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如何提升幼兒的跳躍能力論文

  跳躍,指兩腳用力離開原地向上或向前跳。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簡析如何提升幼兒的跳躍能力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簡析如何提升幼兒的跳躍能力全文如下: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幼兒很喜歡戶外運動,喜歡變化的教學方式,喜歡通過遊戲方式進行認知。 ”我們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從教學內容到教學形式,從教學方法到教學效果,我們都應該進行認真的研究,努力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綜合提升幼兒自主認知能力,培養訓練技能。 尤其是戶外運動,幼兒教師更應巧設遊戲環節,調動幼兒自主訓練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

  特別是跳躍能力的培養,對幼兒來說更為重要。 本文結合具體活動方案詳談如何提升幼兒的跳躍技能。作為一名中班幼兒教師, 當講完 《跳 跳跳》一課後,我發現戶外遊戲又增添了新的內容:練習雙腳並齊連續往前跳。 因為跳躍活動能增強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以及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同時又使幼兒的耐力得到了加強。 所以,我們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進一步規範雙腳跳的動作要領, 由易到難地創設系列遊戲活動,使幼兒在每次遊戲中都能使雙腳能力得到提高。

  一、遊戲活動一:鞏固雙腳併攏往前跳

  在戶外活動中,我發現有好多幼兒不會雙腳並齊連續往前跳。 儘管教師不停地強調動作要領,同時又作出了示範動作,後來還找了幾名做得好的幼兒再做示範,但他們要麼雙腳一前一後跳,要麼邊跑邊跳,有的還雙腳左右分開跳。 我既有氣又好笑,怎麼這麼簡單的動作就不能完成呢?為了鞏固幼兒雙腳併攏往前跳,我想了好多辦法,先是讓幼兒將紙棒***舊掛曆卷的***夾在雙腿中間進行雙腳行進跳,後來又讓他們夾著自制的小沙包跳。 這樣一來,不但保證了幼兒做到了在跳躍時雙腳併攏,而且還增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由原來的不想跳變成了現在的“我愛跳”。

  二、遊戲活動二:不同方向與距離的跳躍練習

  中班幼兒應能較熟練地向不同方向雙腳跳,立定跳遠的距離也相應提高。為了讓幼兒逐步適應方向和距離的變化, 我在場地上用彩粉筆畫了許多能放下幼兒雙腳的幾何圖形,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圖形的距離錯落有致, 讓幼兒從一個圖形跳到另一個圖形,練習向不同方向跳躍。通過觀察發現部分幼兒僅僅是腳部在用力, 並沒有發揮雙臂的作用。於是,我要求幼兒按教師的指令做加大距離的跳躍。比如:從原來長方形中跳到緊挨著的正方形中, 現在要求跳到正方形前的半圓形裡去, 在允許的範圍內進行梯度性變化。這樣,幼兒不時地踩到圖形的邊沿而跳不到圖形中。 為此,我及時提示幼兒:“把雙臂擺起來。 ”幼兒在跳圖形的遊戲情境中自然學習, 並規範了雙腳跳的另一個動作要領:擺動雙臂。

  三、遊戲活動三:挑戰跳躍的高度和寬度

  經過探索和練習,幼兒掌握了雙腳跳的動作要領。考慮到中班幼兒有跳得高和跳得遠的要求,我用廢舊易拉罐做了許多小跨欄,四個一組,用膠帶並排捆在一起,擺放時先是間隔近一些,然後在幼兒的能力範圍內逐步拉大跳躍的距離,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能力選擇並嘗試跳過這些障礙物。 在這一情景中,幼兒跳得更高、更遠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四、遊戲活動四:嘗試以一定速度跳躍

  在活動中我又發現,雖然幼兒在跳躍的高度和寬度上得到了訓練,能力也不斷加強,但跳躍速度不夠快。 於是,我又加了一個環節:玩登山***大型玩具先登上山坡再滑下來然後跑到起跳處***,先到者獎勵一個小貼畫,貼到額頭上。由於幼兒都想得到一個漂亮的小貼畫,他們積極參與活動。藉助這一情景,幼兒很自然地完成了加速跳躍任務,活動情趣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通過這樣的系列遊戲,幼兒的跳躍能力增強了,提高了活動興趣。戶外活動時,幼兒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區域活動了。比如,想玩基礎跳就雙腿夾棍跳,想聽指令跳就跳幾何圖形,想增高跳就跳欄,操場上那種亂糟糟的場面不見了,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序的活動了。

  總之,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式。 因此,我們幼兒教師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刺激幼兒自主認知的積極性,讓幼兒在遊戲中提高對知識的感知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跳躍運動是戶外運動專案之一,遊戲教學法適用於該型別的課堂教學。 通過遊戲互動,可以綜合提升幼兒的跳躍技能。我們幼兒教師應不斷探索幼兒教學新思路,全面達成幼兒教學目標,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