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論文範文
教育學術論文是以教育為研究物件的理論文章。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愛的教育論文相關範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愛的教育論文文如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們教育者的任務就在於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並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除了學困生,最不受老師歡迎的恐怕就是有智力缺陷的隨班就讀生了,對於剛剛畢業的我而言,登上三尺講臺,開始孜孜不倦的育人工作那麼新鮮的、那麼生疏的又那麼充滿挑戰和機遇,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隨班就讀的概念,只知道我們班有一位特殊的學生,因腦癱而行動不便,需要特殊照顧。那麼,什麼是隨班就讀呢?
一、隨班就讀概念
隨班就讀就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對隨班就讀的學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 還要針對隨讀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等等,讓他們今後自立、平等的參與社會生活。
二、隨班就讀案例
由於個體的差異,在學生群體中他們表現為缺乏自信、學習被動,對完成學習任務有很大的困難。幫助他們脫“困”,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揚起前進的風帆
***一***、一語護心扉
記得開學第一天,一個小男孩在媽媽的攙扶下慢慢的走進教室,眉目清秀,衣著整齊,他就是我班隨班就讀同學—小齊。在接班前,就聽英語老師提過,小齊是他從業以來最喜歡的學生,該生學習認真、積極發言、成績優異,是一名難得的好學生。可是,我沒有想到老師眼中如此上進的學生竟然是一名腦癱學生,不幸的是,他天生如此,不能獨立行走,幸運的是,腦癱並沒有侵蝕他的智力,只是右腳瘸拐,就這樣,我帶著懷疑和意外的心情展開了學習之路。
果然,小齊每次上課時都非常認真仔細的聽講,而且他非常聰明,別人不會的題他都能想出來,在第一單元數學考試中,他以唯一的100分獲得了第一名,這使我非常欣慰,所謂,上帝關掉你的一道門,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要測跳遠,幾個孩子感冒沒有下去,體育老師不知道小齊的情況,有些生氣地走進教室來質問他們為何不下樓,“你今天腳不好不下去,下次呢?下次給我下樓去!”其實我本可以大方地和體育老師說明他的情況,可是我隱隱看出了他眼神裡的不安和自卑,我很怕“腦癱”、“殘疾”這些敏感的字眼傷害到他那幼小的心靈,於是我向體育老師使了一個眼神,大聲地說:“小齊是最棒的孩子,如果跳遠一定會得最高分!” 話音剛落,我察覺到他那晶瑩剔透的眼睛中泛著閃閃淚光,我很欣慰也很開心,因為我的一個留心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書本照進現實
雖然小齊是一個很愛動腦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大家都很佩服他。但是由於他行動不便,不能和同伴們去戶外嬉戲玩耍,我發現他和大多數的男孩子關係都很疏遠,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女孩子課下會和他交談,於是,我觀察了他和誰比較親近,能夠逗他開心,便幫他調換了座位,使他們能交流的更加方便快捷。還記得一次公開課上講《難忘的八個字》,文中的主人公同樣是個身患殘疾的孩子,天生的裂脣、左耳先天失聰,說話結巴,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厭惡他,可是老師卻給予了他愛和尊重,溫暖了他受傷的心,改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在講這節課時,我特意以小齊的事例,提出問題:“你們知道我也希望你們在座的一位是我的孩子,猜猜是誰?”學生們東瞧瞧、西看看,相互猜測和討論,只見小齊低著頭、沉默不語,我面帶微笑的走到他身邊,摸著他的小腦袋,大聲地說:“就是小齊同學,他無論學習和生活,都是大家的好榜樣,老師非常喜歡他,希望他是我的孩子,我們為他鼓鼓掌吧!”大家點點頭,掌聲響起來了,小齊在一片讚揚中快樂的抬起了頭,在我們相視一笑的瞬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一種使命感和幸福感,此後,他每次語文課上都會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在同學們中得威望更高了,並以絕對優勢當選了紀律委員。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對於那些在生命成長過程中有所缺失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情感更加脆弱,他們的自尊心更加易受傷害,這就需要教師從生活中的細節出發,一點一滴地發現、融合、鼓勵,你對孩子的一點點愛,他們都能夠感受,都能夠接受並傳遞下去,而這也正激勵著我只有更愛他們才能更好地改變他們、引導他們。生命是需要尊重的,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地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人都得到積極主動、全面和諧、充分自由的發展,使他們真正地接納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三、隨班就讀策略研究
