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開的十大未解之謎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讓科學家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無法解釋的科學之謎現已找到了答案。目前,美國媒體列舉出了科學家近年內揭示的十項科學發現,將這些之前的“未解之謎”的謎底向世人揭曉,其中包括:蜜蜂的飛行之謎、具有科幻傳奇色彩的水晶頭骨之謎、鯊魚處女產子等。

  1、水晶骷髏之謎

  許多人對水晶頭骨的認識源自電影《印地安那-瓊斯和水晶頭骨王國》,該電影中水晶頭骨是神祕外星人的頭骨,這些外星人締造了遠古人類文明。雖然在現實中考古學家並不能確定水晶頭骨來自外星體,但之前13個神祕水晶頭骨確實讓人們迷惑不解,它們大多出現在中美洲宏都拉斯、墨西哥等地,人們將它們與神祕的瑪雅文明和金字塔相連線在一起。水晶頭骨都是用高純度透明水晶製成,上面沒有任何明顯的工具切割跡象,它們在製作時完全沒有考慮到水晶的自然軸,這在現今的科學技術也很難辦到。如果將鐳射射入水晶頭骨的鼻腔時,頭骨就會發出光芒,表面出頭骨的稜鏡作用。

  2008年,由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使用電子顯微技術和X射線結晶技術對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內珍藏的水晶頭骨進行了檢測,頭骨表面的詳細分析顯示在眼眶、牙齒和頭蓋骨附近有極細微旋轉劃痕,很明顯這種切割打磨技術源自一種叫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裝置,而古瑪雅人並未掌握這種加工技術,這種工具在前哥倫布時代的美洲大陸上根本不存在。研究人員推斷這些水晶頭骨是在歐洲加工製造,其材料是巴西無色水晶。很可能是這些水晶頭骨製造完成後以古瑪雅阿芝臺人的神祕遺物出售給收藏家,目前許多博物館都取消了水晶頭骨展示,對其來源產生置疑,認為它並不具備考古研究價值。

  有趣的事實:13個神祕水晶頭骨在世界各地散佈著,其中最著名的一顆水晶頭骨就是“末日頭骨”。1924年,這顆水晶頭骨被安娜-米切爾-海吉斯***Anna Mitchell-Hedges***持有,她是從養父——英國探險作家F.A-米切爾-海吉斯***F.A. Mitchell-Hedges***那裡繼承的。據安娜稱,這顆水晶頭骨的歷史可追溯至3600年前,頭骨的眼睛可以釋放出藍色光芒,當它擺放在計算機旁時,曾多次導致計算機硬碟“崩潰”。目前,這顆水晶頭骨從未接受任何實驗檢測,原因是現持有人並不允許這樣做。

  2、鯊魚處女產子之謎

  2001年,一條雙髻鯊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亨利-多利動物園內產下小鯊魚,令科學家難以理解的是這條雌鯊魚所生活的水族缸內都是三條雌鯊魚,它們在水族缸內已生活了3年時間,沒有雄鯊魚與它發生交配是如何產下小鯊魚的呢?

  一些科學家認為解釋該現象的一種理由是雌鯊魚可以儲存雌鯊魚的精子進行受精,還有的科學家認為鯊魚能夠通過罕見的單性生殖方法***無需精子直接孕育***實現無性繁殖。最終2007年科學家通過DNA測試揭開了謎底,這條小鯊魚並沒有父親,它是迄今發現的第一條無性繁殖的鯊魚。

  有趣的事實:2008年,科學家在美國維吉尼亞海洋&水族館科學中心證實的第二例鯊魚無性繁殖現象,一條5英尺長、94磅重的大西洋黑鰭死於未知併發症,在屍體解剖過程中,水族館工作人員吃驚地發現其腹內有一條10英寸長的小鯊魚。DNA測試顯示這個小鯊魚胚胎並未攜帶來自雄性鯊魚的遺傳基因。

  3、“泰坦尼克”號未知男童

  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後的幾天,營救人員在北大西洋發現了一具男童屍體,但當他被埋葬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時也未被鑑別身份,只得在墓碑上標註著“未知男童”。2001年,加拿大安大略湖湖濱大學研究人員批准可以對這具男童屍體進行挖掘分析,通過諮詢“泰坦尼克”號的旅客名單,將這位未知男童的身份縮小至四個兒童中的一個——戈斯塔-保爾遜、艾諾-帕努拉、尤金-賴斯和西德尼-古德溫,最初推斷這個男童屍體是艾諾-帕努拉,然而2007年一項新的檢測顯示這並不正確。許多先進的DNA測試顯示屍體牙齒與古德溫的親戚DNA完全吻合,從而證實這個未知男童就是西德尼-古德溫。

  有趣的事實:營救船上的海員發現這具男童屍體時感到非常難過,並籌集錢財為他建造一個墓碑。1912年5月4日,男童屍體被埋葬,在他的棺材上放置了一個銅垂飾,在垂飾上海員上刻了“我們的孩子”的字樣。

  4、管眼魚透明頭部

  生活在海底2500米深處的管眼魚有著奇特的外觀特徵,它的管狀眼睛能夠收集深海的光線,但是對於這種眼睛結構的作用卻讓科學家們十分迷惑不解,這種管狀眼睛結構只能看到眼前的目標,它如何在深海環境下捕食生存呢?

