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集體教學培訓感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有效的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今天小編整理了教師集體參加教學培訓的感想,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8月21日至23日,學校全體教師在多功能教室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開學前集中培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專家們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百聽不厭。雖然他們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是教學態度卻是一致的,親和而不乏幽默,談笑間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和諧、積極活潑的學習氛圍,學生們的學習活動也特別充實。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新的課程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是我今後在教學工作中將繼續努力和探索的。

  本次培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語文課《威尼斯的小艇》,王老師以親和的人格魅力,睿智的教學語言,豐富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技藝、紮實而穩固的教學經驗征服了大家。他遵循“自主讀書感悟為本,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的教學思想,讓“讀”貫穿始終,讀的有序,讀的有得,讀的有法。還提倡學生充分地說,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薰陶,注重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引導,培養合作探究能力,倡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加上王老師具有磁性的聲音,富有感染力的敘述不僅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就連在坐的聽課老師也受到了薰陶感染,實在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培訓中馬海昌老師把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向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和比較,讓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同時也明白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論什麼模式,既要有循序漸進的規律性,又要有隨機應變的靈活性,隨時注意考慮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夠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小學生的求知慾旺盛,活動性大,模仿力強,但永續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雖說培訓只有三天,但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清晰,理念更加與時俱進。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汲取專家的思想精髓,理論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獲得成長,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

  篇二

  2016年6月12日至26日,我參加了工布江達縣教育局與嶺南師範學院共同舉辦的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學習。在培訓學習中,我聆聽了專家的報告,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還一些優秀教師的示範課,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培訓,收穫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對我對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學習,我學會了在學習中反思。

  當我聽了張劍偉教授帶來的專題講座,使我能對自己的心態作一個調適,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並能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臉上!在聽了課堂設計案例研究後,能以實際的案例直觀展現,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現新課改指導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展示了一種活靈活現的教學氛圍,更是讓我感受到新課改清新的氣息。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恰當把握教學生成,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譚永煥校長的講座,深深的感染了我。他那活到老、學到老的敬業精神,兢兢業業地工作,對教育事業深深地愛,讓我們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及敬佩的心情。

  培訓學習中途期間,我們與十八小的名師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從中學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並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同時也給我提了有價值的教學建議,這對我在今後日常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通過培訓學習,促使我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通過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與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專家與名師,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 ,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作為一名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的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

  培訓活動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專家及名師結合自身的成長給我們做的一場場精彩講座,為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篇三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河北省中小學教師集中培訓”,之後有參加了為期70天的網路培訓真是受益匪淺。培訓內容不僅豐富全面,而且非常細緻。從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及修養到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思路、具體計劃到任課教師該如何上好課、如何佈置作業;從如何搞好班級管理到問題學生的個案分析等等。許許多多與我們教師自身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幾天的培訓中找到答案,平時教師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根本無暇抽出時間進行全面的培訓,所以這次暑期培訓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關於語文方面收穫也是頗豐。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說出子醜寅卯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下載後又細細的閱讀起來,認真的理解著語文教師“走進文字”的四次對話。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我覺得這個過程也是我與這篇學習材料進行“對話”的一個過程。

  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文字?這篇學習材料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要經歷一個四次對話的過程。即與文字的文字對話;與文字的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每一片文字我們都紮紮實實的經歷一個這樣對話的過程,就是從各各方面深入挖掘的一個過程。我們常說鑽研教材,備學生,何為“鑽”?何為“備”呢?我想在老師的講座中就給我們做了非聯絡自己的教學實際,其中第四個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往往是被自己所乎視的。“經驗中的學生”指的是教師所瞭解的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經驗、知識和情感思想實際。我想這個對話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一個充分的課堂預設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經歷了前面三次的對話進行了大量的鋪墊深入理解文字的過程之後,卻不知如何把這些理解,感受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去。也就是課堂中的教學目標的落實成了最大的困難。在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學生該經歷怎樣的過程運用怎樣的方法呢?這時,教師就要回憶自己走進文字的時候,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運用了怎樣的方法。老師自己經歷的過程、運用的方法中是蘊含了一些科學的閱讀規律的。成人閱讀與學生閱讀的區別,主要在於知識經驗、情感思想和能力實際。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其實就是判斷哪些內容需要學生讀懂、體會、感受,但是因為只是經驗的欠缺、能力的欠缺而不能讀懂、不能體會、不能感受。這樣,我們就會思考: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什麼,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們補足什麼、在閱讀的時候,該給予怎樣的方法的指點,該創設怎樣的情境引發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指點學生建立怎樣的聯絡從而產生跟作者的共鳴。”讀了這段文字,讓我覺得語文教學要達到一個境界,教師就應該在這上面好好的下功夫了。教師的口若懸河、強牽附會的貼標籤、亦或是品德課式的思想教育,那怎麼會有學生的共鳴呢?