***一***用“責任”關注
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我們的學校不但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場所,更是向社會輸送大量合格勞動者的場所,如果我們只關心“好生”,對隨班就讀的學生不聞不問,這樣做決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況且那些隨班就讀生們本身就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絕大多數內心是自卑的,性格是內向的,如果我們老師不負責任地將他們棄在一邊,就更會加重他們的自卑感,結果使他們在校是既成不了才,又成不了人,只能是一事所成。現實生活中,因為考核的關係,我們大多數老師喜歡以成績的優劣來衡量學生,過分地看重成績的高低,總是對那些成績好、紀律優的學生寵愛有佳,而對那些隨班就讀生是漠然置之,甚至是視而不見,試問,如果自己的孩子如此,那麼身為母親的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愛的教育論文
***二***用“愛心”呵護
隨班就讀生從小就生活在別人的譏笑聲裡,感覺不被重視,不被理解,因而走向了自卑的極端,不喜歡和人接觸,在寂寞中變得越來越犀利,更有甚者故意破壞課堂秩序來吸引別人注意,記得著名的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傾注所有的愛心,以自己的滿腔熱忱影響、鼓舞這些學生,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 用“成功”體驗
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充滿自信,才會對取得成功充滿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奮鬥。隨班就讀的學生往往熟悉了教師的批評和冷語,加上同伴間的疏遠,漸漸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即使家人的愛也換不回來他們的希望和信心。因此,老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在愛和稱讚中揚起希望的風帆,找到人生的價值。
培養隨班就讀生自信心的條件是讓他們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則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教師要根據隨讀生髮展的特點和個性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夠完成。如:好學生一遍做對了題目要表揚,隨讀生經過幾遍甚至幾十遍才做對的,也要表揚、鼓勵。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地創設情境讓隨讀生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才能,發揮其特長,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減少他們學習中的挫折,儘可能多地給他們以肯定和讚揚,從而使他們在不斷地成功中培養自信,激起他們對成功的追求。
***四***根據差異、因材施教
每個隨班就讀生的身體和心智狀況都是不同的,對特殊學生的教育要堅持因材施教,提供合適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又能兼顧特殊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特殊學生健全部分和潛能,對於缺陷部分實施補救教學,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幫助。
***五***發揮助學小夥伴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老師出面解決,有些時候,同伴的話要比老師的話更加有效。在幫助隨班就讀生上,同伴的力量會更加強大,同學間的溫暖、夥伴間的鼓舞勝過教師的一顰一笑,所以,要充分動員各種資源,合理有效地進行配置。
***六***家校同心,走向明天
作為隨班就讀生的家長,大多數是不願意到學校來的,因為有些家長有一種不好意思的感覺,作為老師,要和家長取得有效的聯絡,通過和家長的交流,打消了家長的顧慮,建立起了共同為了孩子的明天而努力的信心。能家訪時可以去家訪,不能家訪時可以請家長到校來,無論怎樣,都要當著學生和家長的面,實事求是地表揚他們在學校的一點點進步,燃燒起家長和學生對未來的希望。這樣,學校和家庭就能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教育隨班就讀生。
再次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格言:“智殘生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嬌豔的花朵。”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位老師用真誠的、真摯的心付出,只有在愛和讚揚中才能感受到為人師的幸福,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快樂和回報,但願在老師們辛勤的耕耘下,隨班就讀生們可以開出最耀人的花朵!
參考文獻:
1.劉華山,《學校心理輔導》,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陳浩鶯,《走向心理康:學校篇》,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徐光興,《學校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