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育隨筆
中學語文應該如何教育,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請看看以下的教育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調查和評估
1.基於深化課改的背景,調查和評估我校課堂教學現狀。
2.課堂教學活力不足的現象及原因分析。
3.學生對我們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如何?學生歡迎怎樣的課堂?
分析和研究
1.我校的課堂教學有哪些值得繼承發揚的好傳統?有哪些值得珍視的經驗?
2. 學校大氣、正氣、和氣、靈氣的文化追求在課堂教學中有哪些反映?
3. 對照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我校的課堂教學可以做哪些***哪一項***改進?
4.在你看來,你的同事的哪些做法和想法是值得你借鑑的?
5.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理論指導下,以簡化形式表示的關於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式或框架。你和你的同事中有哪些能提高學生參與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對學生有很強吸引力的教學模式?
探索和建設
1.切合湖中特點的活力課堂***理想的課堂***應該具有怎樣的特點?
2.切合湖中特點的活力課堂,其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式或框架是怎樣的?
3.描摹你的或你聽到的一節充滿活力的課,並分析其充滿活力的表現和原因。
篇二
提起作文,老師認為不好教,學生認為不好寫。特別是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更令老師感到頭疼,學生感到害怕。這是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練習寫作文,覺得無從下手,產生的恐懼心理。我教三年級學生習作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寫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避難就易,消除學生對習作的恐懼感。三年級的學生對習作感到很陌生,心裡非常害怕。我在教學生習作時不提“習作”二字,只要求學生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者是自己做的寫一寫,不給學生定條條框框,讓學生放開膽量寫。
二、化難為易,減輕學生習作的心理負擔。我教學生的習作並不只在習作課上教,平時就要求學生圍繞每一組語文園地中的習作內容進行練筆。學生到習作時就感到輕鬆一些。比如:三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次學生習作,要求學生寫自己的課餘生活。我從這一組課文教學開始時就佈置學生把當天的課餘活動寫下來,每天寫一件事,寫了以後讀給別人聽,讓別人幫助修改,大約經過兩週時間的練筆,到學生習作時,學生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平時是在練習寫作文啊!學生都認為習作並不難,也不感到害怕。學生嚐到平時練筆的滋味後,慢慢地養成了每天圍繞學的那組課文的習作內容寫片段、寫短文的習慣。由於平時加強了練習,到習作時就輕鬆多了。
三、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我在批改學生習作時不面面俱到,指出過多的錯誤,一次只指出一處比較容易修改的地方,讓學生修改。如果指出的問題多了,學生會無所適從,感到困難重重,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比如:鍾袁媛同學寫的第一篇習作,內容是自己的課餘生活,她從放學一直寫到晚上睡覺,完全是記流水帳。我沒有批評她,反而讚揚她的課餘生活非常豐富,要求她選擇其中的一件事情寫。她選擇了“餵雞”這件事情寫,習作中寫到雞“搶”著吃食,我又要求她把“搶”的情景寫清楚。經過幾次修改,第一篇作文終於寫成了。
四、 正面鼓勵,讓學生始終保持強勁的習作興趣。學生每天把習作練筆交給我檢查時,我總是滿臉笑容地說“寫得好”、“有進步”、“堅持天天寫”等一些鼓勵的話語,學生聽後,感到親切,心裡舒暢,覺得寫作文樂趣無窮,就喜歡上了習作練筆,我就引導說:“只要天天寫,你們的習作會越寫越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7年春季學期三年級語文期末考試時,我班學生的習作成績全是優秀,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作文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習作的興趣更濃了。
我從習作教學中體會到:只要學生敢寫了,平時又喜歡寫,學生的習作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篇三
“無為”教育,即作為被教育主體的學生,在沒有意識到被教育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受到教育。“無為”教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無為”思想和現代教育學中“主導、主體”理論的結合。
老子云摘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不為,也不是消極無為。“無為”的正意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無所不為,沒有辦不到的事情的意思。
在這裡,“道”和“無”是同一個意思,是通用的。所以“無為”即是“道為”。道,揭示的是規律。無為,即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無為”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規律辦事。“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是最高的法則。“無為”,即“無背道之行,順自然而為”。漢字把“人”“為”合而為“偽”字,不正警示人們背道的人為是虛假的嗎?只有“道”、“自然”才是真。要去偽求真,則需“無為”。柳宗元的名文《種樹郭橐傳》中以種樹講哲理,種樹高手“能使樹活得長,長得快,不過是按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充分適應它的天性而已”並不是人的能耐。這是“無為”思想的生動說明。
所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現代教育理論要求發揮教師的主導功能,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導”要促進“主體”的發展,其真諦應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則應開發潛在的積極因素,引導其開悟。“無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這一過程是因勢利導,是教育者的“無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為。
縱觀世上萬事萬物,可分為兩大類摘要:一類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屬於有形有象的事物;另一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甚至聽不到的無形無象的事物。前者人們比較熟悉,也探究較多,而對無形無象的事物,則探究難度較大。比如,人體經絡是客觀存在,但看不見,摸不著。鍼灸專家祝總驤教授受周恩來委託,帶領一課題組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運用多種科技手段,才驗證了人體經絡線和古代鍼灸銅人所標畫的一致。又如,“黑暗”一詞,黑是一種可觀的顏色,而暗則是一種視覺和心理的感覺。漢語中此類結構的詞還有許多,象“光明”、“聲音”……語言現象反映的是生活現象,表明事物有可以言傳的,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或者說,有的靠感知,有的靠感悟。漢語成語中“不可思議”、“妙不可言”等指出了常規思維有不能達到的境地,即微妙的境界,故老子曰“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慾以觀其妙”。
在結晶中華民族聰明的成語中“不……而……”也反映了這種特有的事物發展規律。
《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諸葛亮和周瑜在手上同時寫出“火”字,可謂“不謀而合”。諸葛亮在城樓撫琴觀景驚退司馬懿大軍,堪稱“不戰而勝”……。“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飛”、“不寒而慄”諸多成語概括了生活中的這一類經驗。
可以說,“無為”教育藝術***教育藝術的極致,以下稱為“無為”教育***,反映了一種特定的教育過程。在教育過程中,假如能較好的運用這一藝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下面丟擲的磚,能引得玉來。
一、垂範
古人云摘要:“其身正,不令而行”,講的就是垂範的功能。青少年善於模擬,教育者的行為成為楷模,自然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學校新教學樓的垃圾道堵了,總務處在道口旁貼了個封條——“禁止傾倒”。在此後的兩個月裡,學生們掃除後都要穿過操場,將垃圾倒在老樓的垃圾道里。
校長手術後上班了,他發現封條後便抄起鐵棍捅垃圾道。一位看到的老師告訴他摘要:“總務處已貼了告示”。校長說摘要:“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貼上封條不用了?”教師無言以對。“要把學校也當成自己的日子一樣過啊!”校長的這句話深深印在這位教師的心上。後來她也當了校長,時時處處記著要“以校為家”。
二、傾聽
當人產生心理衝突時,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訴說。教育者要善聽,即對教育物件的任何想法***當然不一定正確***要聽得進去,表示理解,在傾聽中因勢利導,讓教育物件自己得出正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