  今年3月份,科學家使用遠端操作儀器對海下600-800米深處的管眼魚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了之前一項未知事實——它的頭部呈透明狀,眼睛能夠自如地旋轉,這種透明頭部結構擴大了它的視野範圍,它還可以看到頭部以上的獵物。據悉,管眼魚首次被發現是在1939年,但由於漁船從不同深海域用漁網打撈魚,這種頭部透明的魚未被及時發現就已死亡了。

  有趣的事實:從圖片上看,人們通常都會認為在其頭部前端的兩個小洞就是眼睛,其實這並不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睛是綠色的圓體結構位於頭部前端。它們的眼睛被周圍一圈充滿液體的透明物質給保護起來了,這些透明物質甚至還覆蓋其整個頭頂。

  5、“新英格蘭黑日”

  1780年5月19日,“新英格蘭”和部分加拿大地區觀測到不同尋常的“黑日”,由於那個時代的科學知識十分落後,英國許多人都將這一現象以宗教信仰相聯絡起來。甚至直到今日“新英格蘭黑日”仍被許多人認為與超自然現象有關。據悉,新英格蘭地區,也被稱為“紐英侖”,是位於美國大陸東北角、瀕臨大西洋、毗鄰加拿大的美國6個州。

  二百多年來,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釋,他們曾討論認為這可能是火山噴發或天空出現的劇烈變動。2008年,近230年之後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結合當時的書面記錄和被火燒損的樹環跡象,斷定黑日是由於加拿大嚴重的野火導致的。在18世紀80年代發生的嚴重火災殺死了活著的生物,不僅燒燬了大面積的森林,火勢的熱量蔓延灼熱了許多樹皮,幾年之後這些受損的樹木進行樹皮脫落,從而揭示了附近曾遭受過嚴重火災。研究人員對安大略湖南部的阿爾岡昆高地和許多地區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在當時該地區曾遭受過嚴重的火災。正是這場大火災影響了英百公里高空的大氣層狀況,較大的煙柱產生,進入大氣層頂部後形成了“新英格蘭黑日”。

  有趣的事實:據歷史記錄資料稱,“新英格蘭黑日”來臨使人們不得不在中午用餐時點燃蠟燭,夜鳥來到歌唱,鮮花閉合了花瓣,動物出現了異常現象。

  6、埃匹多拉斯劇場聲學效果

  位於希臘雅典附近的埃匹多拉斯劇場建造於公元前4世紀末,是迄今儲存完好的古代劇場之一。即使在二千多年前,這座劇場仍具有非常好的聲學效果。在沒有擴音裝置的條件下,演員的表演能夠讓劇場1.5萬所有觀眾清晰地聽到。為了證實該劇場的聲學效果,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分散在劇場內,試著測試從劇場中心傳來聲音的強弱,試圖揭示為什麼古代建築條件較差的狀況下,仍能建造出如此專業聲學效果的劇常多年以來這一直是一個謎團,曾有研究人員認為很可能是風流促進聲音的傳播。

  直到2007年,該劇場聲學之謎才被解開,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劇場座位的石灰岩材料具有濾波效應,可以抑制低頻聲音,將背景噪聲降至最小化,因此劇場的1.5萬個座位就相當於“聲音誘捕器”。但目前研究人員仍不清楚古代希臘人是如何意識到石灰岩具有濾波效應的。

  有趣的事實:埃匹多拉斯劇場的舞臺是一個完美的圓形,其直徑為19.5米,一個圓形底座放在舞臺的正中心位置,很可能放置著供奉希臘酒神狄厄尼索斯的祭壇。

  7、“火星之臉”

  火星西多尼亞***Cydonian***地區的奇特地形深深地吸引了科學家,該地區的一些山丘看上去非常像一張人的面孔,也有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火星智慧生命的傑作。這張“火星之臉”的太空照片第一次拍攝是由1975年“海盜1號”太空船拍攝的,其他幾張照片包括1976年拍攝的西多尼亞平頂山地形。從第一張照片來看的確像一張人類的面孔,但是之後拍攝的照片卻截然不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不同太陽光線照射角度所形成的。這一發現吸引了地球之外智慧生命研究機構的關注,部分研究人員認為這張人臉地形可能證實了長久湮滅的火星文明的存在。但多數科學家仍堅持認為“火星之臉”只是不同視覺效果形成的。

