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廣場設計要素初探
本文研究了城市廣場的歷史、城市廣場的定義、城市廣場的性質和型別、城市廣場的一般要素包括:綠地、鋪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並採用實地調查的方法對南京市主要城市廣場的植物多樣性進行研究,對當前廣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一 城市廣場歷史回顧
我國曆史上城市廣場的演變是由“市”而來,南宋時期,由於商品買賣進一步專業化,市場根據形勢的發展要求,以嶄新的姿態重新組合,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人們在“市”的周圍,為了進行商品交換,構築了大量的建築以適應其需要。這種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間具有廣場空間的某些特徵,也可以稱為我國廣場的自然發展雛形。
從世界範圍來看,城市廣場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突出的有以下三種因素: 其一是社會文化因素,社會文化不同必然顯現出不同的城市廣場風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權統治下的廣場多以體現君主的權威為目的;宗教統治下的廣場多以體現神的意志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廣場根據人們的生活需求演變而來。其三是經濟因素,經濟活動直接影響著廣場土地使用,推動著整個城市的發展。總之,在數千年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廣場的範疇在不斷地發展演變,通過以下資料可概括出廣場的歷史:
⑴“廣場”源自古希臘,最初用於議政和市場***FORUM ***,是人們進行戶外活動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鬆散和不固定的;
⑵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廣場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會、市場擴大到宗教、禮儀、紀念和娛樂等,廣場也開始固定為某些公共建築前附屬的外部場地***PLAZA***;
⑶中世紀義大利的廣場功能和空間形態進一步拓展,它作為城市的“心臟”,在高度密實的城市中心區創造出具有視覺、空間和尺度連續性的公共空間,形成與城市整體互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廣場***SQUARE***雛型;
⑷巴洛克時期,城市廣場最大程度上與城市道路聯成一體,廣場不再單獨依附於某一建築物,而成為整個道路網和城市動態空間序列的一部分;
二 城市廣場定義
廣場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擁有與城市相同的歷史。古今中外,對廣場定義眾說不一。凱文•林奇認為“廣場位於一些高度城市化區域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識地作為活動焦點。通常情況下,廣場經過鋪裝,被高密度的構築物圍合,有街道環繞或與其相通。它應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於聚會的要素。”
王珂、夏健、楊新海編著的《城市廣場設計》一書中對城市廣場的定義較有概括性,書中表述“城市廣場的定義需要包括場所、內容、構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個方面的基本限定。嘗試將城市廣場定義為:城市廣場,是為滿足多種城市社會生活需要建設的,以建築、道路、山水、地形等圍合,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的,採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題思想和規模的節點型城市戶外公共活動空間。其中,城市社會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業、休憩等多種活動;主題思想則指表現城市風貌和文化內涵,及城市景觀環境等多重目的;節點型是指城市空間中的核型空間形態”。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廣場的概念要廣義得多,大到形成一個城市的中心或一個公園,小到一塊空地或一片綠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間的另一種重要空間形式。城市廣場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徵,為市民提供了室外活動和公共社交的場所。
