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論文免費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對中國影響巨大,而且在歷史上也影響了世界多個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對亞洲臨近國家的發展更是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月份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摘 要: 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與它無處不在的廣博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種藝術形式。月份牌在傳統美學審美追求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表現在心理方面對傳統的審美經驗的延續,形式方面對傳統美術形式的繼承。
關鍵詞: 月份牌 中國傳統文化 傳承 心理因素 形式因素
月份牌是上個世紀初產生於上海這個半殖民地商埠的特殊藝術品種,後來推廣到沿海各大城市,成為當時民間接受現代文明生活宣傳的最大眾化繪畫出版物。作為外來藝術形式的月份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傳統文化是先於月份牌文化的,它根植於中國人民的心中,所以這種傳承是不可避免的。
一、心理因素的繼承方面
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當一個異族文化進入本土文化時,在其形式的表達中採用本土形式,較易得到受眾的承認和接受。從月份牌的商業招貼廣告的功能來看,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達商業的資訊,所以為了創造更大空間利潤,它必須迎合廣大消費者的審美心理、審美趣味。而這一切都說明傳統文化的心理因素在月份牌的發展過程中是重要的。
據文獻記載,最初外國商人曾隨商品輸入過一些畫片、布牌子、香菸牌子等,畫的是外國美女、騎士的戰爭、動植物等,有的還畫有女性裸體。這些藝術內容和形式對中國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因而起不到良好的宣傳商品的作用。[23]廣告效果的不盡如人意,迫使外商們不得不重新考慮適合中國大眾的招貼畫內容。
《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對月份牌年華有這樣的記載:“中國二十世紀初興起於上海的一種繪畫。因早期畫上附有年月曆表,故名。最初是外國商人為在中國推銷宣傳他們的商品而印製的石板材彩印年畫。起因是,他們看到中國名件有貼年畫的習俗,並發現民間年畫大多附印有年、月曆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而有年曆的年畫大多要貼用一年才能更換。他們認為這種形式可以利用,能起到普及、持久的宣傳效果。於是不惜工本,請畫師畫稿,採用石板彩印成精緻的年畫,附印上他們的商品廣告,隨商品免費贈送,以達到推銷、宣傳商品的目的。經一段時間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宣傳效果很好。於是商家競相採用,使這種年畫發行量驟增,在城市廣泛流通。”[1]
早期的月份牌作品如《二十四孝》、《滬景開彩圖》、《龍飛月份牌》、《文武財神月份牌》等,基本上是以月份牌的“本來面目”展現於觀眾的眼前。這些作品幾乎千篇一律地把“中西日月曆和二十四節氣表”設計在畫面最為醒目的位置上,“表”成為“約定俗成的題材”,人物、故事和生活場景等視覺形象成為“藝術的母題”。這不僅反映了早期月份牌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創意,而且反映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前人們的審美習慣,主要停留在傳統的審美經驗上。[2]
二、形式因素的繼承
對形式因素傳承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因為月份牌創作的群體主要是當時的民間畫家。“1843年上海成為通商口岸,中外資本雲集上海。在滬的商家為了增強競爭力和知名度,紛紛在商品廣告上大做文章,廣告畫供不應求。一些避難滬上的***間畫師、中國畫家為了生計,不得已轉向月份牌廣告畫的創作。在商業利潤的刺激下,為了適應競爭激烈的供求市場,這些半路出家的廣告畫手們大膽借鑑一切有利於增強廣告作用的美術形式和先進技術,將本土文化與外來理念進行了創造性的融合,在題材和技法上不斷推陳出新,使本土文化在洶湧而至的外來文化前搖身一變,繼續扮演了重要角色”。[3]具體到月份牌廣告畫,便是月份牌廣告畫創作者們對中國傳統水墨畫與民間美術的成功借鑑。
