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提倡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學習思想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儒家的學習理論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小編在這裡重點探討儒家學習理論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一、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在學習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態度對學習者的學習方向、效果、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儒家歷來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儒家理論中關於學習態度的論述概括起來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勤奮好學。學習的首要要求便是好學。儒家要求學習者首先要有一個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子路在《論語》中首次出現便是在“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樣的場景中。另外孔子提倡“疑思問”、“每事問”、“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要求學習者能夠“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做到“有若無、實若虛”,堅決反對那種“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的虛假態度。在端正學習態度的基礎上,儒家非常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好學樂學精神。孔子曾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有一次葉公向子路打聽孔子,子路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老師,回來後告訴了孔子,孔子自己的概括是:“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自己和對弟子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把學習看得比吃飯、睡覺還重要,要做到廢寢忘食地勤奮學習。正因如此,孔子在看到宰予晝寢後,對他很失望。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對宰予晝寢一章有這樣的論述:“儒學一貫強調勤奮,堅決反對懶惰,《論語》中還屢有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等的斥責,直到康有為仍把‘禁懶惰’作為‘四大禁’之首。”可見從孔子到康有為的儒學家們對勤奮好學的學習態度的重視。
二是專心有恆。儒家所強調的另外一個學習態度的範疇就是要有一顆恆心、一個頑強的意志。它能戰勝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習者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堅定不移地達到最終目標。《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裡曾子直接提出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同時路程遙遠,到死方休。這就要求學習者在學習上要具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所以孔子對學有恆心、孜孜不倦的顏淵極力讚賞,感慨地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並稱贊他說:“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孟子所說的“舍則失之”正是不能有恆的弊害。“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在《勸學》篇中更是強調了持之以恆的重要性:“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宋代儒學家朱熹指出:“《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蓋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強調學習不可間斷。
當今,隨著社會的商業化和網路的迅速發展、豐富,學習者面對眾多的學習渠道更應該秉持好的學習態度,做到好學樂學、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二、學習方法
儒家的學習方法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範疇。
一是廣取博收。
廣取博收是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基礎。人的知識、才能和道德不是天賦的,是靠後天學習發展起來的,要積累廣博的知識基礎,就要博採諸家,重視點滴知識的積累。孔子提倡博學:“君子博學於文。”***《論語·子罕》***也就是要廣泛地學習各種文化典籍,吸收與儲存大量的書本知識。同時孔子認為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還要超出書本的範圍,多見、多聞、多問、多識,這些都是博學的基本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也就是說,多多地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記在心裡,這便是學習知識的方法次序。《中庸》中提出的學習方法中,也是把博學放在第一位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宋代儒學家張載強調勤學博文的重要性,他說:“孟子亦只言存養而已。此非可以聰明思慮,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學語文,以求義理。”意思是存心養性的功夫並非由聰明思慮之力所能生效,必須通過廣泛地學習來尋得義理。所以他又說:“勤學所以修身也,博文所以崇德也。”為什麼要勤學博文,因為“學愈博則義愈精微”,可見張載認為要想明義理,必須建立在博學的基礎上。歷代的儒學大師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建樹,和他們學習初期的博學根基有很大的關係。後儒學者對博學內容進行了論述。朱熹說:“博學:謂天地萬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當學。”***《朱子語類·卷八》***“博學之,是學六府、六德、六行、六藝之事也。”***《顏元·存學編·卷一》***“不閱四方上下,則不知何者為中;不鑑古今中外,則不知何者為宜;不窮飛潛動植,鬼神物怪,則不知人道;不遍考諸子各教,是非得失,則不知聖教。蓋物多連貫而成者,不博及群書,不能明一義;不為普通學,不能事專門。但氾濫而當知歸,勿流蕩而至忘返耳。”***康有為:《孟子微》卷六《貴恥第十四》***同時,儒學家也指出,博學不是毫無目的地眉毛鬍子一把抓,博學要有方向、有中心、有標準,正如荀子所說:“多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荀子·大略》***也就是說學習如果只求多而沒有中心、方向,愛好實施變化,這樣學習的人是不值得肯定的。 博學的範圍在古今當然有很大差異,但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對今人仍然適用。學習越是廣博,獲得的知識越多,思維就越活躍,視野就越開闊,想象就越豐富,對於問題的學習與研究,就能在豐富的感性材料基礎上,更好地進行理性認識,發展智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不能進行廣泛地學習,則必然會孤陋寡聞,知識經驗甚少,也就不能豐富自身、提高自我。