三 廣場的型別
廣場的功能決定了廣場的性質和型別。按廣場的主要性質一般可分為以下六種【3】。
宗教廣場:早期的廣場多修建在教堂、寺廟或祠堂對面,為舉行宗教慶典儀式、集會、遊行所用。在廣場上一般設有尖塔、宗教標誌、坪臺、臺階、敞廊等構築設施。然此類廣場,現已兼有休息、商業、市政等活動內容。如:棲霞寺的殿前廣場。
市民集會廣場:這類廣場常常是城市的核心,多修建在市政廳和城市政治中心所在地,供市民集會、慶典、休息活動使用。一般由行政辦公、展覽性建築結合雕塑、水體綠地等形成氣氛比較莊嚴、巨集偉、完整的空間環境。一般佈置在城市中心交通幹道附近,便於人流、車流的集散。鼓樓廣場扮演南京的市民集會廣場的作用。
交通廣場:火車站、汽車站、航空港、水運碼頭及城市主要道路交叉點,是人流、貨流集中的樞紐地段。火車站廣場是典型的交通集散廣場,如:南京車站站前廣場。
紀念廣場:為了緬懷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常在城市中修建一種主要用於紀念活動的廣場。用相應的象徵、標誌、碑紀等施教的手段,教育人、感染人,以便強化所紀念的物件,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如:中山陵、雨花臺廣場 。
商業廣場:現代的商業廣場,往往集購物、休息、娛樂、觀賞、飲食、社會交往於一體,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與步行街結合設定。如:新街口廣場。
休息娛樂廣場:此類廣場是居民城市生活的重要行為場所,是市民接受歷史、文化教育的室外空間。包括花園廣場、文化廣場、水上廣場,以及居住區和公共建築前設定的公共活動空間。廣場的建築、環境設施均要求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如:漢中門廣場。
四 南京市主要城市廣場植物多樣性調查
南京地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部,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屬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交界處,森林植被以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所以,在城市廣場的植物配置上,應適當考慮常綠樹種在所有植物種數中所佔的比例。對南京市區七大城市廣場,即漢中門、鼓樓、月牙湖、明故宮、水西門、山西路、雨花廣場,進行了調查。其結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廣場中常綠植物在植物的總種數中所佔的比例大約為1/ 3。這個資料較符合南京地區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的森林植被,這說明設計者已開始注重植物造景和生態學的相結合,注重發揮常綠植物在人工景觀中的生態效益。
然而,這些常綠樹種的選擇的侷限性卻較大,缺少特色和創新。各大廣場的常綠樹種的重複率至少在70%以上。常綠喬木主要集中在香樟、女貞、廣玉蘭 、龍柏、雪松、棕櫚、杜英、枇杷、石楠、桂花、構骨、日本五針鬆。常綠灌木則以紅花檵木、瓜子黃楊、大葉黃楊、海桐、山茶、梔子、杜鵑、八角金盤、珊瑚樹、金絲桃、火棘、十大功勞、南天竹、雲南黃馨、灑金千頭柏、月季、灑金桃葉珊瑚、夾竹桃等為主。常綠攀援植物以木香、常春藤、絡石為主。常綠地被植物是以馬蹄金、麥冬為主。
其他植物的配植也大同小異。落葉喬木一般以櫻花、梅、全緣葉欒樹、雞爪槭、紫丁香、水杉、青桐、合歡、馬褂木、石榴、柿樹、法桐、玉蘭、銀杏、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為主;色葉樹種僅有紫葉李、紅楓;落葉灌木主要有小檗、蠟梅、木槿、金鐘花、紫薇、粉花繡線菊、貼梗海棠、紫玉蘭;落葉藤本植物主要有紫藤、爬山虎、五葉地錦等。
如前所述,南京地區屬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交界處,地形較為複雜,集山地、丘陵、平原、江邊為一體,其植物物種相對來說比較豐富。該地區的高等植物至少有400餘種,其中可供園林開發應用的植物不下200種。可是,調查表明,各廣場的植物物種多樣性偏低。這七大廣場中,植物物種***包括野生種*** 最豐富的是明故宮廣場,共64種,分別屬於42個科,55個屬,其次為水西門廣場,為59種,分別屬於36個科,48個屬,最少的為鼓樓廣場,只有33 種,分別屬於24個科,30個屬。各廣場的具體植物總種數及喬、灌、藤、草種數之對比表參見表1。