1.月份牌對中國畫的傳承
月份牌對中國畫的傳承是多方面的。
***1***技法方面。早期的月份牌畫家多用傳統中國畫技法***尤其是工筆人物技法***進行創作。如周慕橋特別喜歡在絹上作畫時那種古色古香的感覺。他用傳統中國畫技法在絹上作畫,人物的輪廓線與其他細節都是用水墨技法畫成,然後填色。還有如周柏生為啟動菸草公司創作一組四副月份牌招貼畫,圖中人物用的是典型的工筆人物畫法,線條流暢,設色工麗。
***2***題材方面。傳統人物題材,周柏生二十年代為啟動菸草公司創作的一組傳統人物題材的月份牌招貼畫可做代表。圖中人物用的是典型的工筆人物畫法,設色工麗。還有如丁雲先創作的《鶯鶯與紅娘》,杭稚英創作的《紅袖添香》;山水題材,如胡伯翔三十年代創作的《靈巖》***圖1—5***。畫面中以傳統“小青綠”山水傳達出詩一般的意境。
***3***形制方面。為了使畫面完整,早期月份牌廣告畫的月曆多印在背面,這樣,就使得畫的正面更像一幅傳統的卷軸畫,如二十年代美商亞美保險總公司的月份牌廣告畫《虎溪圖》就是一幅典型的山水人物畫:畫面上部遠山、綠樹、紅花;中部山石巉巖,山勢峻峭,懸崖叢林中漏有一刻畫精緻的殿宇屋頂;近處潺潺的流水上一石拱橋,上有兩位隱士,寬袍布巾,一前一後,前者轉身似與後者正有所談。廣告商雖然在畫面上下方分別印有美商亞美保險總公司的中英文商標及中西月曆,但呈現給觀者的畫面主體仍是一幅完整的傳統的山水畫。後期又出現對月份牌上下加以金色銅邊條,這種設計雖與傳統國畫裝裱上下加軸的作用小有差別,卻明顯是受其影響和啟發而來。
此外,有的月份牌廣告畫將傳統中國畫的詩塘部位改成了某公司的名稱,但畫面還是傳統國畫的面貌:有些畫家在月份牌廣告畫上題寫類似“青笠紅杉風雪衰,林楓柏馬蕭蕭”的詩句,更增添了招貼畫的國畫意境;有的畫家即使不題詩也會在畫面落上窮款,如“穉英”、“伯翔”等,然後加蓋印章。一幅月份牌廣告畫往往詩、書、畫、印皆備,傳遞著濃郁的中國畫氣息。
2.月份牌對民間美術的傳承
民間木版年畫是月份牌產生的重要基礎。“月份牌年畫是繼承木版年畫中的歷畫形式發展而來的”。[4]
***1***題材。從早期關於月份牌表現題材的文字記載來看,它的表現題材是以傳統民間木版年畫的題材為主,主要表現的是“神話傳說”、“婦孺嬉戲”、“福祿壽喜”等。如屈臣氏大藥房在1907年出品的十餘款月份牌招貼畫,中間是鏤空的“福”、“富”、“貴”等吉利大字,其鏤空之處繪上與吉利詞相契合的圖畫,許人吉利,左右還有對聯。圖的正下方是月曆,上方士是屈臣氏大藥房的片號與商標,邊框標明該藥房各分銷店及主要藥品的名稱。
無獨有偶,桃花塢年畫中也曾出品有署名“王榮興”***著名桃花塢年畫作坊名***的“福”、“壽”、年畫。其中“福”字年畫中,作品突出一個大紅作底的“福”字,幾乎佔據整個畫面,著意“洪福齊天”。“福”字鏤空處由“劉海戲金蟾”、“麒麟送子”、“和合見喜”、“賜福財神”、“趙公元帥”等與“福”有關聯的人物故事組成。[5]從創意到構圖、設色,屈臣氏大藥房的吉利廣告畫都與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者的傳承關係不言而喻。此外,周慕橋廣告畫中的外遊女子及趙耦生等人筆下的虎丘塔也與桃花塢年畫中的相關作品十分相似。可見,早期月份牌廣告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在題材與構思等許多方面是一脈相承的。
***2***技法。如果說周慕橋等民間畫師更多是從民間年畫的題材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繼承的話,那麼他的學生鄭曼陀則是發揚傳承了民間美術的技法。鄭曼陀在傳統線描的基礎上淡化線條,用炭精筆擦出影象的明暗變化,然後用西洋水彩層層渲染,他的這一創作成為了月份牌的代表性技法,就其實質是對我國傳統人像寫真法——炭精粉擦筆肖像法的繼承。
月份牌的出現是為提倡國貨,挽回權利,發展民族經濟,抵制外資入侵,所以它的民族性質體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繼承的多個方面。在當時那個新舊觀念、中西觀念的衝突、雜處、共存的時代背景下,月份牌廣告經歷著推力、撕裂、扭曲和機遇,滲透著拜物情結,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設計碰撞的藝術形式。這種散發著濃郁傳統氣息的商業廣告形式,運用創造性的畫面構成,以一種最適宜中國消費者認知的傳播形式入世,最終成為一種傳媒主流。
參考文獻
[1]李含中.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2]鄭立君.場景與影象——20世紀的中國招貼藝術.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3]胡曉真.秩序與末世恐懼——由彈詞《四雲亭》看晚清上海婦女的時代意識[J].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8***.