二是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既是一種學習方法,又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最早是被孔子用作教學方法的。顏淵讚歎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可見孔子在教學中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客觀順序,又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來施教,這也可從《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也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中體現,孔子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由淺入深、由近及遠,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的學習。不僅在教學上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學習中也應貫徹實行。荀子認為為學必須循序漸進,他說:“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呼誦經,終乎讀禮。”***《荀子·勸學》***漢代儒學家王充也認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干將之劍,久在炭爐,銛鋒利刃,百熟煉厲。”***《論衡·狀留》***宋代的張載說:“若始求太深,孔自茲愈遠。”***《張子語錄中》***強調學習伊始不要搞的太深太難。宋代朱熹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循序漸進”這一概念,“請問循序漸進之說?曰:以二書言之,則先《論》而後《孟》,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
並且對循序漸進進行了舉例說明。朱熹在介紹讀書之法時多次提到學習應該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低到高的規律,他所:“比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朱子語類》卷八***並且要求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制訂學習計劃,嚴格遵守,他說:“立一個簡易可常的課程,日日以此積累功夫。”
循序漸進之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當今教育中,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接受能力、知識儲備循序漸進;作為學習者也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自主學習,制訂學習計劃,由淺入深,量力而行,不能貪多務廣。
三是學思結合。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他主張學思並重,如果學思脫節就容易產生一些弊病。關於這一點西方哲學家康德也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這與孔子的說法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學習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同時,孔子認為學是思的基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可見思考如果不以學為基礎就只能是空思冥想。當然學也離不開思,思有助於學。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在這裡不僅強調了思考的必要,而且隱含了獨立思考的價值,他主張讀書者必須有疑、存疑,即使對於儒家經典也應如此:“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離婁上》***後儒學家在治學中一直秉承者孔子、孟子的學思結合的思想。朱熹、王夫之等都有一些關於學思的論斷,並且能在治學過程中實踐它。朱熹主張“熟讀精思”,他認為讀書“如吃果子一般,……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並且還要能背誦,“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這之後就要“精思”,反覆思考尋繹文義, “這功夫須用行思坐想,或將已曉得者再三思省”。王夫之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認為:“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船山遺書·四書訓義》***學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儒家學思結合的學習思想,是經實踐證明的符合學習規律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但現代教育讓學生學的多,留給學生的思考餘地很少,因此儒家的學思結合的思想對當今教育具有指導性和啟發性。
四是身體力行。
中國古籍中關於力行的記載出現很早,《古文尚書》中就說:“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左傳》中也有:“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的說法,可見力行的重要性。身體力行是對自己“已知能知”的學習經驗進行檢驗的行動、行為和實行的過程。
孔子在強調學思結合的同時,又強調學習必須與“篤行”相結合,孔子所說的行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行為、行動,更主要的是把學到的應用到道德修養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論語·衛靈公》中有子張問行的記載:“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荀子繼承了孔子重行的思想,他說: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儒效》***宋明理學集儒家修養理論之大成,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哲學理論體系,也是一套完備的道德修養方法,道德實踐在宋明理學中得到很大重視。朱熹說:“知、行常相須***相互配合、相互依賴***,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朱子語類·卷九》***他還說:“故聖賢教人,必以窮理為先,而力行以終之。”***《朱文公集》卷五四***可見,儒家教育家普遍重視力行,因為這是一個人道德修養是否落到實處的關鍵;無論怎樣的道德認識,最終都要付諸道德行動,並且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和境界。
現代教育逐步重視對實踐環節的教育和實施,強調學習實踐的重要性,加大了實踐力度,這種思想和儒家身體力行的學習思想是一致的,是對儒家身體力行學習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但現在有些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往往不能真正落到實處,這是現代教育應當加強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