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審計機關財政聯網審計的實踐與探索論文

  網路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基於網際網路,藉助現代資訊科技,運用專門的方法,通過人機結合,對被審計單位的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開發過程及其本身的合規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基於網路的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遠端審計。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層審計機關財政聯網審計的實踐與探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層審計機關財政聯網審計的實踐與探索全文如下:
 

  近年來,財政聯網審計在審計工作實踐中進行應用推廣,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審計實踐中實現了“預算指標-預算執行-財政集中支付”各環節、全過程審計,有效發揮了審計實時預警和監督作用。但隨著財政聯網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基層審計機關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筆者就財政聯網審計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應用情況

  ***一***財政資金實現全覆蓋

  聯網審計系統採集了總預算會計、國庫集中支付、會計核算中心、非稅收入等電子資料,覆蓋了一級、二級預算單位,涵蓋了“預算指標-預算執行-財政集中支付”全過程;鋪設了千兆專用光纖,大大提高了資料採集速度,採集當天發生全部財政資料只需五分鐘左右,而且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隨時採集,做到了實時更新資料,審計人員可以應用最新的電子資料實施審計。

  ***二***審計資料實現集中彙總

  藉助財政聯網審計系統的資料庫伺服器,將非聯網資料匯入到聯網審計系統中,既可以利用伺服器的高效能運算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又實現了從零散資料到審計資料庫的集中,使審計資料得以共享。如在“五項社保”基金專項審計中,把“五項社保”的財務、業務資料匯入到財政聯網審計系統中,計算機人員通過財政聯網審計系統對海量業務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後,儲存在伺服器中。在當年的預算執行審計中這些資料又為預算執行審計所用,並且在次年的農村勞動力培訓資金審計時又得到應用。逐步積累資料庫中的資料,為開展縱向深度分析,巨集觀長遠預測等提供依據。

  ***三***審計實現動態監控

  通過財政聯網審計系統動態監測功能,對資料進行多維分析,及時發現並核實審計疑點,查處和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從而增強了審計監督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實現了由靜態向動態、由定期向經常的轉變,使審計“預防”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以國庫支付明細為基點向支付時間、預算單位、預算科目、摘要等維度延伸,動態監測財政支出狀況,對大額支出專案、支出單位開展審計調查,實現了“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審計思路。如:在對20xx年國庫支付資料進行動態監測時,發現補發教師績效工資支出佔總支出比例最高,將此列為20xx年的審計調查專案,以查明是否有違反績效工資政策亂髮錢物及突擊發錢等現象;以國庫支付明細為基點向摘要等維度延伸,發現公務接待費支出佔總支出比例較大,進一步向預算單位延伸,出現某單位公務接待費排列第一,立即對該單位進行了招待費專項審計,查處、糾正違紀違規問題,達到了降低行政成本,嚴肅財經紀律的目的。將預算資料與國庫支付資料進行對比,發現了隨意調整預算指標的問題,將此作為預算執行審計的問題向人大報告,督促財政部門加以整改,促進其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充分發揮了審計震懾力。

  ***四***審計工作實現高效率

  財政聯網審計系統採集的資料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可以通過開展橫向對比等分析性複核的方法為審計立項提供資料依據,使審計立項更加科學、有效。通過財政聯網審計系統,在審計立項時就可以通過財政聯網審計查閱被審計單位的預算資料、國庫集中支付資料、財務資料,掌握其基本情況,從多個角度進行資料分析,為科學安排審計專案提供依據。在審計調查階段審計組通過財政聯網審計系統下載預算資料、國庫集中支付資料、財務資料,在進駐被審計單位前已經確定了審計重點,做到了心中有數,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查賬找問題,而是帶著疑點找問題。在開展審計專案時,通過縱向對比,使審計重點、審計目標更加明確。利用財政聯網審計系統,通過ASL語句將審計業務人員的經驗方法編寫成審計方法,財政聯網審計系統利用這些審計方法可以對所有資料進行自動審計,實現全面預審。如通過預審提交的審計疑點發現會計核算中心的大部分會計憑證存在多借多貸等會計處理不規範的問題,通過與會計核算中心溝通後,這些會計技術方法有問題得到了糾正。

