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中農村土地權屬確定新方法探討論文
農村土地權屬管理是明確農村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歸屬,化解農村土地權屬爭議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權屬管理中還存在著土地權屬爭議複雜、處理難度大,立法模糊、適用法律不統一,以及基層土地權屬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土地立法,明確土地確權原則,加強依法行政,加大對土地權屬爭議的調處力度。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土地管理中農村土地權屬確定新方法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土地管理中農村土地權屬確定新方法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該文針對土地管理中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的問題難點,提出將3S技術用於土地確權工作中,該文詳細探討了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的技術思路,論文首先探討了集體土地確權的工作流程,進而從RS技術引用、GPS界址點測量和GIS資料管理三個方面探討了3S技術的應用思路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農村 集體土地 確權 GIS GPS RS
根據國土資源部聯合財政部、農業部下發《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60 號*** 要求,必須切實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力爭到 2012 年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近年來,3S 技術發展迅速,已經被廣泛應用,3S技術是空間技術、感測器技術、衛星定位與導航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相結合,多學科高度整合的對空間資訊進行採集、處理、管理、分析、表達、傳播和應用的現代資訊科技。湖北某市響應國土資源部號召,由市國土局負責組織實施,經過科學研究、全面考慮,決定採用 3S 先進技術進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土地確權相關標準,更經濟、更高效開展土地確權工作。
1 集體土地確權工作流程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可以劃分為四個主要板塊:
***1***工作底圖製作:工作底圖、宗地圖的製作利用RS 技術製作遙感正射影像圖;***2***外業調查與測繪:外業界址點測量採用 GPS -RTK 技術進行資料採集;***3***資料整理與建庫:調查資料則採用 GIS 技術進行入庫、管理等;***4***檢查驗收。
2 RS 技術應用
RS技術利用某些儀器裝置,在不與被研究物件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收集資料,通過處理分析,最後提取和應用有關物件資訊,是一種高效的資訊採集手段,具有極高的空間時間解析度。該市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專案採用 2011 年 11 月拍攝的高解析度影像圖,通過正射糾正,其原理是將影像化為很多微小的區域,根據相關的引數建立資料模型,然後利用數字元高程模型對原始影像進行糾正,使其轉換為正射影像。
由於土地確權外業指界工作量大,不可能每塊宗進行實地指界,利用高解析度的遙感正射影像圖製作成為土地確權工作底圖,套合上一年度土地變更調查資料,可在室內進行界線確認工作,無需所有宗地進行實地指界,界線位置判讀困難的地方,再到實地進行指界。這樣大大提高了外業指界的工作效率,減少野外工作時間,而且遙感正射影像圖精度較高,甚至一條田埂都能清晰可辨,精度完全可以達到規範要求。宗地圖製作以遙感正射影像圖為基礎,相對於原來以地籍圖為基礎的宗地圖更加直觀,易於辨認,宗地位置、四至範圍更加一目瞭然。
3 GPS 界址點測量
利用一臺 GPS 接收機 + 手簿作為流動站,採用該市CORS 系統,以 GPS*** VRS*** 模式在其訊號覆蓋範圍內,進行 GPS 差分座標測量,即 GPS 流動站向執行 GPS - Net-work 的控制中心傳送它的概略位置,具體的方式是通過GSM 網傳送標準的 NMEA 位置資訊,控制中心接收此資訊並進行誤差計算後重新向流動站傳送改正過的RTCM資訊,達到實時定位。採用 GPS-RTK 測量時,先進行儀器連線,設定 IP 地址、埠、接****** RTCM31*** 、轉換引數等,然後進撥號連結,接入CORS 站。測量前,對原有控制點進行檢測,各項限差滿足規範要求後再進行界址點測量。
4 GIS 資料管理
外業調查資料錄入採用南方 CASS 土地確權版,將每宗地權利人名稱、宗地編號、界指線、界指點等輸入軟體,生成地籍調查表、宗地圖等用於登記發證,再將 CAD 格式檔案轉換成 ARCGIS 格式檔案進行資料建庫。利用地籍管理系統,可按照土地登記發證程式進行土地申請、審批,輸出土地登記卡、土地歸戶卡,最後列印土地所有權證書。同時,資料庫還具有瀏覽、編輯、查詢、資料統計分析等功能。相對於以前紙質檔案進行登記發證,節省了許多麻煩的手續,提高發證效率,也為以後的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5 需注意的問題
5.1 RS 技術問題
***1***資料採集過程中的誤差:遙感資料的採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誤差:如大氣條件的不均勻性、變化性與儀器的不穩定性等。其中有些誤差是可以消除或削弱的,如光譜校正與幾何校正等,但殘存誤差是存在的。***2***資料處理的誤差:幾何校正時,採用的地面控制點存在誤差會影響到幾何校正。影像增強或特徵提取、數模轉換過程中會產生新的誤差。***3***資料轉換和傳輸過程中的誤差:不論是從向量到柵格還是從柵格到向量的轉換,在投影變換的過程、資料的網路傳輸過程中都會產生新的誤差。
5.2 GPS 測量誤差
GPS 測量是通過地面接收衛星傳送的資訊來確定地面點座標。測量結果的誤差主要來源於 GPS 衛星、衛星訊號的傳播過程、GPS 接收機等地面接收裝置和其他人為因素等。按誤差性質分為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偶然誤差主要包括;人為對中誤差、天線高量取誤差等;系統誤差主要包括衛星的星曆誤差、衛星鐘誤差、接收機鍾誤差、電離層、對流層延遲以及多路徑效應的誤差等。其中,系統誤差無論從大小還是對定位結果的危害性來講都比偶然誤差大得多,因此係統誤差是 GPS 測量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空間資料誤差的來源。
5.3 GIS 資料質量
GIS 資料質量包含如下幾個方面:***1***位置精度:如數學基礎、平面精度等,描述幾何資料質量;***2***屬性精度:如要素分類的正確性、屬性編碼的正確性等,用反映屬性資料的質量;***3***邏輯一致性:如結點匹配精度、拓撲關係的正確性等。GIS 資料庫所需的各種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地圖、文字資料、遙感影象、實測資料、已有系統資料等。針對各種誤差,GIS 資料處理時要進行各種資料檢查,建立拓撲關係進行處理,保證 GIS 資料質量。
6 結語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是國家土地管理的大事,工作量非常大,採用高清遙感影像對地籍調查、外業確界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GPS 測量的應用提高測量精度、縮短作業時間; GIS 資料管理為登記發證工作提供很好的平臺,實現資訊化、數字化、系統化。3S 技術時代的到來,是傳統作業方式與現代資訊科技發展相結合的產物,21 世紀是數字化的年代,3S
技術將是未來土地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