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攝影后期技巧

  花卉小品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鐘愛,一花一世界,這些悄然綻放的美好,可入詩、入畫,更是攝影創作的重要題材。一幅好的作品,能體現作者的心境,讓觀者起鳴,彷彿置身其中。

  原圖分析:

  原圖構圖比較簡潔,但上部分的枝條不完整,有些扎眼,畫面整體缺少吸引眼球的亮點。

  創作思路:能否在畫面中增加一些流動的線條,又能和畫面裡的花朵枝條和諧地結合成一體,讓畫面動起來。這決定了不能簡單地疊加一張圖片,只能通過圖片本身 進行變化才能達到花隨影動、枝隨影舞的效果。當然,可以用多個圖層通過移位、變形和模糊來達到這種效果,但過程會比較繁瑣,且效果難以控制。有沒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呢?由此想到了ps第三方濾鏡。

  最後效果:

  畫面改變了原來的單調,演變成幾組重疊的影像,形成的線條讓整個畫面流動了起來,虛實有度,襯托出 花枝的舞動。比較難得的是,實像和虛影結合得比較完美,有點一氣呵成的感覺。

  複製的圖層用來做效果,原圖層用來還原部分影像。複製圖層修飾圖片是個好習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步驟錯誤無法挽回。

  簡單介紹一下Eye Candy的斜視***squint***濾鏡

  濾鏡重組畫素以產生各種型別的模糊,可調節的引數較多,比ps自帶的各種模糊濾鏡功能強大,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呼叫這個濾鏡,調整各項引數,特別注意模糊後虛影的大小,形態不要太小,儘量舒展一些。

  經濾鏡的處理,流動的線條就基本具備了,但畫面全模糊了,需要把花和枝條還原出來。增加一個蒙版,用大小適合的畫筆把需要的部分畫出來。注意將畫筆的硬度和流量調得低些,慢慢描繪,讓虛實過度自然真實。

  用曲線調整畫面的層次,並注意最暗部和最亮部在直方圖上的位置,使曲線落在有影象資訊的部分,將整個畫面的影調定下來。這一步需根據相片本身的影調,具體的曲線形狀因圖而異。當然也可以用色階、亮度和對比度調整。

  畫面色彩還比較單調,過於偏綠。用色彩平衡調整顏色,中間調增加一些青色和藍色,陰影增加一些紅色,使畫面的色彩更豐富和更有對比性。

  現在的畫面雖有了些變化,但背景還是太綠太豔,有些喧賓奪主。用可選顏色調整色彩,選取綠色和黃色調整一下,讓背景呈現黃藍綠的色彩對比,看上去色彩更豐富 柔和一些,這樣圖片的製作就基本完成了。 黃色:青色-100、洋紅 +75、黃色 -94、黑色0。 綠色:青色-42、洋紅 +72、黃色0、黑色0。 青色:青色-2、洋紅 0、黃色+5、黑色+9。

  由於反覆的調整,圖片的暗部會出現雜點,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新建一個圖層,用畫筆在雜點的地方邊取色邊反覆塗抹,將雜點處理掉。同樣注意降低畫筆的硬度和流量,以便柔和過度。最後的效果圖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