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勵志文章素材

  把今天留給明天,把明天留給未來,把當下留個正在奮鬥的自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生於90年代活於當下的我們,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無形的,有形的,總之一句話,現在的我們總在為了自己日後美好的生活而死死掙扎,我們生在三四線的小城市,奮鬥在具有前景,具有機會,壓力超大的一二線城市,我想這是絕大多數90後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不管你過得好與差,混得是好是壞,我想我們都該為此而感到自豪,在這個擁有無線機會,無線可能的大都市的角落裡卻只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你應該為此而自豪,但所謂的自豪是要有前提的.

  這個前提因人而異,故而之在這不做解釋,自己用心去想,當你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的時候,也就足以說明你的夢想正在逐步的靠近,當所有人都在為你所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的時候,足以證明你曾經的選擇是correct。

  我時常在想,想我們這樣並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該何去何從,該如何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該如何去面對並且解決如今的壓力,我想這些問題並不是我們這些差生所遇到的問題,絕大多數的90後都存在這這樣的問題,天上我才必有用,我想只要你用心了就一定會發現你想看到的結果,二十幾歲的人是:迷茫的、無知的、奮鬥的、拼搏的、戀愛的、愛玩的、等等,美好的童年要以離我們而去,但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所走過的路是多麼的有趣,那些美好的童年,美好的校園時光,以及對未來無限的嚮往,我很喜歡現在進行時,但我也很懷念過去,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激情和希望,不要說我矯情,時間大部分是用來浪費的。

  我們很難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到一件事上去,要不然中國不到處都是小馬了嘛,我們現在所做的到底為了給將來的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還是給自己一次努力奮鬥的機會,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想要什麼,想要不一定能實現,就像每個人都有暗戀的物件一樣,但是你不努力去追求一次又怎麼能夠知道對方的心裡是否有你的存在呢,反正年輕嘛,為什麼要怕輸呢,輸的多了,贏的機會才越來越大,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不要讓現在的自己對不起曾經奮鬥的自己!

  ***二***

  又是一年畢業季,花有再開時,人無再少年,這句話用在畢業後即將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再好不過了,前三十年為了求學,後三十年為了生活,前者是祖國的希望和花朵,後者是社會的奴隸與“自由”,為了未來而努力求學,為了生活而失去自由,前三十有父母為你服務,後三十年除了回報養育之恩還要養育兒女,為了金錢可以失去自由,為了金錢可以成為奴隸,但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何為底線,因人而異,不做比較,不做類推!

  學習什麼時候也不晚,畢業後最大的悲劇也許並不是失業而是放棄了原有的專業,我相信一定有這樣的人吧,社會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兩個字誰都能寫,誰都能讀,誰都能評論,……….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往主流社會和成為上流社會的精英,沒有讀過大學的人和讀過大學的人唯一的區別就是:做愛的時候:一個知道採取措施,一個不知道採取措施,一個早婚,一個晚婚,兩者之間的結局往往相差很大,很少有人能成為不婚主義者,即使有也不會是你我。

  某人說過:當你成名後:你說的廢話也是名句,放的屁也是值得被追捧的,沒有成名之前你說的話再有哲理也是***,這不僅僅是中國的習俗,也是世界的習俗,在這個最好的時代,在這個最壞的時代,是選擇創業,選擇出國、還是選擇就業,選擇創業的未必會失敗,但一定不會成功,選擇出國的不一定能拿到綠卡,但一定是自己值得炫耀的資本,選擇就業的不一定會失去面子,但一定會失去某個時候的自由,三者之間我更喜歡前者。

  畢業後還沒工作幾年的人都開始懷舊了,皆有,聽著同桌的你,哼著童年的初戀,已婚的,未婚的,有錢的、沒錢的、我想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長大後的我們除了煩惱唯一乘下的就是工作和家庭了,還沒有度過七年之癢就迎來了中年危機,抱怨抱怨抱怨

  抱怨社會,抱怨生活,抱怨自己,還是抱怨自己沒有能力呢,知識不夠用了知道學習了,外語不會說了知道補習了,被社會淘汰了知道上進了,家庭破碎了知道彌補了,兩人結婚了知道後悔了,七年之後知道癢了,工作不順心知道發洩了,老婆離開了知道追求了,如果年輕是你唯一能夠衝動,唯一能夠狂傲的資本,那麼你覺得此時的你真的有這樣的資本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你不是王思聰,你也不是房祖名,你老爸更加不是李剛,所以你該腳踏實地了,送給我,也送給你們。

  世界既屬於你也不屬於你,生活既需要你又不需要你

  不要為了代價而付出手段,不要為了目的而付出利益

  不要在情感面前虛情假意,不要為了人性而失去信任。

  原本屬於你的也會在某一天屬於別人,金錢、女人、地位同樣如此.

