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攝影作品賞析

  攝影作品,尤其是人物攝影作品,要以傳“神”為靈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欣賞!

  攝影作品《大眼睛》賞析

  ***如果把賞析性文章比做一個人的話,那麼一個好的標題無疑就是一個人的眼睛。通過眼睛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大眼睛》作為希望工程的代表之作,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影像本身,包含了更多的社會意義。很多人都是通過《大眼睛》才瞭解希望工程的,這就是影像的力量。所以取“影像的力量”作為主標題是恰當的。***

  數百年前,當達蓋爾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他的發明的時候,可能都沒有想到,在短短的百年時間裡,攝影術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其本身的屬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影響力。一張照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件事情的程序,甚至可以完成一個偉大的工程。就像羅伯特.卡帕可以通過其照片讓人瞭解戰爭的本質,引起人們對戰爭的思考,從而反對戰爭一樣,解海龍的《大眼睛》對希望工程做出的貢獻已經遠遠超出影像本身,這就是影像的力量。

  ***一般賞析性的文章,就像議論文一樣,要提出自己的論點。一般論點都應該在文章開始的時候就提出來,然後圍繞論點進行論證。這就是賞析性文章第一段應該寫的內容。本文標題是“影像的力量”,那麼我們在開頭的時候就應該提出論點,《大眼睛》作為一張照片是有其廣泛影響力的。***


攝影作品《大眼睛》

  “力量”之一:視覺衝擊力極強的特寫

  《大眼睛》這幅作品,成功的另一法寶就是特寫的運用。在眾多景別當中,特寫以其超強的區域性表現力,對事物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觸動觀者的視覺神經。《大眼睛》採用長焦鏡頭拍攝,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因素的干擾,同時長焦鏡頭使得前景背景虛化,有利於主體的表現。在構圖上採用開放式的構圖方式,有意把小姑娘的頭部拍的不完整。這種看似殘缺的構圖方式,恰恰表現了作者的高明之處。他讓人們更加去關注小姑娘的面部表情,特別是那一雙充滿渴望的眼睛,給人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觸動。而這種觸動,恰恰是來自特寫這一視覺衝擊力極強的景別。

  ***作品賞析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不是說這個是特寫,那個是遠景。這個層次豐富,那個對比強烈。而是要言之有物,這個“物”,就是作品本身。要根據每個作品的不同風格,不同攝影手法,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圍繞作品進行,這樣寫出來才不會顯得空洞。***

  “力量”之二:主體人物的選擇

  《大眼睛》這幅作品,首要的成功因素就是主體的選擇。一幅好的攝影作品,成功的關鍵就是主體的選擇。主體是攝影畫面的主要表現物件,也是作品主題思想的體現,主體選擇得當與否,關係到一幅作品的成敗。《大眼睛》這幅作品,選取一個質樸可愛的農村小女孩作為表現主體,恰如其分的表現了農村孩子渴望讀書,渴求知識的一種狀態。作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這幅作品一經推出就迅速深入人心,引起強烈的反響,不得不說作者對主體形象選擇的精妙。

  ***這種列表式的分析方法,讓人看起來一目瞭然,很輕鬆的就能看出作者的觀點。在考試當中,因為試卷眾多,閱卷老師很難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你的考卷,這種列表式的因為其清晰的結構,如果分析沒有太大的錯誤的話,必將在眾多考卷當中脫穎而出。***

  “力量”之三:攝人心魄的大眼睛

  從這幅作品的標題,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這幅作品最精彩傳神的地方就是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作者為了表現這雙大眼睛,也煞費了一些苦心。首先是光線的運用。這幅作品的光線是從窗外射進來的自然光,其位置在小姑娘的左側後方。這樣的側逆光一般只能表現主體的輪廓,對細節的刻畫沒有什麼幫助。然而光線穿透主體以外又照在小姑娘前面的課桌上形成了反光,正好為小姑娘的臉部進行了適當的補光,彌補了自然光狀態下光線不足的缺憾。其次,特寫的景別對大眼睛的表現也是恰到好處。正是因為特寫的運用,細緻的刻畫了小姑娘那雙大眼睛,才有了我們今天這幅成功的攝影佳作。

  ***每幅作品基本上都會有其最出彩的地方,而最出彩的地方,通常是我們講的興趣中心,就是一幅作品的靈魂所在,是作品主題思想的表現,是我們要重點分析的部分。***

  希望工程之所以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除了人們對貧苦山區教育事業的關心以外,與《大眼睛》這幅作品是分不開的。它已經成為了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標誌,這就是影像帶來的任何語言都難以取代的強大力量。而作品能夠成功,也與作者本身深厚的攝影功底是分不開的。

  ***最後的總結,一般都是圍繞之前所作的分析而寫,相當於結論。一定要首尾呼應,這樣的文章才顯得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符合作品賞析的特點。切記寫成散文一樣的東西,東一榔頭西一棒的,讓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