  2003年,歐洲宇航局發射了“火星快車號”宇宙飛船,科學家結合該宇宙飛船高清晰立體攝像儀的觀測資料和“火星之臉”的3D影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證實之前的人類面孔只是太陽光線照射和拍攝角度不同所形成的,如圖下面照片所示,山丘殘餘部分形成於山崩滑體和較早的山丘殘餘部分,並沒有呈現出具體的面孔形狀。

  有趣的事實:火星西多尼亞地區的地形結構讓行星科學家產生了濃厚興趣,位於過渡地帶的平頂山在南部多坑高地和北部平滑的低地之間,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其北部平原在火星遠古時期很可能是海洋。

  8、國際象棋“萬能對攻”策略

  國際象棋已發明400多年,深受數百萬棋迷的喜愛。這種棋的步法十分複雜,自從***計算機晝夜不停地計算破解了國際象棋5億種可能的走法,1992年一種計算程式勉強擊敗了世界國際象棋冠軍馬裡恩-廷斯利***Marion Tinsley***,廷斯利曾被人們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國際象棋選手。最終在2007年由美國艾伯特大學研究人員研製的一種叫做“切努克”***Chinook***的計算機程式在國際象棋中能夠有出色表現,2007年“切努克”程式在200個臺式計算機上進行高峰執行,能夠運算得出對手每一步的對攻走法。如果對手是完美的高手,在比賽中一步也不出錯,該程式也將戰成平手。

  有趣的事實:國際象棋深得人們的喜愛,2007年研究人員研製的“切努克”程式是迄今解決的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之一。

  9、翻譯遠古泥碑匾象形文字

  2150年前一塊圓形泥土碑匾在伊拉克境內發現,該地區是古代亞述***西南亞洲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國***首都尼尼微,碑匾上是蘇美爾人使用象形文字描繪的星空影象和一些古代文字。數十年以來科學家們都未曾解釋這個圓形泥土碑匾上的內容。2008年,布裡斯托爾大學兩位科學家——艾倫-邦德***Alan Bond***和馬克-亨普塞爾***Mark Hempsell***最終成功地翻譯了上面的象形文字,這塊碑匾記錄了一位蘇美爾天文學家的星空筆記簿,並提及此次星空描繪記錄時間是公元前3123年***羅馬儒略曆***6月29日。

  有趣的事實:這塊圓形泥碑匾同時揭示了另一項驚人發現——顯示了雙魚星座的軌跡,圖案內容顯示雙魚星座內的小行星以錯誤的執行軌跡碰撞在奧地利科費爾斯地區。科費爾斯是阿爾卑斯山脈最大的巖滑體,但是目前這裡並沒有隕坑,並不像泥碑匾上所描述的存在隕石碰撞彈坑。然而從泥碑匾上收集的資訊來看,小行星的軌跡將解釋為什麼這裡沒有隕坑。小行星碰撞的角度非常低,只有6度,因此天文學家指出,在該小行星最終抵達碰撞地點之前與一個叫做甘姆斯科吉爾的山脈發生碰撞並導致小行星爆炸,這將解釋為什麼小行星碰撞地面時沒有形成隕坑。

  10、蜜蜂的飛行之謎

  之所以將蜜蜂的飛行之謎列在十大揭示的科學之謎的第一位,是因為這項研究讓人們受倍啟發,對蜜蜂的生活習性有更深入的瞭解。伴隨著我們不斷地成長,蜜蜂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昆蟲之一,我們會提出疑問——從蜜蜂的翼展和體重比例上來看,空氣動力學很難支援它們飛行。過去科學家提出的多種理論都無法正確解釋蜜蜂如何實現飛行。

  支援它們飛行。過去科學家提出的多種理論都無法正確解釋蜜蜂如何實現飛行。最終2005年科學家在獲得高速拍攝技術和蜜蜂翼展力學模型的協助下,科學家能夠解釋蜜蜂複雜的飛行之謎。蜜蜂拍打翅膀的頻率很高,可達到每秒230次,比更小的昆蟲還要快。他們的分析揭示非傳統的短波浪式翅膀拍打方式足以讓它的身體浮在空中。

  有趣的事實:為了理解蜜蜂如何在飛行時能夠浮起沉重的身體,研究人員強迫讓蜜蜂在一個充滿氧氣和氦氣混合氣體的小封閉艙室內飛行。這個艙室的氣體密度比普通空氣低,蜜蜂如果還持續之前的翅膀拍打速率則很難維持飛行,這就要求蜜蜂必須更快地拍打翅膀,使科學家有機會觀測到蜜蜂的翅膀和身體處於壓力狀態下,便於觀測蜜蜂超級緩慢的翅膀拍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