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感悟隨筆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有些年頭,他們有哪些教學感悟要分享的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在課堂上課時,初中學生是喜歡有趣味的活動,長篇大論是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師除了知識點的準備之外,認真考慮設計課堂活動也是很必要的。預備和初一的教材內容本身就比較生動活潑,所以上課時要多鼓勵他們舉手發言,進行學生間的配對對話練習,結合課本內容組織一些小範圍的調查、猜謎,或者短小的英語小品表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初二開始,課本課文的形式漸漸與高中模式接軌,但如果上課時也像高中一樣重點強調語法知識,那麼學生很容易變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據初中生的英語基礎,無法接受較為系統的語法知識,只有把語法點結合到令他們感興趣的操練中,經過多次的重複練習,才能在學生的腦中形成概念。所以,初中的課堂一定要組織的活躍一點,從而讓學生能在一個較為輕鬆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雖然初中學生在學習態度和學習要求方面,與高中生相比,更加能夠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和教導,但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又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對於課文中的生詞和句型,他們有較強的短時記憶能力,可老師們都很明白,過兩、三天或一個多星期之後,遺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反覆。除了把近期所學的課本內容反反覆覆的通過默寫、背誦進行強化之外,在新知識的教授同時,把以往幾個學期裡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課堂裡有機的結合,進行書面和筆頭的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內除了期中、期末兩次綜合性的測試之外,每月組織的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能及時瞭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尤其對初中學生而言,題目難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識點的重複出現能幫助學生加強長久記憶。此外,定期進行單詞測試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學生養成經常溫習所學過的詞彙的好習慣。

  在初中上課還有一個關鍵點便是如何把握課堂的紀律問題。如同前面提到的,初中的課堂不能過分沉悶,初中學生還未脫離兒童的特性,枯燥單調的講解一定會使他們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這樣必然導致學習成績的不理想。但是45分鐘的課堂時間也不能完全用於遊戲活動,過多的活動也會使他們過度興奮,從而使課堂紀律產生混亂。所以,我們應當把握好尺度,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

  篇二

  過十年多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 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篇三

  一、簡介幾種主要外語教學法及其語法教學觀

  1、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the classical method***

  語法翻譯法是十八世紀建立的,直至十九世紀80年代之前的外語教學,它獨領風騷。其教學過程是先分析語法,然後把外語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始於西歐的外語教學改革運動的產物,是古典語法翻譯法的對立面。要求外語與思想直接聯絡,絕對不使用本族語,即完全不借助於翻譯,語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3、聽說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oral approach***

  聽說法產生於第二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美國。強調模仿、強記固定短語並大量重複,極其重視語音的正確,尤其強調語調訓練,“there is little or no grammatical explanation: grammar is taught by inductive analogy***歸納類推*** rather than deductive***演繹的*** explanation.” 廣泛利用對比法、在對比分析母語與外語的基礎上學習外語的難點,並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但聽說法過分重視機械性訓練,忽視語言規則的指導作用,過分重視語言的結構形式,忽視語言內容和意義,存在流於“造作”的語言傾向。文章來源:0s.net

  個人轉載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資訊!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4、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又叫情景***situational method***

  視聽法於20世紀五十年代首創於法國,它是以幻燈的視覺感受和錄音的聽覺感受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法,是在直接法和聽說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張聽說訓練必須同一定情景結合,在某一情景基礎上進行。視聽法的缺點是過於重視語言形式,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過分強調整體結構,忽視語言分析、講解和訓練。

  5、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是美國加州聖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james asher***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這種方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絡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強調聽力理解領先。首先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然後再要求學生用口語表達。主張以句子為教學單位,整句學、整句用,重視語言內容和意義,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6、認知法***cognitive method***也稱認識符號學習理論***cognitive-code learning theory***

  認知法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魯爾首先提出的。它是語法翻譯的現代形式,它是要求在外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智力,重視語言規則的認識作用,主張全面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一種外語教學法體系或學習理論。企圖用認知--符號學習理論代替聽說法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反對在教學中進行反覆的機械操作練習。它主張語言是受規則支配的,提倡用演繹法講授語法。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從學習外語一開始就同時進行訓練,允許使用本族語和翻譯的手段。

  7、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又被稱為交際法***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意念法***the notional approach***和語義—意念法***the semantic notional approach***

  功能法產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西歐共同體國家,中心是英國,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專案為綱,培養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體系。它主張外語教學不要象語法翻譯那樣,以語法為綱,也不要象視聽法那樣以結構為綱,而應以語言的表意功能為綱,針對學生今後使用外語的需要選擇教學內容。通過接觸、模仿範例練習和自由表達思想三個步驟來組織教學。

  8、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務型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專案,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點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學法並不排斥。其優點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

  從以上所列出的教學法流派的主要特點我們不難發現:自傳統語法翻譯法被取代主導地位以來,其他的教學法都針對傳統的語法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不要或淡化處理語法,如直接法、全身反應法、聽說法、視聽法;另一種觀點提倡用演繹法講授語法,如認知法;還有一類就是反對過於重視語法教學,如功能法、任務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