  篇四

  2012年7月14——8月1日,參加“百色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學科教師集中培訓”的老師集中在百色市教育賓館六樓會議室,進行為期四天的集中培訓。給老師們授課的共有五位專家,他們分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劉真福主編、山東臨沂教科所的郭士豐主任、廣西師範學院的施平教授、柳州高中的特級教師周麗雅老師、桂林中學的特級教師尹順林老師。專家們分別針對課改涉及到的不同層面、不同問題做了細緻入微的、精彩的講解,讓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劉真福主編就教材的編寫作了細緻入微的分析、講解。指導思想方面,新課標要求教材的編寫要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要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難能可貴的是,新課標從高中生的角度出發,要求教材編寫要適應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從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內容選編方面,新課標要求“選文要具有時代性和典範性,富於文化內涵,文質兼美,豐富多樣,難易適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並且還要求內容的確定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從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來看,課文的選編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側重思想性、時代性、豐富性、可接受性等幾個方面。選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知識,得到進步。中學語文課文的選編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劉主編的分析和講解讓與會的老師真正理解了課改的意義。

  郭士豐主任給我們介紹了山東省實施新課改的經驗。山東省是全國第一批進行新課改的省份之一,他們的經驗是我們進行課改的寶貴材料。由於科學知識不斷更新、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為了緊跟上不斷髮展變化的教育形勢,老師們要積極地投身於教學改革的實踐之中,努力向學者型、科研型老師發展。經常組織老師學習新課標、新教材和先進的教學理論,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積極開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主動探索適應新形勢、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把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進行交流或發表。在課題研究中,確立了“反覆誦讀——教材解讀——確定目標——設計過程——實施教學——教後反思”的教學研究思路。強調研究者要過好五關:誦讀關、解讀關、定向關、設計關、教學關。新課改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事件能力。進行教學流程設計時,堅持以程式性知識為基本學習內容,堅持以學生主動學習為基本的學習方式。前人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彌足珍貴,郭主任把他們在實施新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毫無保留地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在進行課改時少走彎路。

  施平教授給我們解讀了《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語文學科指導意見》他說,高中課改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是“教育理念”和“業務素養”。繼續堅持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培養三種語文能力: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語文課程總目標是: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必修課程體現了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 ,其目標包括兩個部分: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選修課目標是:選擇課程、嘗試創作。課程的設定是為了每一位學生得到發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或課程,獲得某種證書、文憑,都會有相應的學習量的規定。學生完成某項科目或課程所需要的學習量,並得到合格的評價,即可獲得相應學分。施教授的解讀讓我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周麗雅老師給我們講新課程備課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她說實

  施新課程後老師們的備課任務更重了。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備課上就應多下功夫,多做預案,在備課方面要多考慮學生,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了。“課改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一次人生的歷練,是一次洗禮,它帶給我們教育生涯的必然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是一次痛苦的蛻變,更是一次教育精神與情懷的涅槃。”周老師還給我們轉達了北大溫儒敏教授對課改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的鼓勵:“高中語文教師對於新課改應該具有的態度:不發牢騷、不批判,而是認真去實施,力所能及地積極去做,能做一寸做一寸,能進一步進一步,向著課改的理想目標近一點,再近一點,而不是怨天尤人。”此外,新教材的授課內容增加了,但教學課時卻減少了,這就要求每節課的課堂容量要大,因此,備課時就要考慮周全,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應成為備課的重點。

  尹順林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新課標下作文教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他說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要注重“作文四美”,即“思想品質美”“思維品質美”“文化品質美”“語言品質美”。高中生作文的這些優秀品質,需要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時間裡,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系統地訓練,絕不是任由學生作文水平自由發展。尹老師還說,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讀名著,以保證能積累到更多的鮮活的寫作素材。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要讓學生說真話,述真情,抒實感,不要搞套路作文、公式作文。新課程更注重的是學生個性的發展,體現在作文教學上就是要讓學生多關注生活,多感悟生活,能寫出真情實感。 總之,這四天的集中培訓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學到了很多對今後教學很有用的東西,比起那些沒能來參加培訓的老師來說,我們比他們要幸運得多,我們能夠如此近距離的聆聽專家們的講課,還能與專家們面對面地討論,能夠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很多新課程的情況,對我們今後實施新課程會有很大的幫助。

  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