[4]王樹村.記“滬景開彩圖·中西月份牌”[J].美術研究,1959.
[5]蘇州桃花塢木板年畫.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1***.
篇2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設計思維的啟示
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影響著中國人民的審美心理和思維方式。由於全球性文化的推動,歐美、日韓文化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究其根源在於人們的思維方式缺少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集中體現在儒道文化和意象說的理論基礎上。從先秦開始,儒家的思想在詩學中就強調美與善、情與理的統一,道家的思想是心與物的統一,先秦諸子對“象”的認識,特別是《周易》“立象以盡意”和“觀物取象”的說法,構成了意象說的理論原點,它們同楚風和佛教禪宗構成了中國古典審美的結構。即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意象性的文化精神、含蓄性的藝術語言。傳統文化是設計思維的動力源泉,設計思維的創造是傳統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傳統文化對於設計思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觀的思維模式
自然觀即人們對於自然的看法。中國古代以男耕女織為主的經濟持續了幾千年。自然條件與收成的好壞直接相關,因此備受人們的關注。久而久之,“關注”便積累為崇敬、依戀等情愫。自然觀的思維模式促使我們把目光投放於大自然的變化中,始終堅持把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放在首要位置。如古代門窗的設計,就極好地體現了自然觀這一理念。門窗不僅是通風采光的工具,多數還有“借景”的功能。借景的實質就是把室內空間與外部景物空間聯絡起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是關於這種功能最為精彩的寫照。
如江南的“四雅”漏窗,在四個不同形狀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圍棋棋盤、函裝書籍、畫卷,這些富有鮮明文化特色的圖案內容不僅增添了窗子的造型美感,更為園林增添了不少雅緻的氣息。綜上所述,古代的門窗更像是一件藝術作品,展現了古人對於修身養性、祈福求吉、鎮宅辟邪等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時至今日,古代門窗之所以仍受到大眾的喜愛,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古代門窗的設計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自然觀的設計思維理念。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它成功地表達出人們渴望與自然交流的情感。反觀現代的玻璃窗,雖然我們在材料科技的層面上是進步的,但缺少了對於情感的抒發和對於自然的依戀。筆者認為現代門窗的設計思維缺少對於自然的關懷。
二、意象性的思維模式
早在殷周占星象學中,先民們便形成了最初認識世界的思維模式,其中便有了“象”的雛形。“象”在中國文化中既可以指自然的物體形態,同時也是一個哲學概念。“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周易·繫辭上》***。“象”的提出從一開始便具有宗教思維的抽象性。“意”也是一個哲學概念。具有主體對審美客體“形”的追求的審美特質。“意”與“象”的首次結合,是在劉勰的“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文心雕龍》***中提出的,成為我國特有的美學主張。和西方的“模仿”寫實相比,意象中包括“物感說”。
和西方抽象繪畫相比較,意象追求審美主體從有限到無限的品質表現。汪裕雄指出:“中國文化推崇重意象,即所謂‘尚象’,這是每個接受過這一文化薰染的人都不難贊同的事實。《周易》以‘觀象制器’的命題來解說中國文化的起源;中國文字以‘象形’為基礎推衍出自己的構字法;中醫倡言‘藏象’之學;天文曆法講‘現象授時’;中國美學以意象為中心,將‘意象具足’作為普遍的審美追求……意象,猶如一張巨網,籠括著中國文化的全幅領域。”這種意象性的思維方式在臉譜的設計中表達得尤為突出,首先在臉譜的造型創作上,完全打破了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臉的認識。
