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高考語文丟分的四個雷區

  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基礎性學科,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高規格的考試,自然對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要進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丟分雷區一:錯字層出

  在中高考試卷中,令改卷老師最感手軟的就是因錯別字被打0分的情況。比如6分默寫題,不少同學其實是把文字全部默寫出來了,但卻被打0分。為什麼?因為六個句子中,每一個句子都出現至少一個錯別字,而按規定,錯一個字,整個句子的分數就全沒了。

  其實不止是語文,其他科目也是對錯別字決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採分點出現錯別字,也是一律不給分的。如,準噶爾的“噶”寫成“葛”;地表疏鬆的“疏”寫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現的錯別字是最丟分的,今年規定每一個字扣一分,上不封頂。不過,據改卷老師說,錯字特別多的卷子會影響老師的心理分,可能本來該得50多分的作文,因為老師印象不好,最後只打40多分,一丟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遺憾的。

  語文丟分雷區二:答卷馬虎

  中高考答卷馬虎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字跡潦草,讓改卷老師如看天書。這種卷子,改卷老師因為看不懂,常常就不給分,或者給很少的分數。

  二是卷面髒亂、改動不統一。有的地方畫橫線,有的地方畫個圈,有的地方又塗成黑塊,讓老師視覺無比疲勞。還有的考生是寫一段畫一段,改卷老師得到處找答案。這種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萬一老師找不到關鍵點,沒給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運算題,只寫答案,沒有寫步驟,這種情況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雖有寫步驟,但步驟不明確,也會被扣分。

  語文丟分雷區三:心理不穩

  理綜卷一般難度較大,特別是物理或生物的一道題較難,不少考生心情會大受影響,變得手忙腳亂,連其他平常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題目此時也沒了思路,做不出來了。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難題中出不來,結果後面的題目都沒有時間做。有時候,放下難題,把簡單的題目先完成,再回頭來做難題,難題也就不再難了,兩頭都兼顧。但如果一味困在難題中,就可能難題沒做出來,連簡單題也沒了思路,那才是難也丟分易也丟分,太不划算了。

  語文丟分雷區四:問牛答馬

  據研究,中高考普遍存在幾種審題不清造成丟分的失誤。

  一是審題馬虎,不是不會做,是審題不認真,問牛答馬,或上面都做對了,搬到下面卻錯了。這種情況在中高考中是非常忌諱的,得分非常低。還有很多考生審題非常不認真,沒有據題目給的方向答題。如語文名著中有個題:“流浪漢為什麼攻打聖母院?結局如何?”問了兩個大點,但很多考生要麼只答為什麼,要麼只回答結局如何。

  二是基礎知識不紮實、訓練不夠造成的審題不清。比如同一個內容的題目,問法不同,結果許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內容,就急急忙忙下筆,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卻沒看到,人家問的是另一個方向的問題。

  改卷老師認為,其實,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是能力不夠,訓練不夠,如果平常訓練時多出一些類似的題目,強化訓練,多角度訓練,就不會出現這種低階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