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精選

  市場經濟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對當代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作為重要的構成部門,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財務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範文一:企業財務管營改增的影響

  當前全球經濟正在飛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也緊跟全球化的腳步。“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一舉措,有利於修正我國的流轉稅徵收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整體稅制,促進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而跟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稅收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愈來愈多的企業將會逐漸進行“營改增”,其範圍將會擴大到各種經濟領域,因如何應對“營改增”,則是各個企業都將面臨的重大挑戰,而首當其衝的則是企業的財務管理。

  一、“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營改增”即是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而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者是提供加工、修理等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所獲取的收入徵收的稅,由此得知,營業稅是價內稅,是對企業的毛收入進行徵稅,導致極大程度的重複徵稅,這對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而增值稅是價外稅,一方面減少了重複徵稅,另一方面通過開具增值稅發票,可以進行相關的抵扣,對企業帶來了便利。因此,施行“營改增”使企業的稅收壓力明顯減小,有利於幫助企業更長遠的發展。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1.對企業財務核算造成的影響

  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進行“營改增”後,必然會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因為在“營改增”之前,計算營業稅時,使用的是以企業所獲得的全部銷售收入作為基數,然後乘以營業稅率,從而得到營業稅,而改革之後,則是以不含增值稅的銷售收入作為基數,還要計算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計算方法的不同,使得在無形中增加了不同的會計科目,因此,相對比之下,企業會計核算則要比之前變的更復雜,對於會計核算人員的壓力也隨之增加。而在此方面,假使企業沒有準確地對經濟業務性質進行判斷,例如可以抵扣的部分算進了主營業務收入,這樣不僅是對核算工作的疏漏,更是使得企業沒有享受到“營改增”帶來的重大好處,阻礙了我國稅負政策的施行。我國之所以推行“營改增”,正是為了能夠減少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行業企業的稅負壓力,企業若能夠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細分會計科目,積極按照規定進行增值稅的相關業務核算,則不僅增加企業的核算能力,更是有力支援了我國政策的推進。

  2.對企業稅負造成的影響

  企業在徵收營業稅時,由於營業稅是價內稅,企業在每一道生產環節中,都需繳納全額的營業稅,使得企業的稅負越來越重,而營業稅改增值稅正是為了解決重複徵稅這樣的弊端應運而生。通過改革,企業的稅負將整體減少。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其一,對於試點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營改增”後採用簡易徵收辦法,原有的6%或者4%的徵稅稅率一律調整為3%。此外,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則減按2%徵收率徵收增值稅。稅率如此大幅度的降低對於稅負的減少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其二,對於一般納稅人來說,雖然改革前後都是使用17%的稅率,但是改革前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改革後,不僅增加了可以抵扣稅額的範圍和額度,並且提供不同的應稅服務使用的稅率不同。例如,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稅率為11%;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稅率為6%;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應稅服務,稅率為零。有了這些區分,自然使得不同行業的稅負都得到了相應程度的降低。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企業稅負都有所降低,有些企業在“營改增”中稅負不降反增,例如主要成本為勞務或者其他不可抵扣的行業,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就應該一邊適當調整自己的會計政策,一邊研究是否能申請相關國家補助。

  3.對企業淨利潤造成的影響

  企業的淨利潤需由幾大因素綜合得出,即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以及所得稅,此指標是衡量企業經濟收益的關鍵性因素。“營改增”的實施,由於影響了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等因素,故對淨利潤必然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對企業的存貨和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從而降低營業成本。因為增值稅的計徵額比之前營業稅低,營業稅金及附加也隨之略有降低,使得利潤總額提高,所得稅也同樣增加,造成企業的淨利潤慢慢改變。不過,企業淨利潤具體是增是減,主要取決收入和成本的增減幅度。企業要提高淨利潤還須不斷增加營業收入,有效降低營業成本,對企業訂製恰當的稅收籌劃。

  三、“營改增”實施後企業應採取的相應措施

  1.改善企業賬務處理方式

  為了保證“營改增”的順利進行,企業要修正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制定合適的財務財務操作流程,按照相關規定增加增值稅的會計處理,並相應增加設定明細賬目,有增值稅的業務必須嚴格按新行“營改增”條款進行會計處理,提供真實可靠的稅務資料。

  2.合理納稅籌劃,有效增加利潤

  “營改增”的實施,最大的好處是許多企業能夠減少稅負。但同時根據不同企業的納稅性質和主體,“營改增”也可能為企業帶來風險。因此,納稅籌劃的優化與完善就必不可少了。第一,企業應藉助流通環節來進行稅負的轉移,從而減少稅額。第二,在選擇合作商時,確保其財務制度健全,有能力開具全套的增值稅發票。第三,努力挖掘客戶資源,藉助“營改增”的契機來拓寬企業經營業務,爭取更大利潤。

  參考文獻:

  徐德晞.“營改增”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戰略變革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18***.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範文二:中小服裝企業財務管理強化策略

