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學霸數學學習方法是什麼
對於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數學簡直就是惡魔一般的存在,數學學霸的學習方法,學會了,你的數學不再是弱科!
超級學霸學法是什麼
1.換個方法看例題
那些看課本和課本例題一看就懂,做題一做就懵的學生一定要看這條!
不少學生看書和看例題,往往看一下就過去了,因為看的時候覺得什麼都懂。但事實上並沒有理解透徹。所以,在看例題時,把解答蓋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時再去看,這時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裡與解答不同,哪裡沒想到,該注意什麼,哪一種方法更好,還有沒有另外的解法。
經過上面的訓練,自己的思維空間擴充套件了,看問題也就全面了。如果把題目的來源搞清了,在題後加上幾個批註,說明此題的“題眼”及巧妙之處,收益將更大。
2.探究出題的目的
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熟能生巧”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但做題不是搞題海戰術,要通過一題聯想到很多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絡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複的題,不如深入透徹地掌握一道典型題。例如深入理解一個概念的多種內涵,對一個典型題,盡力做到從多條思路用多種方法處理,即一題多解;對具有共性的問題要努力摸索規律,即多題一解;不斷改變題目的條件,從各個側面去檢驗自己的知識,即一題多變。
一道題的價值不在於做對、做會,而在於明白這題想考你什麼。從這個角度去領悟題目,不僅可以快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而且不容易進入出題老師設定的陷阱。
3.學會優化解題過程
解題上要抓好三個字:數,式,形;閱讀、審題和表述上要實現數學的三種語言自如轉化***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
不要僅僅滿足於答案正確,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追求解題質量,少費時,多辦事,以贏得足夠的時間思考解答高檔題。
在做選擇題時,儘可能小題小做,除直接法外,還要靈活運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檢驗法、數形結合法、估計法來解題。在做解答題時,書寫要簡明、扼要、規範,不要“小題大做”,只要寫出“得分點”即可。
4.分析試卷,總結經驗
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要認真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
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但做錯了的題;
似非之錯——記憶得不準確,理解得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等等。
無為之錯——由於不會,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
原因找到後就消除遺憾、弄懂似非、力爭有為,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
5.錯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考試或多或少會發生些錯誤,這並不可怕,要緊的是避免類似的錯誤在今後的考試中重現。因此平時要注意把錯題記下來,做錯題筆記包括三個方面:
記下錯誤是什麼。最好用紅筆劃出。
錯誤原因是什麼。從審題、題目歸類、重現知識和找出答案四個環節來分析。
錯誤糾正方法及注意事項。根據錯誤原因的分析提出糾正方法並提醒自己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應注意些什麼。
若能將每次考試或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分析,並盡力保證在下次考試時不發生同樣錯誤,那麼在中考時發生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6.把好的做法形成習慣
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不好的習慣終生後悔、吃虧。
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
另外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作中考,從各方面不斷的除錯,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範,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於丟分。
數學學不好的原因
一、注重結論,輕視過程。
數學命題的特點是條件和結論之間緊密相聯的因果關係,不注意條件的掌握,常會導致錯誤的結果,甚至是正確的結果、錯誤的過程。應該學會不斷調控自己的思維過程,力爭使解題盡善盡美。只練不想、不思、不總結,未必有好結果。只會埋頭做題,不會抬頭思考,雖然做了大量的題目,以往所學的知識也難以保持隨機提取的狀態,只有靠滾動式的總結,才能記住和掌握使知識,並且實現階段性知識層次的飛躍。
二、缺乏對已學習過的典型題目及典型方法的積累。
做了大量的習題,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作業是迫於壓力為完成任務而被動做題,缺乏必要的總結和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增強“題性”、“題感”,逐步形成“模組”,不斷吸取其中的智育營養,方可感悟出隱藏於模式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這就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的過程,只有靠“積累—消化—吸收”才能“昇華”。
三、忽略及時複習和強化理解。
善思考、勤總結是複習過程中必須的,也是知識和方法不斷積累的有效途徑。溫故而知新這一淺顯的道理誰都懂,要想自己掌握,必須有一個消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善思考、勤總結,定期整理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