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教育論文

  初中英語教育對於學生學習來說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它既是學生從小學學習基礎的昇華同時又是為高中學習打下基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初中英語教育》

  摘 要:初中英語教育對於學生學習來說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它既是學生從小學學習基礎的昇華同時又是為高中學習打下基礎,為以後更好的英語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關鍵詞:新生;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36-01

  初中英語教育對於學生學習來說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它既是學生從小學學習基礎的昇華同時又是為高中學習打下基礎,為以後更好的英語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開始。本人將從幾個方面對初中的英語教學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針對初中的新生英語教育的幾點經驗

  1、抓住學生心態,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學生稚氣未脫,對英語有種好奇心理。在課堂上他們往往具。

  有雙重心態:一方面他們羨慕教師,渴望自己也能講幾句;另一方面卻又羞於開口。於是,我們就根據每課的具體內容設計了一些饒有興趣的遊戲活動,其素材來源於現實生活,內容新穎、形式多變。如“詢問時間”、“請求幫助”、“數數”、“吃喝”等等。這些遊戲,講教學內容在輕鬆的氣氛中自然地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情景理解語義,然後模仿、跟讀。這樣,即可消除緊張心理,又滿足學生好奇、好玩的生理和心理髮展需要,從而促進了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方面的轉化。為學生英語學習奠定好的學習心態,為其英語學習奠定好的開始。比如:在七年級的教學,我曾經安排每節課前五分鐘都有“On Duty”和“Free Talk”訓練。這種形式,是訓練聽、說和直接利用英語進行思維的一種有效形式,很受學生歡迎。

  2、由淺入深,逐步推進

  要使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把學生的興趣轉化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聽、說、讀、寫、演、唱、畫”這種寓教於樂的新模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於主動發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時,我們把學生既感興趣、又是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英語詞彙帶入課堂語言訓練當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又增強了教學的情景性,直觀性,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我們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1、培養自立探究,巧設創新探索機會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能力。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係,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景性,更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註意教法新穎有創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銳意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探究慾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2、培養髮散思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於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討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設情景沒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如:在教過去進行時,出示一副簡筆畫有關一位學生在學習的情況,而旁邊有他的爸爸在看報。在出示圖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學生在幹什麼遮住一半,然後問: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麼這時同學們就會進行guess,並積極發言,從而給他們提供了發散思維的機會。

  三、一些對九年級學生學習有幫助的教學方法

  1、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明確自己以後的學習目標

  信心是動力,目標是方向。我們知道九年級英語生詞多,課文長而且難,聽、說、讀、寫要求高。學生在學習中將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成功地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上好課。如:備好課,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提高授課的效率,注重授課的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2、務實基礎,查缺補漏

  英語基礎對於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更應加強這一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我們知道,九年級英語學習主要是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我想,在學習中要分階段學習,在第一階段要以大綱為標準,以課本為依據,按照課本的編排順序,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課都要細緻地學習,力求基礎、全面。所謂基礎,是指學習要抓住“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題方法。所謂全面,一是指學習要全面覆蓋所學知識,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其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現象,絕不能冷落“差生”。第三,找出不足,查缺補漏,查缺補漏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彙、日常交際用語上。語音和吃會的補漏工作應穿插在教學單詞的時候進行。在教新詞的過程中及時講解有關的語言知識和單詞辨音,及時歸納所學過的單詞;在複習時要善於觸類旁通,形成語言類、單詞串,力爭使沒有掌握的語音、詞彙逐一鞏固。日常交際用語的補漏要融匯於“四會”的語言運用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要不斷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力爭做到聽得懂、說的脫、讀的暢、寫的神。

  總之英語學習卻不可盲目,一定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周密有效的計劃。同時老師要給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目標,並制定相應的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施,要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思想教育與知識教學相互滲透,寓思想素質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英語。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