大膽將眉窩、眼窩、鼻窩和嘴等面部器官給以充分的變形誇張,不惜以脫離形似的造型手法以達不似之似的化境。其次在色彩的運用上,大膽將面部化妝的膚色予以強烈誇張的色彩表現,以單純色彩黑、紅、白、黃、綠、藍等塗面,充分體現了色彩的意象表達。如用紅色描繪人物的忠勇義烈;紫色體現忠貞耿直;黑色表達人物富有高貴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則表現自負跋扈的性格;藍色喻意剛強勇猛;綠色勾畫出人物的俠骨義腸;黃色意示凶殘;老紅色多表現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瓦灰色則寓示老年梟雄;金、銀二色,多用於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徵虛幻之感。
三、含蓄性的思維模式
中國傳統 文化百年來一貫秉承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如中堂、中庭,即對稱家居的擺放形式都源於此道。“中庸”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精粹之一就是和諧融洽,不偏不倚,兼而以柔制剛,有一種中國特有的含蓄之美。這種含蓄的 藝術 語言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中國思維所特有的含蓄性特徵體現在空間的劃分上。在空間組合時,善用循序漸進的手法,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組合方式。就像寫文章一樣,必有起承轉合,有開頭、有 發展、有高潮、有結尾,而空間分隔方式上常常講究“隔而不斷”。如傳統傢俱設計中的碧紗櫥、落地罩、博古架都極具中國特色,為國外室內 環境所少見,其最大特點就是“隔而不斷”,不但有效地分隔了空間並且在裝飾手法上極具裝飾美感。
其次,中國傳統的裝飾手法善於運用含蓄的裝飾語言。偏愛含蓄,不喜直露,這就是中國人的情感觀。正如旗袍,它不像西方超短裙性感外露,但含蓄優雅,充滿了女人味,旗袍的設計符合中國人追求含蓄美的思維模式。這種含蓄的情感表達在裝飾圖案中也體現頗多,如用蝙蝠、鹿、魚、鵲、梅等圖案表示富裕幸福之意。原因是“蝠”與“福”諧音,可喻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喻厚祿;“魚”與“餘”諧音,可喻“年年有餘”。“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是一種隱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特徵附會人事,讚頌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為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用梅、鬆,是因為梅、鬆耐寒,寓意不畏強暴、不怕困難的品格。象徵和隱喻是相似的。在中國室內裝飾設計中,“石榴”象徵“多子多孫”;“鴛鴦”象徵“夫妻恩愛”;松鶴象徵健康長壽的手法極為常見,都是託物寄情寄志,用以表達美好的意思。在室內設計中也常有“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設計語言。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升,現代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單單停留在其所具有的使用價值上。換句話說人們首要追求的早已不是使用價值,相反“象徵價值”上升為人們追求的主要物件。人們愈來愈重視設計藝術精神層面的價值和情感意義。誠然,西方的設計思維的確給予了我們很多啟示。但筆者認為對於西方的設計理念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近乎 機械式的模仿,而是應該尋求中國式思維的張力和個性。提高自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以求更深層次的理解。只有充滿自然觀、意象性、含蓄性的設計思維模式,才能滿足當代中國人民的需求;只有能夠引發大眾共鳴的思維模式,才能設計出大眾所喜愛和接受的藝術作品,才會擁有廣大的市場和前景。
>- 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論文免費
- 明火鐵鍋米飯的做法與步驟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試題及答案
- 關於思鄉歸家的文章
- 營口市中考英語試卷及答案
- 巴西足球杯吉祥物
- 關於父母的英文名言
- 初中語文教研組總結報告
- 初一語文竹影課文原文及知識點
-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 電大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 如何區分水腫型和脂肪型眼袋
- 初中英語作文我的暑假
- 描寫身心疲憊的qq空間心情說說
- 雞的民間傳說故事
- 漂亮串珠手鍊的中國結結藝編法教程
- 幼兒園大班學生班主任評語大全
- 微信晚安勵志問候語
- 會計的求職意向怎麼寫
- 撕名牌遊戲策劃書模板方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