廣場上的植物、建築以及人等組成了一個廣義的生態系統,其中只有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具有調節環境溫度、溼度、殺菌、減噪、抗汙染、平衡空氣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等多種生態功能。為了提高生產者的生產能力,我們提倡適地適樹,不要盲目地引進外來種,以防止生態入侵。增加鄉土樹種中常綠闊葉林及落葉闊葉林在廣場中的應用,以期提高植物的多樣性。南京的紫金山地區、牛首山地區、幕府山地區以及棲霞山地區都是具有巨大潛力的野生觀賞植物的基因庫。例如:常綠的闊葉樹種在南京地區除了樟科的香樟外,還有冬青科的冬青 、苦櫧 、青岡等。而漆樹科的黃連木 、野漆樹、南酸棗、胡桃科的化香、省沽油科的野鴨椿以及無患子科的無患子、衛矛科的衛矛、忍冬科的莢蒾等鄉土樹種不但速生,而且是美麗的色葉、觀花、觀果樹種。廣場作為一個人造的景觀,是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它的綠色植物對整個城市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五 構成城市廣場的要素
從形態上看,城市廣場由點、線、面及空間實體構成。構成城市廣場的一般要素包括:綠地、鋪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綠地外的其它要素進行介紹。
1.鋪地
鋪地是廣場設計的一個重點,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為市民的戶外活動提供場所,鋪裝場地以其簡單而具有較大的寬容性,可以適應市民多種多樣的活動需要。鋪地可劃分為複合功能場地和專用場地兩種型別:複合功能場地沒有特殊的設計要求,不需要配置專門的設施,是廣場鋪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專用場地在設計或設施配置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露天表演場地、某些專用的兒童遊樂場地等。
從工程和選材上,鋪地應當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效能良好。花崗岩是用於鋪裝的一種高檔材料,具有高雅、華貴的效果,但成本高、投資大,需要與一定的場合相匹配,尤其是雨雪天防滑效果差,用作廣場鋪裝材料存在安全隱患。過去大多廣場鋪地用的水泥方磚和現在流行的廣場磚相對刻板而單調,若在重點地方稍加強調,會對比襯托出一種意想不到的美感。天然材料的鋪地,如砂子、卵石則顯得純樸甜美,富有田野情趣,對人往往更具親和力,是廣場鋪地中步行小徑的理想選材。其實,混凝土可以創造出許多質感和色彩搭配,是一種價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鋪地材料,國外在這方面研究得很深,一些重要地段的鋪裝也都使用混凝土材料,如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廣場,鋪地與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製品,並無不協調或不夠檔次的感覺。在調查中發現,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廣場的鋪地一般採用廣場磚、花崗岩、木材、卵石、石材作鋪面。
從裝飾性上,廣場鋪地不同於室內裝修,切忌室內化傾向,以簡潔為主,通過其本身色彩、圖案等來完成對整個廣場的修飾,通過一定的組合形式來強調空間的存在和特性,通過一定的結構指明廣場的中心及地點位置,以放射的形式或端點形式進行強調。同時,廣場鋪地要與功能相結合,如通過質感變化,標明盲道的走向,通過圖案和色彩的變化,界定空間的範圍等。
2.雕塑與小品
城市雕塑發展有兩大趨勢:一種趨勢是遠距離“瞭望型 ”的大型標誌物,以其醒目的色彩、造型、質感、肌理等特徵,屹立於城市背景之中;另一種趨勢則是近距離“親和型”,以與人體等大的尺度塑造極具親和的形象,既沒有雕塑基座,也沒有周邊的圍護,以小巧的體量經常被裹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卻帶給觀賞者特殊的驚喜和趣味【5】。
雕塑是廣場美化的點睛之筆,應服從於廣場主題的需求,要與廣場的氣氛情調相一致,與周圍的環境內容相符合,對整個廣場起到一種烘托的作用。所以,雕塑本身要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品,不僅要有好的創意,還要有美的形式。正如劉開渠在論述城市雕塑的作用時講到:“屹立在街頭、廣場、園林、建築物上的硬質材料的圓雕或者浮雕不分季節,不論晝夜,總是默默地放射藝術光華。”“它既為當代服務,又為未來的歷史時代留下不易磨滅的足跡,正如我國的唐文化以及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的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不少東西被淹沒了,而硬質材料的雕塑卻能夠比較長期的留了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和人類文化的對比。”
