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懸樑刺股的主人公是誰

  “頭懸樑”和“錐刺股”是我國曆史上的兩個故事,後人把他們歸納在一起,作為後學刻苦求學的榜樣。“頭懸樑”的主人公是孫敬,後來成為著名的政治家;“錐刺股”的主人公是蘇秦,也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成語故事裡面的主人公是誰嗎?現在小編就分別為大家介紹懸樑刺股的主人公是誰?

 

  孫敬***東漢人物***:東漢著名政治家,縱橫家,成語“懸樑刺股”中“懸樑”的主人公。

  關於“頭懸樑”的故事:

  晉朝有一個叫孫敬的人,每天讀書到深夜,經常怕打瞌睡,就用繩子繫住頭髮拴在房樑上,如果頭昏要打瞌睡,頭往下墜,繩子就會將他扯醒。他就用這種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採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

  孫敬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時間久了,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樑上,一頭束在頭髮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髮,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繼續讀書學習。

  通過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由於孫敬有學問,名氣很大,連皇帝都知道了,就任命他為當時的一個大官。

 

  蘇秦***戰國時期縱橫家***:

  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師從鬼谷子,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31篇,早佚。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關於“錐刺股”的故事:

  蘇秦讀書〔睏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錐子刺自己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上。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是東周洛陽乘軒裡***洛陽李樓鄉太平莊***人,少時便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多年。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但由於人太年輕,學習不刻苦,沒有引起別人的重視,沒人為他引見。

  一氣之下,蘇秦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家產,置辦華麗行裝,去秦遊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逐步統一中國,未被採納。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只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家中。親人見他如此落泊,都對他十分冷淡。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

  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當時戰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髮兵進攻鄰國,佔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蘇秦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谷關達1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