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音樂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意義論文

  音樂是指有旋律、節奏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絃的藝術形式,它藉助聲音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和感受審美情感。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論中學音樂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意義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論中學音樂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意義全文如下

  中國的音樂教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我國的商代就存在與音樂教育相關的活動,隨後建立起來了“樂教”的教學思想。音樂教育是在20世紀之後才成為一門專設學科進入課堂教學,隨著多年來音樂教育教學活動的豐富多彩,中學的音樂教育逐步發展成熟。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學科,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得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提升,想象力被激發,塑造學生開朗大方的性格,對於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我國從古至今就是一個禮樂國度,在古代的《荀子?王制》一書中就提到過音樂存在的教化作用,其中談到“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音樂可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質,對於社會教化的推廣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生處在人生的快速發展時期,這段時期學生的塑造性是非常強的,一些學生的逆反心裡比較的強,情緒容易波動,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受到別人的關注,因此在這個階段對於學生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將會對學生道德素質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整個人生。中學的音樂教育在潛移默化之間向學生展示了聲音與藝術、音樂與人性的美,全面的培養和提升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展現自我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平復學生內心的躁動不安、穩定情緒,讓他們知道要用自己美好的一面去吸引別人的關注與認可,好的音樂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在這樣長期的音樂學習中,學生就會自然形成一種客觀認識世界與自我的心態,尊重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主創新性,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音樂因其強烈的節奏感、優美動聽的旋律、和諧悅耳的和聲、錯綜複雜的曲式與織體結構,有著自身的獨特氣質和學習特點,所以相對其他的學科而言,音樂的教學和學習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生想要學好音樂這門學科顯然不是那麼的容易,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在此基礎上還要有長期的堅持,堅強的毅力和耐力。例如,對於樂器的學習,開始的時候是枯燥乏味的重複練習,逐漸地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與規律。然而,對於一種樂器的熟練掌握必須是長期的訓練加上經驗的積累,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彈奏出美妙的曲子。在這個長期的堅持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的去探索好的學習方法,並且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種好的學習習慣也會自然地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讓學生的各科學習都能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學習成績自然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學生智力的發展

  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不要被自己所束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智力能夠得到很好地訓練,長期地堅持下去,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必將取得十分明顯的效果。中學生受到生活閱歷的限制,對於世界的認識還不是那麼的全面,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看到更深遠的東西,在這其中學生就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智慧。例如,在聲樂學習、舞蹈動作的模仿課堂中,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肢體表現等都會得到發揮和鍛鍊,同時身體的觸覺反應力變快,大腦的記憶力變強,學生的思維得到綜合提高。古今中外的許多人才都說,音樂對於他們的人生的影響非常的巨大。所以,我們相信中學音樂的教育會對學生智力的綜合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學生良好性格的塑造

  現在的大部分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這種優越的生長環境容易造成學生性格的敏感和孤僻、自我,不願與他人進行真誠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中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他們的自尊心無法承受一丁點的打擊。中學音樂的教育,可以讓他們在舒暢的旋律中靜下心來,敞開自己的心扉,忘記不愉快的事情,敢於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在音樂的交流當中,他們會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逐步敞開心扉與他人進行溝通,性格就會慢慢地活潑開朗。例如,在歌曲的合唱當中,需要每個參與者的團結協作和共同的努力,他們需要事先進行一些好的交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任務,要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還要配合他人,實現良好的對接和轉換,在這其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欣喜感,學生的性格必將必將變得樂觀開朗,樂於助人,親和友善。

  五、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在我國的中學音樂教學中,有許多的歌曲都是在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培養學生拼搏奮進的愛國精神,其中的歌詞都是非常的經典的。領會其中的內涵,可以教會我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實際的生活中分辨是非,用音樂的感染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我們講述了前輩的英勇故事,慷慨激昂,在學生的內心迴盪,久久無法平靜,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地珍惜現代的幸福生活。

  六、結束語

  展望社會未來的發展,需要的是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實用性人才,中學的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提升,想象力被激發,塑造學生開朗活潑的性格,對於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十分堅實的基礎。以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為目標的中學音樂教育,為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帶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