這也說明了雕塑在城市和城市廣場中的作用。雕塑的尺度大小應考慮以下兩個因素:一是整個廣場的尺度,二是人體的尺度。以廣場為尺度的雕塑主要存在於紀念性廣場或主題廣場中,以人為尺度的雕塑一般存在於商業及遊憩廣場中。調查發現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廣場的雕塑大多采用以廣場為尺度,採取人體尺度的較少,雄偉壯麗的同時與市民拉開了距離。
小品建築雖然不是廣場中的必要組成部分,但一旦成為廣場的構成成分,尤其是功能性的小品建築往往對廣場的空間景觀有著主導作用。諸如指示牌、欄杆、燈柱、廣告等等體現著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佈置得當的小品能夠美化廣場、展示文化、陶冶情操。或者換句話講,環境小品設施是廣場空間的裝飾品和必需品。廣場上的垃圾箱、坐凳、廣告牌、閱報欄、電話亭隨處可見,它們直接影響著城市廣場景觀的形成和豐富,廣場中的小品應與廣場整體環境相協調,造型上應該活潑多樣,並有街道化特徵。如坐凳是廣場最基本的設施,佈置坐凳要仔細推敲,一般來說在空間親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視野條件,並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護性的地段設定坐凳要比設在大庭廣眾之下更受歡迎【6】。
3.水景與照明
人類有著本能利用水,觀賞水,親近水的需求,借水抒情,以水傳情,大概說的就是這道理。水能降低噪音,減少空氣中的塵埃,調節空氣的溼度與溫度,對人的身心大有裨益。水可動可靜,可無聲可喧鬧,平靜的水使環境產生寧靜感,流動的水則充滿生機【7】。
廣場中的水景有噴泉、跌水、瀑布等形式,尤以噴泉多見。在國外許多廣場因其獨具特色的噴泉而名聲遠揚。由於現代技術手段的先進,製造噴泉變得很容易,而且噴泉的形式和功能也在增多,氣勢也在增大,聲光電控制,耗資頗大。在實際水景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條件以及地理氣候條件,在水空間創造中要與周圍環境和人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與人的行為心理結合起來,儘可能營造一些安全近水空間,特別是要針對不同人群的特點營造出適合不同人群近水活動,包括看水、戲水、聽水、聞水等場所和空間。
同樣,從人的需求出發,照明也是廣場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廣場的主空間,宜採用高壓鈉燈,給人以高亮度的感覺,在雕塑、綠化、噴泉處突出燈光產生的影響,宜多通過反射、散射或漫射,使色彩多樣化,並使之交替,混合產生理想的退暈效果:同時,光源的選擇應考慮季節的變換,冬天宜採用桔紅色的光使廣場帶有溫暖感,夏天宜採用高壓水銀熒光燈帶有清涼感。
六 討論
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廣場能為市民獻上一份寧靜與恬暇;在擁擠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廣場能為市民守住一片綠洲與舒朗,這就是廣場的魅力所在。由此,廣場成為當前城市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熱點,大大小小廣場在各地城市紛紛落成。然而,由於規劃理念、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及管理維護的技術水平存在著差異,使得各廣場的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廣場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但還有一些廣場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廣場設計融合了建築、美學、植物學、生態學、規劃設計等多門學科的精華。所以,應注意各門學科的綜合運用,突出植物學、生態學與美學的有機結合。城市廣場設計無定式,應以綠色植物為造景的基礎,減少硬質鋪裝。讓綠色植物的親和性充分發揮在園林小品的設計和裝飾中。提倡廣場保留原有大樹,以期形成樹大蔭濃、溫馨和諧的氛圍和良好的生態效益。總之,提倡以植物為主要材料,把南京的城市廣場建設成綠色生態廣場。
廣場尺度過大。導致了人力、物力及資源的浪費,不利於城市其他專案的建設。廣場本身顯得空曠,這種空曠和單調缺乏生活的真實性,使人感到巨集偉有餘而親切不足,會使遊人產生即刻離去的感覺,這樣既損傷人們的真情實感,也浪費了城市的寶貴土地和資金。
