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即時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即時評價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評價者對評價物件的具體表現所作的即時表揚或批評,更能起到激勵、喚醒、鼓舞的作用。《物理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科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現在的課堂是一種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的課堂,應以學生髮展為價值取向。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即時評價是對學生課堂上學習活動作出的立即反應,幫助學生調整、控制後繼學習行為的一種形成性評價。評價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如何通過“課堂即時評價”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是當代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本文結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從課堂即時評價結果的激勵性、課堂即時評價學習過程的全面性、課堂評價形式的多樣性等方面,如何發揮課堂即時評價的功能,談一些認識和做法。
        課堂是一個動態過程,對學生的評價要隨機應變。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不論教育者怎樣研究,具有怎樣教學理論,如果他缺乏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由此可見,教學機智在課堂評價中的重要性。機智的教學評價,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瞬間在課堂上產生神奇的效應。
        1. 講究評價學生錯誤的方法
        課堂上不免會出現個別搗蛋或開小差不認真上課的學生,此時如果教師直接批評學生,也許會收到一時的立竿見影效應,都是為了避免對學生造成心靈傷害,我們必須把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的言語轉換成含有善意批評、提醒鼓勵幽默的語言。譬如,教師在講述一重要原理時,有部分學生走神發呆,教師靈機一動:“某某思考問題那麼入神,是否與這一原理產生了思想的碰撞?”這樣,既讓那位被點名的學生知道教師是在提醒自己上課要專心,同時也對其他學生起到警醒作用,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評價幾乎所有學生都樂意接受。例如,在上“重力”內容時,有一位學生在發呆,我說某某在蘋果樹下,剛才被落下的蘋果砸在頭上,他一定也在思考蘋果為什麼會往地下掉,不會往天上飛,看他想的那麼入神,將來一定是我們21世紀的牛頓了,一句幽默的話語,頓時使學生興趣盎然,把對學生的批評變成課堂的一個小亮點。試想,如此生動、豐富、幽默的語言,學生聽後怎麼會不被感染呢?怎麼會不受激勵呢?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課堂。
        2. 把握對失敗探究的評價
        科學知識博大精深,大千世界尚有許多未解之謎,現在認為錯誤的事物將來也有可能是正確的;另一方面,作為教師不可能通曉所有知識,教學過程本身也是學習過程。因此,對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或失敗的探究活動不必擔心,如果適時對其進行評價,還可以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使失敗成為學生探究的新起點。科學課上,這樣的一幕會常常出現。學生探究的結果與現實中的或教師要讓學生理解的結果正好相反。對此,教師要及時作出評價,肯定學生的成就,同時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原因,不要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要在學生沒有足夠的資料驗證觀點正確的情況下就匆忙下結論。 
同時引導學生振作精神,向困難發出挑戰,再次進行探究,直至發現其中的奧祕。
     3. 評價要因人而宜,要有指向性
        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這也就註定評價沒有一個統一模式,不同的學生由於智力上存在差異,評價自然也有所不同。教師應尊重孩子,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每一個可以賞識的物件。學生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課堂評價上要研究學生的差異,分層加以鼓勵。如果僅僅把課堂即時評價理解為只是表揚那些表現優秀的學生是不全面的,因為這樣一來,天賦稍差的學生就難以有出頭之日了,況且這也不符合我們的教育教學規律。真正的課堂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即時評價時,特別注意保護“弱勢”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給他們提供展示機會,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他們在挫折中汲取教訓,不斷進步,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課堂教學評價只有關注全體、尊重差異,才能真正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
        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評價時應激勵其創新、超越自我。心理學家認為,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心和探索欲,而優秀學生最容易處於這種狀態。因此教師在評價這類學生時,不能一味大加讚賞,應在肯定的基礎上,提出努力之處,讓學生明確方向,使評價成為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
        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評價應鼓勵其參與。讓他們體驗到暫時成功的喜悅,也能使他認真投入到學習中。後進生在課堂上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的狀態,存在著自卑和依賴心理,因此,在教學中,對於這類學生的評價應重視鼓勵其參與。把容易的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學生,為他們參與課堂學習創造條件,即使答錯,教師要阻止其他學生的嘲笑,教師自己更不可嘲笑,而應儘可能再提供機會。例如,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我提了一個問題後,有一個學生舉手發言了,但舉的例子是錯的,引起一陣鬨堂大笑,他紅著臉,不知所措。我馬上意識到學生的笑聲讓他感到難堪,於是,我走過去摸著他的頭對全班學生說:“這位學生舉得例子雖然錯了,但他敢於發言,比起那些不喜歡主動發言的學生有很大進步,大家應該表揚他!”這時,這位學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神中充滿了自信的光彩。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即時評價的語言就不能只顧問題答案,而要關注學生參與的狀態。否則,這些學生積極性受挫,自尊心受損,負面的感覺主宰學習體驗將非常不利於學生的發展。由此可見,對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我們要從不同角度去評價學生,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
        評價需要教師要有愛的心靈,要有一雙發亮的眼睛,需要在心裡裝著所有學生,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步,鼓勵學生健康成長。今天的學生遠不同於其他時期的孩子,他們觀念新,資訊靈,個性飛揚,這些都為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對現代學生的發展和變化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這是涉及評價觀念的根本出發點,也是主體教育的根本點。實踐證明,即時評價是必要的,是以促進學生髮展和達到教學目的為中心的評價。課堂教學實施即時評價是為學習目標服務的重要輔助手段。它具有導向性、激勵性和發展性。它能有效地促進教與學雙方的互動相長,有利於學生的主動發展,有利於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實現教學的發展。
        總之,科學課堂即時評價是豐富多彩的,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它更是智慧生成的,需要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力與精彩的課堂語言。隨著課改的深入,精彩的即時評價也成為廣大教師的終極追求。相信,只要教師在課堂中傾聽,在生活中積累,在實踐後反思,學生會因為你的評價而一次次驚喜,教師也因為自己的評價而一次次享受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