  財政聯網審計的開展使審計獲得了大量有用的、多種型別的資訊,通過資料的多維分析的方式對經濟結構、發展趨勢、同級單位橫向對比等巨集觀資訊進行總體反映,一方面可以摸清全部財政資金的分佈狀況、總量規模、資金投向,實現了財政支出由功能分類向經濟用途分類的轉變;另一方面,由於財政資金動態、實時的特點及全面、多維的資料量,使審計工作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提升了工作層次,構建了“財政資金運用到哪裡,審計就跟進到哪裡”財政審計大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

  財政聯網審計創新了審計工作手段,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擴大了審計工作影響,但是通過審計工作實踐,筆者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一***審計法律法規不完善。一是《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必須持審計通知書才能實施審計,被審計單位應依法提供電子資料,審計機關有權對被審計單位資訊系統進行審計。但對財政聯網審計這種全面、實時、動態審計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新修改的審計法實施條例也沒有涉及這種情況,只能靠地方政府和部門間協調,如果發生行政訴訟,敗訟的可能性非常大。對聯網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僅靠“審計建議函”等方式反饋給被審計單位,沒有法律效力,起效不大。二是財政聯網審計目前沒有統一的操作規範和工作指南,如網路安全設定、採集資料方式、資料分配管理、審計預警結果運用等問題沒有統一的規定,靠應用單位自己採取措施管理。

  ***二***審計外部環境不適應。財政部門積極推行以部門預算為基礎,國庫集中支付為核心,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財政制度改革和“金財工程”建設,為財政聯網審計創造了良好的審計環境。在財政聯網審計的初期發現財政部門的四項改革還不盡完善,如部門預算編制不細、國庫集中支付執行不全、操作人員違規規定隨意刪改預算資料等問題,使得財政聯網審計採集的資料不全、不實,影響了財政聯網審計系統的應用。

  ***三***審計風險“潛滋暗長”。財政聯網審計能夠適時、準確、快捷地瞭解被審計單位的資訊系統,這在給審計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但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審計風險,如資源的共享使會計資訊的安全性受到威脅,同時計算機病毒侵襲、不合理操作以及硬體損壞等問題也會導致資料毀損或丟失,嚴重時可能破壞被審計單位的整個系統,從而帶來顯性或隱形的審計風險。

  ***四***審計人員素質不高。財政聯網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熟練掌握oracle、sqlserver、db2等資料庫知識,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知識,財政業務知識等。只有具備複合型知識背景的人員才能勝任這項工作,審計機關尤其是基層審計機關,這樣的複合型人員非常缺乏,財政聯網審計系統的部署和維護甚至更換資料模板都依賴於軟體公司,就更難說在審計工作中能較好的做到財政聯網審計工作實踐。

  三、建議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聯網審計的法律法規

  上級審計機關及相關立法部門應儘快研究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問題,使審計工作在法律的約束指導下更好地發揮其建設性作用。應儘快出臺財政聯網審計準則或財政聯網審計工作指南,使之成為審計人員在實施財政聯網審計工作時必須恪守的行為規範和專業指南,並作為判斷財政聯網審計工作質量的權威性準繩,以規範資料審計與系統審計相關審計行為和審計管理。要明確建立財政聯網審計管理制度,包括跟蹤作業制度、日常監控結果應用制度、審計人員許可權管理制度等,開發相應的財政聯網審計系統電子監控子系統,對審計人員的所有操作進行全程監控,以加強審計管理。

  ***二***進一步深化創新財政聯網審計

  積極探索如何把預算指標管理、總預算會計和財政集中支付審計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從業務管理流程的角度實現預算執行情況的一體化審計。探索財政聯網審計的資料大集中審計,由於財政部門使用的資訊系統基本一致,上級審計機關可利用審計業務人員和計算機人員的優勢,通過審計內部網將下級審計機關採集的本級財政資料,利用財政資料審計分析模型開展遠端審計,將審計的問題反饋給地方審計機關查證和落實,以提高財政審計的效率和威攝力。

  ***三***進一步優化財政聯網審計系統

  對財政聯網審計系統進行優化,主要解決審計管理系統的審計專案資訊不能自動匯入到財政聯網審計系統、伺服器重啟後不能自動採集資料、補丁過多、操作過程繁瑣、資料採集模版製作複雜、瀏覽下載電子資料速度比較慢的問題,使得財政聯網審計系統能更好為審計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