缺乏個性,千人一面,一哄而上。一些廣場沒有結合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對地方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挖掘不夠,廣場建設缺乏文化理念設計素材和根據,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圖案化的表面及所謂“後現代化”的造型,從而失去了地方特色。一些廣場是因舊城改建的太徹底了,舊的全部推倒重建,因而割斷了歷史,割斷了傳統文化的歷史脈絡,失去原有的凝聚力變得冷漠,沒有人情味。一位新加坡建設專家曾尖銳地指出:一個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大量破壞,就是城市特色的消失,就意味著這座城市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逐漸喪失。廣場的主題和個性塑造依賴於地方傳統文化。它或以豐厚的歷史沉積為依託,使人在閒暇徜徉中瞭解城市的歷史文脈,如南京的漢中門廣場;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動來充實,加強人們的參與性。只有將我們城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突出傳統文化、強化地方特色,才能創造出馳名世界的廣場“品牌”,如天安門是北京的標誌,布達拉宮是拉薩的標誌。
我國目前的城市廣場相對忽視了城市廣場的綜合利用問題,如抗震防災避難問題,生態效益問題,殘疾人使用問題等【8】。日本因自身環境的原因,對這方面的研究較深入。
概括地說,當前廣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並不主要在於設計的美學方面,而在於其與現有城市的地域自然條件、社會人文特色及其城市規劃的契合關係和廣場建設的實際操作組織問題。在這裡既有規劃設計的專業水平問題,又有專業以外的社會和城市建設部門的認識和觀念問題。廣場規劃一方面要吸取歷史上城市廣場設計的經驗,另一方面要認真分析現代社會中城市環境新的建設要求和人的生活特點,同時應注意通過廣場來表達和強化地域文化和場所精神,創造與時代相適應、特色鮮明和優美舒適的城市“客廳”【9】。
亞里士多德說:“人們為了活著,聚集於城市;為了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為了創造更美、更適合於人類居住的城市,我們應努力把城市廣場建設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辦好。無憾於歷史,無愧於子孫。
參考文獻:
[1]任英.城市廣場的建築體量控制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建築大學,2000
[2]房慶方,宋勁鬆,馬嚮明等.營造開放空間提高城市品質[J].城市規劃,1998,22 ***6***:34
[3]王坷等.城市廣場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4]童麗麗,趙九洲,趙永厚等.從植物造景和生態學的角度探討南京市民廣場建設中的若干問題[J]. 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3,20 ***4*** : 285-290
[5]於化雲.城市雕塑的定位[J].城鄉建設,2001,6:43-45
[6]孫成仁,李丹.廣場設計的後現代語彙[J].規劃師,1998,14***1***:79-84
[7]塗海峰.對現代城市廣場及步行空間設計的思考[J].規劃師,1998,4***1***:75-78
[8]鄭力鵬.城市廣場建設應重防災功能和生態效益[J].城市規劃,2002,26 ***1***:43
[9]陳為邦.世紀之交對我國城市規劃的幾點思考[J].城市規劃,2001,25***1***: 7-10
- 城市廣場設計要素初探
- 酒店廚師個人求職簡歷範文模板
- 微信頭像女生氣質唯美背影圖片
- 鼎湖山聽泉課文反思
- 容祖兒共你痴痴愛在簡譜
- 天蠍座男生和巨蟹座女生配嗎
- 周公解夢之夢見鬼壓身
- 家食樂中式簡餐加盟費及加盟流程
- 關於熱愛祖國的古詩
- 海蠣子的功效與作用
- 家長致班主任的一封信
- 國家公務員辭職報告範文
- 對領導執行公正準則的理論基礎進行研究論文
- 金牛座屬虎者的性格和運勢分析
- 男生必看的五本書
- 英語新教材學習心得範文
- 唯美畢業離別句子
- 燈籠樹怎麼養燈籠樹的病害防治
- 教師閱讀年個人學習總結範文
- 高中生勵志的文章大全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