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讀書手抄報圖片

  為了培養和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成從小讀書的好習慣,品味閱讀帶來的樂趣,做讀書手抄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獲獎讀書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獲獎讀書手抄報圖一

  獲獎讀書手抄報圖二

  獲獎讀書手抄報圖三

  獲獎讀書手抄報圖四

  獲獎讀書手抄報圖五

  獲獎讀書手抄報資料1:讀書感受

  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通過讀書,我們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還可以增強修養。因而,我非常的喜歡讀書。

  書是知識的海洋,很多科技發明都是建立在科學家廣博讀書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讀書,自己還可以製作一些東西,如我們可以製作遙控飛機,等等。特別是通過讀書,還可以瞭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如爸爸老早給我買的《三國演義》,使我知道了三國主要指魏、蜀、吳,同時我還知道了曹操並不是戲曲所描寫的是個大奸臣,而是一個有膽魄的政治家。通過讀書,我們的確可以增長知識。

  認真讀書,我們還可以學會做人的道理,增強自己的修養。當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必須通過教育,廣泛讀書,學會如何為人處事,如我們學一篇關於雷鋒叔叔的課文,我被雷鋒叔叔出差一千里,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精神深深感染,我心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雷鋒叔叔那樣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人,那我們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和諧。”我暗下決心,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

  讀書是偉大的,讀書也是每一個人所應該提倡的。我喜歡書,更喜歡讀書。

  獲獎讀書手抄報資料2:名人讀書故事

  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開啟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

  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況衡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