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家庭教育論文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並且要有意識地讓幼兒獨立承擔一些事,給予幼兒最大的信任,讓幼兒從事事情的過程中自己找到自信,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培養和影響》

  摘 要:家庭是幼兒的重要教師,影響其一生,家庭的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及家庭成員的關係等都對幼兒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

  關鍵詞:家庭 幼兒 影響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348-02

  社會是由數不清的家庭組成,家庭作為人最初的生存環境,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礎,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指出:“人如同陶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了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模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模樣的雛形”。那麼在家庭這特殊環境中的教育當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任,父母是幼兒第一任教師,是開啟幼兒心靈的第一把鑰匙,所以家庭的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及家庭成員的關係等都對幼兒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中的利弊

  家庭環境對幼兒實施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首先是家庭環境對幼兒成長中產生的影響,外界的內在都具有,古有“孟母三遷”這一說大家都知道,那麼當今社會大部分都是內在因素俱多:一是情緒上的。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經常發生口角,使幼兒處在一種高度緊張和不安的狀態下。二是品行上的。家庭成員沒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生活沒有規律,比如經常性的在家中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慣,使幼我經常飢飽失常、睡眠失調,天長日久也容易染上各種不良嗜好。其次,家庭教育的觀念。父母對家庭中的幼兒教育重要性和自身教育的角色認識不足,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沒有必要教育,可有的家庭認為學前教育就因是幼兒園的事、老師的事,教育就是教知識,他們對自身文化水平、教育能力缺乏自信,僅僅是幼兒看護、照料其的起居而已。再次,家庭環境對於幼兒過份的溺愛,如今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面對著一根根“獨苗”,現在的父母和上一輩的教養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擔心幼兒的未來前途,在教養過程中,無原則的溺愛和遷就,過分保護和干涉,家長總是按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幼兒,容易使幼兒形成人云亦云的習慣。

  最後,家庭環境中還有不乏的“隔代親”,不少家庭的老人所佔比例較多,祖輩對孩子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使人感到隔代特別親,然而上一輩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知識結構,還有教育方式與現代社會多少有些根本上的差異,對幼兒的獨立性和判斷力帶來負面的影響。

  以上的現象,有礙於幼兒家庭環境中培養教育的實施,所以要加以克服這些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給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幼兒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為幼兒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

  首先家庭成員之處要和睦相處,特別是夫妻之間的互敬互愛、互諒互讓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使幼兒快樂生活在溫馨的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又是孩子的朋友,在情上做到相互交融,使幼兒樂於親近,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名成員,受到家人的愛護和重視,這種寬鬆、和睦的家庭環境能使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

  2.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下就能形成,而是父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厭其煩、持之以恆的結果,不論在生活上還是以後的學習中對幼兒都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

  3.幼兒在家庭中所處的位置如何

  在家庭中要明確幼兒的位置,使他們快樂的成為家中的主要,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儘可能的滿足幼兒的信任、獨立、自尊、上進等諸多方面的需要。

  4.家庭如何做到真正關心幼兒

  這裡所提到的家長真正關心幼兒是什麼樣的程度,是過分的保護還是過分干涉,要麼就是家長屬嚴懲型,也常是出於對幼兒的關心,但這種關心容易使幼兒產生逆返心理,往往變成你說讓他朝東他卻往西,返叛的心態較強,那麼做家長,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幼兒,切實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給予更多的空間和時間,更好的發展其智力和創造力。

  以上所講的內容,家只要把家庭文化、物質環境和家庭關係環境充分和合理安排,才能使幼兒在不斷的協調、適應中學公如何快樂的成長。

  二、對幼兒實施家庭教育的幾個方面

  現代家庭教育是五花八門,教育種類也是層次不等,但是隻要讓幼兒在幼兒園規範性教育的基礎上接受家庭教育,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發展和提高,主要歸納為這幾方面:

  1.提高家庭教育的全體文化知識

  家庭教育是整體而又全面的綜合性教育,要想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那麼其他家庭成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知識面,可以採用“家長學校”***或其他的學習***方式來提高,也可以向有關專家或幼兒老師求學、取經,更好的補充文化,科學知識,對家庭教育認識和實施起到更大推動作用。總而言之,家庭教育能否理想的實施,達到最滿意的成果,重要的一點要取決於家庭成員的全面素質提高是分不開的。

  2.給幼兒創設一個合理的獨立的自由這間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一個人本來就是獨立的、主動的,可以發展的個體,在與孩子交往,我們只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想、去做、去努力,尊重孩子的意願,做到循循善誘即可,對幼兒的正確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

  3.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是幼兒充滿信心去努力實現自己願意和理想的個人發展的內動力,怎樣來培養幼兒的自信,首先要有意識地讓幼兒獨立承擔一些事,給予幼兒最大的信任,讓幼兒從事事情的過程中自己找到自信,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其次,根據孩子特長,讓孩子全面的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活動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父母在孩子活動中,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明確自我,樹立自信。

  最後要培養孩子勇敢精神。現在的孩子是21世紀的主人,迎接他們的將是新的世界,因而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強者氣質”,敢於向挫折困難挑戰,具有一種無畏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在以後適應,複雜多變、充滿競爭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只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將來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4.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語言能力的表達反映了人的素質,語言不僅是學習的物件也是學習的工具。所以,在對幼兒語言教育的過程中,要從幼兒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的需要出發,以幼兒的語言要求發展制定,使語言教育為幼兒的終身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素質。一是建立良艱險的語言環境。卡爾威特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把在家裡工作了二十幾年的老管家忍痛辭掉,就因為老管家的發音有些不標準,會影響孩子的口語發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開始。二是引起孩子說話的興趣,儘可能的為孩子創設一個隨意、自然的說話氛圍,調動孩子說話的積極性,接受大量的有益兒童身心健康的媒體傳聞和書刊,擴開孩子的視野從不同角度去引導,並鼓勵孩子大膽表達,把看到的、聽到的能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當然家長要多給予表揚來激發孩子使其更上一層樓。三是培養幼兒的思維。會說話是一方面,那麼怎樣才能說的更好呢?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是息息相聯的,家長必須重視對孩子進行定向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練習,教孩子在說話前要先想好怎樣說,以什麼樣的順序來表達,要做到言之有序,時間久了,就能取得較好的成效。

  5.如何實施隨機教育

  教育孩子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多種教育的形式,家長要善於觀察、運用得當的教育也可以有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稱為隨機教育,孩子對社會、自然等充滿了好奇心,經常會碰上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如有教育意義,家長就得好好把握。幼兒在教育的過程中也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簡單的自然現象,批雷下雨,四季轉換、花草樹木等這些幼兒都可以親自經歷,家長有隨機教育時注意引導,並用科學的理論來豐富幼兒的知識科學性隨和教育的實施,對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良好發展和促進作用。

  給孩子一個自由空間,建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家庭,對幼兒實施全面教育,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健康發展,培養孩子較強的基礎素質,才能迎接精彩和多變的世界。

  參考文獻

  [1]拉巴.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影響[N]. 林芝報,2008-11-19003.

  [2]樊利梅. 淺談家庭教育與幼兒成長[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04:29-30+64.

  [3]王瑾. 探析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社會公德的培養[J]. 內蒙古教育,2010,10:16-1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