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外教學的教育敘事範文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本文為大家帶來關於課外教學的教育敘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把課堂搬到小區去

  我所在的學校位於建業城市花園小區裡,景色怡人,可我們學校是民辦寄宿制,學生平時難得走出校門,週末月末放假也是來去匆匆。小區春光燦爛,但是學生卻視而不見。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寫作是以“尋覓春天的蹤跡”為主題,屬於體驗式作文。幾經思索,一個創意在我的心裡慢慢成型——把課堂搬到小區去,把生活寫進作文中,把春天留在文字裡。

  尋覓春的蹤跡

  出了學校的大門,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一下子投入到小區的懷抱中。有的小組同學蹲在地上,認真觀察地上的小草小花小螞蟻;有的小組和小狗小貓親密接觸;有的小組聚在一起,為滿樹的桃花拍照錄相;還有的嘟著嘴和樹上的小鳥和鳴。一個小組還另闢蹊徑採訪在小區裡活動的老人,老年人的安詳和小孩子們的活潑相映成趣,是春光裡最燦爛的一束。學生活動豐富多彩,給我始料未及的驚喜和感動。

  展示活動成果

  採風結束,同學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了學校,還沒等我宣佈展示,已有很多同學走上了講臺,爭先恐後地展示起來。照片、錄相、詩歌、繪畫、現場採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獨特的觀察視角,高超的攝影技術,流暢的講解語言,各種創造性思維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禁為自己的這次行動激動驕傲起來。

  寫出真情實感

  同學們一個個躍躍欲試,表達的慾望達到了高潮。我趁熱打鐵,做了一番動員:“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圍繞一箇中心寫下來。現在大家還感到困難嗎?”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不難”。寫作開始,不聞唉聲嘆氣,只有流暢的沙沙聲暗示著孩子們的文思泉湧妙筆生花。不到25分鐘,便有同學陸續交上了作文。下課了,全班32個同學,只有3個同學沒有按時交上作文。一個是寫得太長了,說還有內容要寫;一個是外婆重病住院,觸景生情,愁腸百結;還有一個是因為有一位親人在這個春天裡突然離世,哭得寫不下去了。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裡,他們有不尋常的情感體驗。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尊重這兩個學生,同意他們晚交這次作文。

  反思:聽見了,忘記了;告訴我,知道了;體驗過,懂得了。這是新課改“學習即經歷”的詮釋。走出課堂,走進小區,走近生活,親眼見到春天的景色,親耳聽到了春天的聲音,親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因為我參與,因為我在場,因為我生活,所以,這次體驗式作文成功了!把課堂搬到小區,把生活帶進課堂,教師,就是使生活和課堂天塹變通途的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