  所以請珍惜現在屬於你的:金錢、女人、地位!

  能夠得到的,請儘量珍惜,無法得到的請儘量爭取

  金錢、女人、地位同樣如此!

  得到後的失去,失去後的得到,後者顯得更具……..

  把今天留給明天,把明天留給未來,把當下留個正在奮鬥的自己

  送給即將畢業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

  ***三***

  從懵懂的童年開始,我們就有了理想,每次談起心中的理想,我們總是信誓旦旦,甚至是拍著胸脯說,我要為理想奮鬥終身。

  有童年的玩伴說,他長大後就是數學家。他的家人也這樣認為,他的朋友也這樣認為。真的,他還未上學就能又快又準地算出千以內的加減法、百以內的乘除法。看他說“數學家”這三個字的時候,昂首挺胸,一臉嚴肅,臉都漲紅了,就差沒有長大了。

  在我家隔壁單元二樓,住著一對夫妻和一個女兒。女兒冰雪聰明,手指修長、潔白,當她的小手按在鋼琴鍵上的時候,琴聲像一股涓涓細流從山澗緩緩流出,讓人陶醉其中。你不難猜到,女兒的理想就是成為“鋼琴家”,為此,她和父母不懈努力著。

  女兒的努力沒有白費,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省音樂學院。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我一輩子都記得,她畢業不久,就舉行了一場音樂會,邀請了很多很多的親朋參加,還邀請了一個音樂教授現場指導排演。

  可,理想啊!理想!當我們一步一步靠近它的時候,它卻巧妙地躲開了,被現實掩藏嚴嚴實實。

  結果,那個未來的“數學家”長大後進了一家企業當工人,企業破產後又變成了擦鞋的,每天喜滋滋地數著零票子,一毛、兩毛……一元、兩元……。努力了十多二十年的“鋼琴家”,兜兜轉轉鍾走進一家外企,當上了人事經理,在職場居然混得有模有樣。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既然誰都無法事事如願、事事如意,那還不如笑對人生,坦然面對人生變數。

  於是,在我們長大成人後,我們總懷疑當初的理想是否正確,甚至嘲笑那些理想,並告訴身邊的人,“理想不能當飯吃,解決一日三餐才是王道”。在現實面前,我們的理想變得楚楚可憐又滑稽可笑。在現實面前,我們漸漸懂得,最好的理想是“隨機應變”。

  可,隨機應變讓我不再有理想,感覺生活越來越迷茫,像漫無目的的行屍走肉。

  我的手機裡至今還儲存著朋友發來的簡訊——你絕對猜不到吧,我的長篇小說發表了!朋友的理想是成為文學家。我想告訴他,事實上,發表了長篇小說並不等於成為了文學家。

  這是朋友的第五部長篇小說了。其它四部小說都未曾發表,現在還積壓在他的電腦的某個磁盤裡。

  收到朋友簡訊之後,我回復:“你現在連吃飯都成問題了,怎麼還那麼執著你的文學夢啊?要是你動動筆,寫點小廣告什麼的,早就積累一大筆財富了。我記得,曾有一家廣告公司要高薪聘你。”

  可朋友,一點也不覺得難過,他再發簡訊告訴我:“理想就是理想,不能隨便因現實而改變。再說了,我現實不是開始成功了麼?再說吧,一點一點地接近理想,會讓我感覺到很幸福。”

  是的,理想本來就不能被現實左右,本來就需要用一輩子那麼長的時間來呵護。何必“隨機應變”,改了又改了呢?我們以為理想終究敵不過現實,那是對理想的誤解。為現實而隨意改變的理想,不是真正的理想。

  居里夫人說——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所以,實現理想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實現理想就是把一塊頑石磨成一粒珍珠的過程,至於磨礪的痛苦,對於實現理想的幸福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其實,一輩子看似很久,但,都是一個個現實組成的。只要我們努力衝破現實的阻礙,理想就時時刻刻有可能開出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