  摘要:服裝行業是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年來服裝行業特別是中小服裝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中小服裝企業財務管理現狀,指出了其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並就如何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求完善中小服裝企業財務管理,適應其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中小服裝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一、引言

  我國擁有超過十三億人口的龐大消費人群,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服裝消費市場之一。服裝是生活必需消費品,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國服裝行業銷售額相應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5年至2013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零售總額從1,362億元增加至8,179億元,增長率均值為26.16%,比同期GDP增長率均值高約16個百分點。而在我國現在的服裝行業中,中小企業佔了很大的比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進一步發展,中小服裝企業的管理方式特別是財務管理方式在日益發展的經濟環境中,侷限性日益明顯,在某些程度上甚至制約了企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因此,提高中小服裝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二、中小服裝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1、財務控制薄弱,資產管理混亂。1***資金管理不到位。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對資金管理認識不到位,資金閒置時沒有與銀行產生良好的業務往來,導致一旦資金預估不當,就會陷入無貸可借的局面,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2***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往往以開拓市場為目的,只要有經銷商願意代理其品牌的服裝,就會對其實行相當寬鬆的信用政策,導致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拉長了資金的回籠週期。而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隨意寬鬆的信用政策,且後續又沒有嚴格的應收賬款跟催措施,使很多應收賬款無法收回,久而久之形成了呆賬、壞賬,給企業資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3***存貨管理混亂。中小服裝企業往往大多有家族企業演變而來,在存貨管控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存貨進出無嚴格的管理制度,也沒有建立一定的安全庫存體系,無形中造成的資產的浪費,導致成本加大,從而削弱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2、財務體系不健全。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大多為“家族式”管理,並沒有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對資金的使用、賬務的規範、財務報表的分析、預算體系的建立都缺乏一定的制度規範。財務制度的不健全,導致財務資料的不準確,在面臨重大投資決策時,因缺乏科學的依據與分析,往往會導致管理者作出不恰當的決策。雖然隨著企業的發展,很多中小企業主也已經認識到了財務部門的重要性,會從市場上引進一些高階的財務管理人員,但由於缺乏一定的“土壤”,外來的財務管理模式會產生相當大的“水土不服”現象,從而造成了一種越管越亂的現象,有時反而會陷入惡性迴圈。

  3、財務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中小企業發展初期,人與人的關係基於血緣關係和地緣聯絡,對團體以外的人不信任。在財務這一敏感部門,"忠誠度"成為用人的重要標準,無血緣、鄉緣關係的財務管理群體很難與家族勢力平衡。所以,在中小企業,真正的財務專業人才很難留住,留下來的財務人員大多未經正規的專業培訓,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財務部門基本淪為典型的資金進出記錄部門,財務人員幾乎不會參與收集分析資訊,決策資訊準確度較差,決策的可靠度低。難以為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資訊。

  三、解決中小服裝企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規範健全的財務控制體系。財務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它是運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式,通過規範化的控制手段,切實加強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1***合理調配資金來源和用途。一是不能用短期借款來購買固定資產,以免造成資金週轉困難。二是合理進行資金分配,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佔用要進行合理的配比。三是準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2***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一是中小企業應在提高產品質量上多下工夫,在市場競爭中追求以質量取勝。二是儘量採取收取現金和短期賬款的方式為主,不可避免需要採取賒銷形式的,應對對方的資信和經營業績進行詳細調查,對賒銷客戶進行嚴格的信用評級,建立合理信用政策。三是嚴格控制賬齡,對已經形成的應收賬款要定期函證核對,掌握應收賬款的週轉動態,對歷史遺留下來的死賬、呆賬,和現在有可能產生的壞賬,在取得確鑿的證據後,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四是加強催收措施,對快要到期的應收賬款應進行積極催收,對已經到期但無意支付的企業採取適當的法律途徑首先要對資金的來源與使用進行合理的分配,資金流充裕時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資金緊缺時合理排程。

  2、創新財務制度,加強財務控制力。財務制度創新主要包括財務治理與財務控制兩個方面。一是創新財務治理,兼顧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並讓關鍵性資源所有者參與財務治理,激勵關鍵性資源所有者專用性投資的積極性,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投入專業化資源。二是創新財務控制,再造財務控制流程。使企業的財務控制流程與業務流程吻合,實現對業務流程的實時監控,進而達到採購、生產、銷售無縫對接。

  3、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從人力資源角度,實現財務管理的整體目標,建立一支有專業素質、肯進取的財務人員隊伍至關重要。一是選擇財務人員時,打破任人唯親的落後傳統,放開財務人員的身份界定,實行持證上崗制與競爭上崗制,並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與考核;二是對員工建立長期的培訓體系,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三是加強會計知識的宣傳力度,對全體員工普及基礎會計知識;四是有必要時聘請高素質的專業財務人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建立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財務體系與制度。

  參考文獻

  [1]文平,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商情,2009年9期

  [2]朱春蓮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08年2期

  [3]汪秋香,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年8期
 

企業財務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