給學生準備一些不同種類的繪畫工具,像國畫工具、油畫工具、水彩畫工具以及其他種類的繪畫工具給學生看。讓學生能正確的判斷出美術作品是用哪些繪畫工具完成的。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探究欣賞

  美術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來的視覺藝術。想了解它豐富多彩的內容嗎?讓我們一起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我首先充當導演,讓學生在遊戲中,一邊看作品,一邊正確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讓學生甲指出油畫《父親》,學生乙找出油畫用的材料;學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學生乙找出書上圖片中的浮雕;學生甲出示“水彩畫”的卡片,學生乙就要從課本外找出一張水彩畫的作品。讓學生在遊戲中分清楚作品是用什麼材料完成的。

  然後,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材質的不同,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探究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

  如前面所觀看的《父親》——《人橋》對照,提問:“同樣是畫人物,他們有什麼不同?”學生討論後,老師總結:《人橋》記錄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大軍渡江,架橋部隊撐起浮橋,配合主力部隊向敵人進攻的場面。畫面以黑版為主,套以橘紅、黃綠二色,在對比中表現出硝煙四起、火光沖天的戰鬥氣氛,映現出士兵奮勇前進的身影。紅、綠二色疊印產生的中間色和點點留白豐富了畫面的色彩。而油畫《父親》畫面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這幅油畫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畫家藉此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和熱愛。讓學生了解兩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據所選擇的不同材質及效果。 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我又從課本之外找了一些不同種類的圖片,讓他們做出比較。

  最後總結出,美術的四大主要門類有:出示板書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繪畫又包括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版畫等。

  在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大量欣賞比較,自己體驗美術作品由於材質的不同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在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探究中,最後總結:

  一、繪畫:

  1、中國畫:利用筆墨紙硯把詩書畫印融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繪畫。表現手法分為工筆、寫意、白描等。

  2、油畫:油畫起源於歐洲,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畫種,是用核桃油或亞麻仁油等植物油,調和油質顏料所作的畫。

  3、水彩畫:以水為媒介,調和透明性顏料作畫的畫種。由於水彩顏料有透明等特性,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水彩畫也就成為了最具吸引力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

  4、版畫:運用刀和筆等工具,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進行刻畫和藝術加工,可拓印出多幅藝術作品。版畫分為凸版畫、凹版畫、平版畫、絲網版等。

  二、雕塑:

  可以多面欣賞並具有三度空間長度、高度、深度的造型藝術。根據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圓雕和浮雕。根據功能的不同,雕塑可分為紀念性雕塑和裝飾性雕塑。

  三、建築:

  通過建築群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佈置、立面形式、裝飾色彩等多方面的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藝術。建築藝術具有反映社會生活、反映社會精神面貌和經濟基礎的功能。

  四、工藝美術:

  通過設計的理念和工藝手段進行實用性和審美性的創造的藝術形式,是美術在應用領域的分支。主要分為民間手工藝,染織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裝潢設計等形式。

  4、思考討論

  瞭解美術四大類後,我會繼續讓學生對剛才所觀看的圖片進行討論:

  《家庭組》——《馬賽曲》:“同樣是雕塑,表現手法不同,效果有什麼不同?”

  《出水芙蓉》——《故宮太和殿》:“中國畫與中國古建築之間有什麼聯絡?”

  在探究欣賞比較中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掌握不同材質的基本特點。

  在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從而把整個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最後,找出一些圖片留給學生作課外的探索,如設計領域的廣告有不同的材質構成。通過課外的探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地學習知識,為他們創造探究性學習打下基礎。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同時,通過課外的探索與發現,讓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與提高。

  5、教師總結

  本節課通過對圖片的大量欣賞,讓學生在瞭解美術的四大門類中,感受祖國那份幾千年來沉甸甸的美術文化。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直接的感受,引導學生觀察作品,讓學生看出不同畫種的不同效果。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中,按工具材料的不同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在本節課最後我將給學生推薦以下相關的學習網站和書籍。

  四、教學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遵循 “教為主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欣賞、比較、歸納、總結幾個方面深入學習。讓大部分學生達到能夠自主、正確的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並且讓個別領悟性較好的學生達到除了掌握本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以外,還能夠獨立、創新、發揮自己的個性,通過自主學習和師生共討,達到一個更高的認知水平。最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美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五、板書設計

  下面請看我的板書設計,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本節課以總分式的結構——理清教學內容的“‘主幹’和‘枝葉’”。體現了整個教學的過程,突出了重點和難點,這樣看起來簡單明瞭,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